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至12月12日,2023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迪拜世博城召开。
据数据显示,本次大会近10万人注册参加,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从2009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COP15开始,阿拉善SEE已经连续13年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从刚开始的观察者,到在国际舞台上讲述中国企业、公益机构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一路支持并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今年是履行气候承诺、抑止气候变化的决定性时刻,阿拉善SEE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带领企业家,组织中国和国外的社会组织与机构深度参与,共商环保公益组织与企业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贡献,共同探讨形成更大合力,推进全球气候目标的落实。
12月8日,由阿拉善SEE主办的“合力应对气候变化——环保公益力量与商业创新解决方案”边会在COP28蓝区中国角成功举办。
来自国内外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代表从不同角度分享和交流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实践和宝贵经验,加强各界对中国民间气候变化工作的认识与关注,共同探讨有效的减碳措施,以及不同主体如何形成合力推动我国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SEE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周洲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周洲在致辞中介绍了阿拉善SEE通过生产端、消费端、生态端三个方向促进企业减碳、影响公众参与、发挥生态效用的实践与成效。并希望通过这场国内外伙伴之间的深入讨论和交流,向国际社会发出积极信号,体现中国民间社会对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与合作的重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民间力量。
联合国环境署科学政策企业论坛
秘书处主任Shereen Zorba致辞
联合国环境署科学政策企业论坛秘书处主任Shereen Zorba在致辞中强调了政府、金融组织、中小型企业、科学家和社会等各方力量联合起来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她呼吁,建立一种新的气候外交伙伴关系,重视技术、赋权和融资创新,加强合作和协调,使我们转向一个更具韧性和可持续的未来。
Shereen Zorba认为“我们需要重塑对话,探索工业和私营企业的作用。在关键的水、能源、建筑、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加强绿色投资。提供显著的经济红利,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加强应对气候风险的适应能力。”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社会组织有着怎样的角色、现状、参与价值和行动空间?
2022年年底,SEE基金会发起“中国民间气候行动研究”,发现拥有倡导者、监督者、创新解决方案提供者等角色的社会组织,在气候治理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面临人才短缺、缺乏实用的方法和工具、资金缺乏三个核心问题。
为培育应对气候变化的民间力量,SEE基金会联合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爱德基金会共同发起“气候同行者”项目,并在此次边会上发布。
三方共同发起“气候同行者”项目
SEE基金会秘书长杨彪介绍说,“气候同行者”将在2030年之前,赋能100位公益人才,资助超过1000万元,支持不少于100个公益项目落地开展。
具体来说,将聚焦企业减碳、公众参与、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社区韧性等议题,从赋能培训、国际交流、资助行动三个方面支持一批优秀的气候人才拓展视野、开展行动。
联合发起方、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
秘书长王香奕致辞
联合发起方、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秘书长王香奕介绍说,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从2007年启动民间气候行动网络项目至今,15年来支持超过100位中国社会组织代表到国际舞台上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民间声音。
“希望共同努力,未来有更多的同行者加入进来,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应有贡献。”王香奕说。
联合发起方、爱德基金会社区发展与灾害管理
项目主管束俊松致辞
联合发起方、爱德基金会社区发展与灾害管理项目主管束俊松表示,期待通过通力合作,凝聚更多的力量,为中国社会组织更有创新性,更有成效的气候行动提供有效的支持。
二十国基金会联盟(F20)秘书长Stefan Schurig致辞
非政府组织(NGO)在气候政策中扮演什么角色?公益机构如何促进民间行动影响国际气候政策?
在主旨发言中,二十国基金会联盟(F20)秘书长Stefan Schurig介绍说,面对气候变化,我们往往有三个层面——忽视问题、承认问题、解决问题。当前,尽管人们认识到了气候问题的存在,但有时候仍然存在忽视现象。而NGO可以帮助发现问题、识别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其中,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这正是SEE基金会长期以来做的工作,通过搭建平台,向G20提出不同的政策建议,鼓励企业家行动起来,寻找各种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
汇丰集团可持续金融中心负责人Zoe Knight致辞
如何调动金融,支持公益和商业机构实现净零未来?
汇丰集团可持续金融中心负责人Zoe Knight在主旨发言中介绍了金融部门可以在推动实体经济向低碳转型方面发挥资源配置的关键作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汇丰服务客户以及开展合作的关键。应对气候变化挑战需要多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努力,应积极寻求与国际合作伙伴、NGO、行业专家和智库等合作,期待未来通过汇丰“气候解决方案伙伴计划”,与更多像SEE基金会的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有效、创新的气候解决方案,助力净零转型的实现。
圆桌对话由海南一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CEO陈思涵带领嘉宾就公共部门、企业与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气候治理的协作进行了交流,探讨多元主体如何推动有影响力的气候行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全联环境服务业商会会长,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其林介绍说,在双碳战略背景和应对气候变化治理全球趋势下,环境商会致力于当好政府的助手、行业的推手、企业的帮手三个角色。并倡议产业界企业界与各地政府、科研组织、社会组织等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合作与分享,推动低碳绿色科技创新、绿色金融以及碳市场的发展。
广东联邦家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虹瑶表示,借助阿拉善SEE珠江项目中心平台,希望加强与社会各方力量合作,助力更多企业绿色转型与发展,更加坚定、更有效率地走好可持续发展道路。“行动是最好的事。”虹瑶希望,来自更多中国的正面声音和鲜活力量被更多人听到。
北京相伴时刻健康管理有限公司CEO滕鹏表示,公司通过医疗指导、营养干预等多个方面的服务,帮助顾客树立健康观念,培养正确健康习惯。滕鹏表示,只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环境,子孙后代才会有更美好的地球,未来会联合医疗行业峰会等,通过影响医疗行业整体的绿色减污,共同促进健康行业、医疗行业的提升与绿色可持续发展,共同为全球气候行动做出企业和行业标准。
青岛迈领咨询主席赵颂介绍说,作为创意咨询传播机构,青岛迈领长期以来致力于把气候问题传播给更多还没有触及的民众,让他们意识到气候问题刻不容缓。赵颂表示,他们将在自身行业领域推动环境保护的同时,讲好生态环境保护故事,让更多人行动起来。
SEE基金会绿色供应链项目官员伍靖枫致辞
中国房地产行业绿色供应链行动是SEE基金会的品牌项目。在主旨发言中,SEE基金会绿色供应链项目官员伍靖枫就绿链行动过去一年的重点成果做介绍。
迄今为止,绿链行动共有107家房地产企业加入,发布19个“白名单”和“绿名单”建材绿色采购标准,累计推动绿色采购额超过380亿元,累计推动名单企业碳减排超过820万吨。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副会长、绿普惠碳中和促进
中心主任张立致辞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副会长、绿普惠碳中和促进中心主任张立以绿普惠推动消费端减排的举措和探索为例,介绍了碳普惠机制推动碳减排的巨大潜力。
张立表示,近年来,通过搭建数字化平台、建立碳普惠合作网络、成立碳普惠专委会、统计公众低碳意识与低碳行为等措施,绿普惠推进公众碳减排迈出了坚实步伐。通过商业化的运作、采取商业化的手段,在支持政府双碳战略落地的同时,也方便公众通过普惠平台,把无形的绿色行为转化成有形的个人碳资产,孕育着巨大的商机。
本场圆桌对话由上海茗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华春带领嘉宾就不同领域助力实现气候友好型社会经验分享进行交流,并寄语阿拉善SEE企业家们在未来能在世界的舞台上继续发挥影响力,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上海贯喜资产管理公司合伙人、投资委员会成员罗波关注到,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通过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者之间的关系,调整发展的预期和企业的未来。未来希望更加有效地链接企业、消费者、社会之间的需求,见证更美好的明天。
心元资本CEO、合伙人滑雪认为,在推动地球和世界变得更美好方面,应该相信科技的力量。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最大公约数,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其中,希望未来可以更好地与各界跨界合作,有更多的早期投资人投入到这个领域中来。
青岛悦悦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人、CEO曾月介绍了其公司带领青少年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探索与实践,认为对于青少年来说,传承、探究、实践这三点非常重要。“只有青少年从实践出发,从自我出发,从社会出发,了解应当及可以扮演的角色,我们的未来才能变得更有希望、更富启发。”
EKLARER益康生命创始人刘欣介绍说,公司始终坚持商业向善的理念,助力并积极传播生活方式的新理念,同时注重用创新的商业模式去推动一些社会问题的改变。公司秉承人与地球同一健康的使命,希望在长期发展中,让产品、员工、企业、环境和社会共同提升价值,推动可持续健康生活方式在全社会的形成。
乾通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永义致辞
如何利用水资源转化技术应对气候变化?
乾通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永义介绍了公司过去几十年在水处理、水资源转化方面的一些国内外案例与经验,如海水淡化、污水净化回用等。
正谷(北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向东致辞
有机食品如何抵消碳足迹,促进和丰富生物多样性?
正谷(北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向东介绍了公司在茶、咖啡等领域生产有机产品、保护生物多样性安全的探索与实践。
上海克鲁普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办人张亚婷致辞
中国生物基新材料如何助力环保与双碳,有哪些科技发展和应用?
上海克鲁普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人张亚婷介绍了生物基降解材料在破解塑料污染、修复土壤、节约能源等方面以及医疗行业领域的巨大优势及应用。
本场圆桌讨论由丰宁(香港)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啸宇带领嘉宾围绕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商业解决方案进行交流,探讨不同领域在在减少碳排放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或技术。
陕西卓奥实业集团董事长关翊介绍了公司在新能源材料、碳捕集、光伏、风电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表示环保要建立标准,做深做实。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和平协会中国和平大使,关翊认为行动至关重要。
上海翔致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勇表示,自己既是投资人也是公益环保事业的创业者。在他看来,除了技术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创新。当前,政府、NGO组织等主体已经意识到思维创新的重要性,并有了创新与突破,这将更有利于环保公益理念的推广与施行。
上海茗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华春表示,作为传统家装行业,在企业战略中要实现对社会的承诺、对产品的承诺以及对环境的承诺。公司始终探索更高标准的建立,致力于给客户提供健康安全的环保产品。徐华春强调,企业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哪怕推动社会层面一点点进步,也是对社会的贡献。
湖南几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徐静介绍说,作为电子商务行业,十年来服务于过几十个行业、几百家公司,也专注和不断推进新技术的创新发展、环保贡献。通过人工智能 Al、VR、AR不断的科技创新技术,让人们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代入感这样他们与自然的主观联系感就越深,自然会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主动换位思考。人工智能Al以虛拟现实为代表的新技术会对社会未来发展,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创新媒体传播方式起到重要的推力作用。
百威亚太可持续发展采购总监姚渭洲介绍了百威亚太的 2025 可持续发展目标,智慧农业、水资源保护、循环包装和气候行动。特别是在减少能源使用和利用更清洁的能源两方面的努力与探索,以及从自身运营到供应商伙伴的教育,百威亚太希望帮助供应商把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立起来,从碳排放基准线的设立、目标设立、减排到碳中和,希望2040年之前实现全价值链的净零排放的抱负。
SEE基金会秘书长杨彪发布
SEE基金会应对气候变化战略
边会上,SEE基金会秘书长杨彪发布由SEE基金会联合麦肯锡共同制定的SEE基金会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据介绍,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从生产端、消费端、生态端三个方面制定。
生产端方面,致力于促进企业减排,目标是2030年前,推动10个行业超过3000家左右企业采取减排行动。
消费端方面,目标是2030年之前,倡导和实现超过10亿人次的公众形成气候变化意识,转化超过3亿人次减污降碳。
生态端方面,到2030年前后,建立15个不同生态系统的示范项目,开展超过200个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在战略目标的指引下,SEE基金会制定了9个实现路径。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第六任会长钱晓华致辞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第六任会长钱晓华作总结致辞。
钱晓华谈到最初知道气候变化是从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拍摄的《难以忽视的真相》开始,到后来参与阿拉善SEE各项活动,对气候变化的认识越来越深。并认为,人类从本世纪初认识到气候变化的存在,到当前变成全球的共同行动,展示了一个图景,那就是人类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其实是协同行动。通过各种各样解决方案的提出,大家共同努力,携手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阿拉善SEE会员代表团
阿拉善SEE会员代表团名单
周 洲 |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 |
张 立 |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副会长 |
朱啸宇 |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理事 |
罗 波 |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理事 |
虹 瑶 |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监事 |
钱晓华 |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第六任会长 |
苏 勇 | 阿拉善SEE华北项目中心主席 |
滕 鹏 | 阿拉善SEE华北项目中心会员 |
肖志岳 | 阿拉善SEE华北项目中心副主席 |
卢永义 | 阿拉善SEE华北项目中心副主席 |
曾 月 | 阿拉善SEE华北项目中心会员 |
徐 静 | 阿拉善SEE潇湘项目中心副主席 |
滑 雪 | 阿拉善SEE潇湘项目中心副主席 |
陈思涵 | 阿拉善SEE自贸岛项目中心副主席 |
关 翊 | 阿拉善SEE西北项目中心会员 |
刘 欣 | 阿拉善SEE重庆项目中心副主席 |
赵 颂 | 阿拉善SEE三江源项目中心会员 |
徐华春 | 阿拉善SEE东海项目中心会员 |
张亚婷 | 阿拉善SEE东海项目中心会员 |
乔文骏 | 阿拉善SEE东海项目中心会员 |
张向东 | 阿拉善SEE东海项目中心会员 |
排名不分先后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