鹗 俗称鱼鹰,是一种善于捕鱼的猛禽。鹗属于鹗科,这个科只有一属一种。除了南极和北极,亚洲、北美洲等各大洲均有分布。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鸟纲 Aves
目:鹰形目 Accipitriformes
科:鹗科 Pandionidae
属:鹗属 Pandion
种:鹗 P. haliaetus
鹗是中型猛禽,身长50-66厘米,翼展127-180厘米,重量1-2.1公斤。雌性较大。
鹗的上体为沙褐色或灰褐色,略微具有紫色的光泽。
下体为白色,颏部、喉部微具细的暗褐色羽干纹,胸部具有赤褐色的斑纹。脚和趾黄色,爪黑色。
亚成年鸟和成鸟大体相似,但头顶至枕缀暗褐色纵纹较粗密而显著,上体和翅下覆羽褐色,具宽阔的淡褐色羽缘。下体白色,胸部斑纹较成鸟少而不显著。
飞翔时两翅狭长,不能伸直,翼角向后弯曲成一定的角度,常在水面的上空翱翔盘旋,从下面看,白色的下体和翼下覆羽同翼角的黑斑,胸部的暗色纵纹和飞羽,以及尾羽上相间排列的横斑均极为醒目。
鹗头部为白色,头顶具有黑褐色的纵纹,枕部的羽毛稍微呈披针形延长,形成一个短的羽冠。头的侧面有一条宽阔的黑带,从前额的基部经过眼睛到后颈部,并与后颈的黑色融为一体。
虹膜淡黄色或橙黄色,眼周裸露皮肤铅黄绿色,嘴黑色,蜡膜铅蓝色。
鹗主要出现在水库、湖泊、溪流、河川、鱼塘、海边等水域环境。喜欢在山地森林中的河谷或有树木的水域地带,冬季也常到开阔无林地区的河流、水库、水塘地区活动。
鹗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迁徙期间也常集成3-5只的小群,多在水面缓慢的低空飞行,有时也在高空翱翔和盘旋。停息时多在于水域的岸边枯树上。
鹗的食谱中鱼类占99%,能捕捉的鱼最大可达2公斤。鹗的外侧脚趾能向后反转,使四趾变成两前两后,加上脚下的粗糙突起,可以象钳子一样牢牢地抓住粘滑的鱼的身体。
鹗的爪
发现猎物时,则两翅折合,急速降到水面,伸出两只长脚将鱼抓起,随后将捕获的鱼带至岩石、电杆、树上等地方享用。
通过这张照片对比,可以看出,鹗可以捕捉到体型很大的鱼类
除了鱼类,鹗偶尔也会捕食鼠、兔、两栖动物、其他鸟类和小型爬行动物。
鹗能够借助双翼在水中划行,最长的记录很模糊:它从湖的中心,游到了湖岸边。但是这个湖有多大,或者是什么湖却没有提及。
也会有一些好心人,救起“落水”的鹗。
鹗为一夫一妻制(在新的研究中,发现它们会存在一妻多夫制),雄鸟和雌鸟配对以后常常比翼双飞,鸣声不断。通常营巢于水边的树冠之上,也在水边的悬崖峭壁和岩石上营巢。巢都是用粗大的树枝搭成,如果繁殖成功和无干扰,巢可使用多年。
雌性每巢产卵2-4枚,卵的形状为椭圆形,颜色为灰白色,被有红褐色斑点。孵卵期为32-40天。
野生鹗的平均寿命是7-10岁,一些长寿的个体寿命可达20-25岁。
鹗除了南极和北极,亚洲、北美洲等各大洲均有分布。
在中国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其中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西藏为夏候鸟;
北京、河北、山东、山西为旅鸟;
上海、浙江、台湾、广东、广西为冬候鸟;
海南为留鸟。
迁徙时间大致为春季于3月上旬到达东北繁殖地,9月中旬离开繁殖地往南迁徙。
最新的分类系统已经将鹗分为两种,分布于澳洲界的几乎没与迁徙行为的东方鹗Pandion cristatus和广布于欧亚大陆、北美和加勒比地区的西方鹗Pandion haliaetus 。
鹗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目前的威胁:近年来由于农药使用过多,透过食物链的关系,导致鹗蛋的蛋壳逐渐变薄,不易孵化。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