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种资讯 > 动物资讯

“大圣”来也——谈金丝猴的保护

媒体:原创  作者:向左甫 李明
专业号: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2020/12/14 10:58:38

图片

川金丝猴(亦诺 摄)

金丝猴是对一类具有特殊“朝天鼻”猴子的俗称,它们在动物分类学定义隶属于灵长目(Primates)、猴科(Cercopithecidae)、疣猴亚科(Colobidae)、仰鼻猴属(Rhinopithecus)。目前,这类动物全世界共有五种,即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滇金丝猴(R.bieti)、黔金丝猴(R.brelichi),怒江金丝猴(R.strykeri)和越南金丝猴(R.avunculus)。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以及与我国接壤的缅甸和越南,前三种为我国特有珍稀濒危动物,怒江金丝猴见于在缅甸北部和云南高黎贡山中段,越南金丝猴则仅见于越南北部靠近我国边境区域。

我国分布四种金丝猴中,最早被科学界知晓的金丝猴是川金丝猴。1869年,法国自然博物馆动物学家米尔恩×爱德华(Milne-Edwards)依据“鼻孔上仰”这一显著特征,把采自四川宝兴的灵长类标本定名为仰鼻猴属(Rhinopithecus),并给予学名Rhinopithecusroxellana,同时,结合金黄色毛赋以俗名Golden snub-nosed monkey(金仰鼻猴),此后,尽管它在湖北、陕西和甘肃也有分布,但由于最早模式物种来自四川,国内均习惯性的称之为“川金丝猴”。滇金丝猴于1897年被科学界描述命名,鉴于其“仰鼻”特征,以及毛色呈黑白相间的斑块状,被称作Black-and-whitesnub-nosed monkey(黑白仰鼻猴)。黔金丝猴于1903年被科学界命名,除仰鼻之外,其毛色具有金色、黑褐色及灰色,又被称为Graysnub-nosed monkey(灰仰鼻猴)。怒江金丝猴发现最晚,直到2010年科学家才在缅甸北部首先发现该物种,因其通体黑色被称作为Blacksnub-nosed monkey(黑仰鼻猴),随后该物种在高黎贡山西坡发现,鉴于其仅在云南怒江州境内有分部,中文名称采用“怒江金丝猴”。

图片

黔金丝猴(丁宽亮 摄)

尽管川、滇、黔这三种金丝猴在1869、1897和1903年就被科学界知晓,但它们的自然生活史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逐渐开始。对金丝猴的朴素认识最初来自野外调查,这些调查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弄清楚它们分布在哪儿,到底有多少。最早的川金丝猴野外调查见于刘诗峯先生于1959年的工作,随后是彭鸿绶先生与1960和1965年对滇金丝猴和黔金丝猴的报道。然后一直到改革开放,金丝猴的野外调查以及保护研究才随着经济发展、政府投入科学研究的资金增加得以逐步开展。川金丝猴先后有西北大学李保国教授在陕西秦岭开展的野外调查研究,滇金丝猴的野外研究开始于1979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马世来研究员在德钦甲午雪山西坡野外观察到滇金丝猴野外活体,随后赵其昆研究员及其团队开展了滇金丝猴从南到北全区域重点种群的保护生物学研究。改革开放后对黔金丝猴的生态学研究,最早开始于贵州师范大学谢家骅教授和梵净山管理局的一些初步研究。与川、滇、黔金丝猴比较,怒江金丝猴的生态学研究最为及时,2010年在缅甸克钦邦东北部发现“缅甸金丝猴”,随后怒江州林业部门于2011年在怒江州泸水县片马镇发现该物种,2012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就开始了该物种的生态学研究。同时,国家林业与草原局以及地方政府建立了许多不同层级的自然保护区对金丝猴种群进行了严格保护。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组织全国性的金丝猴种群数量以及保护现状的调查,这些举措极大的促进了国家对金丝猴种群的保护以及保护管理措施的改善。

川金丝猴的分布区位于四川及甘肃岷山、邛崃山系、陕西秦岭和湖北大巴山区域,其活动海拔范围位于1,000 - 4,100米之间。主要见于四川九寨沟、松潘、黑水、平武、青川、北川、茂县、汶川、理县、安县、绵竹、大邑、什邡、都江堰、彭州、崇州、天全、芦山、宝兴、泸定、康定、小金和荥经等23县境内,其主要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川西高山峡谷山原针叶林地带、川西高山峡谷针叶林亚带。甘肃省则见于文县、康县、武都等3县;陕西省分布于周至、太白、洋县、佛坪、宁陕、宁强县等9县境内,主要植被类型为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等森林中。湖北省主要分布于神农架和巴东县等2县境内。最近调查确认野外川金丝猴约200群,数量估计约25,000只左右。与李保国等2002年报道的川金丝猴14000只比较,不仅种群数量有明显上升,四川、陕西和湖北的种群分布区域也有显著增加。目前川金丝猴保护区面积约2,466,287平方公里,除了四川芦山、荥经、泸定3个县不在保护区内约500只左右猴群外,其余猴群均在保护区内,受到了较好的保护。

图片

滇金丝猴(谢建国 摄)

滇金丝猴分布在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澜沧江和金沙江区域海拔2,500 - 4,600米范围温带亚高山、高山常绿阔叶林、高山栎树林、针阔混交林以及暗针叶林森林中。主要见于西藏自治区芒康县,云南省德钦、维西、丽江、兰坪、云龙等6个县境内。最近调查证实滇金丝猴有19群约3,100只。与前一次系统调查确认1800只种群数量相比,滇金丝猴的数量也有明显上升。滇金丝猴保护区面积约为612000平方公里,除了云南和西藏两省交界区域的巴美群不在保护群外,其他猴群均在在保护区境内,受到了较好的保护。

黔金丝猴仅分布在贵州省梵净山区域海拔900 - 2,200米范围亚热带低山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温性针阔混交林中。具体分布地点主要在江口县的月亮坝、柏枝坪;松桃县的泡木坝、田家坝、白云寺、牛凤包;印江县的亚盘岭、淘金河上游和护国寺等地。现有约4群,数量估计约为700~800只。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约41900平方公里,黔金丝猴猴群完全位于保护区,受到了良好的保护。由于梵净山四周被农田村庄环绕,黔金丝猴栖息森林就像被完全隔离的孤岛,长远的看,黔金丝猴的保护前景堪忧。

图片

怒江金丝猴(王斌 摄)

怒江金丝猴主要分布区域为缅甸克钦邦东北部,以及我国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的片马镇、鲁掌镇、大兴地乡和秤杆乡范围内。活动范围为海拔1800-3800米之间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温凉性针叶林森林带。最近调查证实我国种群数量约为250只左右,但在缅甸境内种群数量依然不清楚。我国境内的怒江金丝猴群,潜在栖息地总面积约167平方公里,完全位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保护区管理措施完善,未来种群数量有望进一步增加。

越南金丝猴仅见于越南北部的河江和高平两省内的海拔600 - 1,300米热带雨林中,数量估计不足200只,其中最北种群离中越国境距离约10公里左右。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森林的破坏减弱,更重要的是随着中越边境长达十年之久的战火停止,中越边境地区森林恢复良好,破坏性的活动减少,有些曾经被认为在中国灭绝的物种也会在中越边境地区重新发现。例如,东黑冠长臂猿据传早已灭绝,但2006年9月仍然在中国广西靖西县与越南交界的森林中发现了3群,此后,由于加强保护措施,目前这一物种已经增加到了5群。因此,可以预测,随着越南对越南金丝猴保护的加强,未来越南金丝猴种群的扩展至我国境内的概率也在增加。

历史上,由于人们相信金丝猴骨泡制的药酒是治疗风湿病的良药,再加上猎捕其它动物时误伤,比如专门用于套林麝等林下动物的铁夹,经常伤害到下地活动的金丝猴。目前,偷猎现象基本灭绝,金丝猴面临的共性威胁主要是修路、开矿、牧场扩张等造成的生境退化和破碎化,以及放牧、采药、旅游开发等一些非生境破坏性的经济活动。当然,不同种群面临的生存威胁或许有些差异。由于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精准护贫及移民搬迁等一些列惠民措施实施,金丝猴栖息生态系统面临的环境压力也在进一步减缓。长远地看,金丝猴的数量将会进一步增长,栖息森林也会得到更好的保护与恢复。总的来说,除少量金丝猴群体扩散至保护区外暂时没有受到保护外,绝大多数的金丝猴位于国家级、省级或者地方设置的保护区内,金丝猴种群、数量以及保护区面积都将稳步增长。

来源:

原创

作者:

向左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  

李明(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微信号:cwcawx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投稿信箱:cwcaweixin@sina.com

阅读 4094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