2025年9月9日至11日,由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国际民间社会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交流大会在呼和浩特成功举办。本届大会以“凝聚全球发展共识、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繁荣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来自50多个国家的300余位中外嘉宾,共商全球发展大计。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肖捷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讲话;贝宁国民议会议长弗拉沃努、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柬埔寨参议院第一副主席吴波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孙绍骋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陆慷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图为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致辞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应邀参加了大会,并在开幕式主题展示环节,精彩呈现了“一亿棵梭梭”项目通过科学种植、社区共管、公众倡导与企业协同的多方参与下,推动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
“一亿棵梭梭”精彩亮相,获国际社会关注
开幕式主题展示环节成为大会亮点。该环节以全球发展倡议“六个坚持”为主线,融合案例叙事、沉浸式情景演绎、中国传统艺术与前沿AI视觉技术等多元形式,从民间角度生动展现了发展合作中的温暖故事,以创新表达深入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内涵。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SEE基金会推荐的“一亿棵梭梭”项目,作为“沙与水的绿色诗篇”单元的重要案例之一,与“联通共圆发展梦”“移动的生命线”“跨越山海的光”“科技之光照亮未来”“从承诺到实践的全球发展之路”等其他五个主题展示一同以多种形式精彩呈现,展示了各国民间力量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积极成果与实践智慧。

“沙与水的绿色诗篇”单元展示环节
现场,阿拉善左旗额尔克哈什哈苏木乌日图霍勒嘎查委员会副主任韩大强现场深情讲述了参与“一亿棵梭梭”种植花棒的经历。他以亲身经历传递从“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蜕变历程,话语朴实却充满力量,感动了在场众多嘉宾。

阿拉善左旗额尔克哈什哈苏木乌日图霍勒嘎查委员会副主任韩大强在开幕式现场。下附演讲全文:
小时候,我的世界是黄色的。狂风卷着沙子,能见度不到五米,窗台一夜积的沙子能埋上半面墙。
长大后,我离开了——开车跑运输、卖建材。可梦里总听见风沙拍打窗子的声音,像故乡在呼唤。
2019年,听说中国的公益组织阿拉善SEE生态协会、SEE基金会在家乡推广一个叫“一亿棵梭梭”的项目,要种植花棒、梭梭等沙生植物,不仅能固沙,还能获得收益。
回家,我没有犹豫。专家告诉我,我家的地能种最耐旱的花棒。两年的努力,我家种下了一万六千九百多亩花棒。花棒开着紫红色的小花,它的枝叶是优质饲料,果荚也能卖钱。没想到,沙子固住了,环境越来越好,我们的日子也好起来了。
我是我们苏木的副书记,我要带着乡亲们一起干,有困难一起想办法,靠自己的双手,为故乡种下幸福的根。我相信,每一株向下扎根的幼苗,都会托起一个向上的春天!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副主任张景波在演讲中,深度阐述了在政府持续强力的投入、科研的有力支撑以及民间组织的积极参与下,内蒙古自治区的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科技与服务深度融合,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充分体现了政府与民间协同发力、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共赢的中国智慧。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副主任张景波在开幕式现场。下附演讲全文:
2002年毕业后,我就扎根在荒漠化防治一线,一晃就20多年了。
2021年开始,我们团队针对138万亩梭梭林开展生长动态监测,与阿拉善SEE生态协会、SEE基金会共同编制完成《一亿棵梭梭项目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报告》。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在公益组织的带动和投入下,为沙漠织成了一片“绿围脖”,取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从漫天黄沙到希望绿洲,不变的是我们的初心与坚守。
荒漠化是当今世界最紧迫的环境挑战之一。我们的工作,只是内蒙古与荒漠化斗争的一个缩影。2012年至今,内蒙古已完成营造林1.48亿亩、种草3.67亿亩、防沙治沙1.85亿亩,探索出了许多荒漠化防治新模式,创造了世界瞩目的奇迹。
我们也期待,世界上所有面临相同问题的国家,能携手共进,久久为功,让荒漠不再蔓延,让家园更加美好!
“一亿棵梭梭”项目是阿拉善SEE生态协会、SEE基金会成立以来,在起源地持续探索并深耕的代表性项目。项目于2014年启动,计划用10年时间在阿拉善关键生态区种植一亿棵以梭梭为代表的沙生植物,恢复200万亩荒漠植被,并借助梭梭的衍生经济价值提升当地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截至2024年末,一亿棵梭梭项目累计种植以梭梭为代表的沙生植物9,553.93万棵,修复荒漠123,333公顷,成为民间组织推动生态与民生协同发展的典范案例。
作为中国民间机构的代表之一,阿拉善SEE生态协会、SEE基金会借助此次国际会议平台,全面展示了“一亿棵梭梭”的实践成果与创新路径,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民间力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深度贡献与全球意识。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刘明达、副会长罗波、监事包苏日娜、秘书长李飒;开幕式分享嘉宾张景波、韩大强
“科技赋能绿色发展”, 民间合作共谋未来
9月11日,由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北京丝绸之路合作与发展促进会、中促会卫生健康专委会、北京健康促进会联合承办的 “经贸合作促发展理念交流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来自中国、吉尔吉斯斯坦、格林纳达、摩洛哥、泰国、埃及、肯尼亚、马来西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商学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民间经贸合作机遇与挑战,为推动全球经贸高质量发展汇聚智慧与共识。

经贸合作促发展理念交流会现场
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李军,吉尔吉斯共和国总统办公厅前政府顾问阿齐兹・沙尔谢耶夫,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副会长、北京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北京市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崔述强,格林纳达驻华大使马岩,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张磊,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公使衔参赞赵清华出席并致辞。
会议期间举办了多场圆桌对话,其中“科技赋能绿色发展”的圆桌对话由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刘明达主持,与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国际与区域合作中心主任李军凯、马来西亚AD365 group Sdn Bhd创始人兼CEO莫耀强、上海派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宁洪涛、埃塞俄比亚数字经济转型协会代理主席巴赫鲁·泽耶努·赛义德、内蒙古显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葵生、非洲眼科网络基金会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伯纳德·阿格博等嘉宾共同围绕 “科技创新降低经贸碳排放、推动绿色标准互认” 等议题,分享技术应用案例,探讨合作路径。

“科技赋能绿色发展”圆桌对话现场,刘明达会长与分享嘉宾探讨交流
大会期间,还配套举办经贸、人文、民生合作交流对接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搭建平台。通过广泛征集与合作梳理,本次会议形成多项务实成果,未来预计将在发展中国家实施50余个合作项目,覆盖经贸、民生和人文三大领域。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在务实交流对接活动现场设立宣传展位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及SEE基金会将继续携手全球伙伴,致力于打造可复制、可推广、具有国际水准的荒漠化防治与社区发展协同模式,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更多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共同推动基于自然、扎根民间、着眼未来的生态解决方案不断落地生根。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刘明达、副会长罗波、会员周玉斌、秘书长李飒与内蒙古显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葵生先生在交流会现场


| 我也说两句 |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