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沙皮犬
英文名:Shar Pei
别名:大沥犬
原产国:中国
沙皮犬,产于中国广东南海大沥镇一带,是世界稀有犬种。幼年时全身皮肤充满褶皱,故称之为沙皮狗。毛短而刚硬,像插着刷子般生长,外表似乎神情忧郁,充满哀怨、凝重的沙皮犬,其实心情非常开朗、活泼、顽皮好玩。
幼龄犬的皱皮遍布全身和四肢,尤其是头部、颈部和躯干部被覆有多量松弛皮肤和皱褶,随着犬的成长,四肢的皱褶逐渐减少。
成年犬的皱褶仅限于头部和肩部,面部有一条明显的皱褶,自眼角沿面颊直至嘴,头上有“寿”字形皱纹,这些面部皱褶呈现出皱眉尊严的面容。肩部皱褶非常有利于受到来自后面攻击时转身挣脱。
毛短而粗糙这是沙皮犬的显著特征之一。它的躯体被毛直而竖立,但在四肢一般呈稍平伏。短而粗糙的躯毛触摸时感觉粗糙,看上去好似天鹅绒一般,并且在顺毛触摸时,确实有似摸天鹅绒般的感觉,但逆向抚摸时则如摸砂纸,似有烧灼刺痒的感觉,而且当被毛竖立时这种感觉尤为明显。
沙皮犬有很强的独立性,且彬彬有礼,比较喜爱与人类亲近, 给人类带来无尽的欢乐,这类犬种身体很健康。沙皮犬很特别,非常爱干净,是家庭饲养的最好选择.有的沙皮犬还可以自我训练。当这类犬被作为中国斗犬的年代中,由于饲养者的挑唆,以致沙皮犬能够长时间的做连续攻击。
犬种历史
沙皮犬又名大沥犬,是世界上出存数量最少的犬种之一,追溯沙皮犬的记载,大约有2000年的历史,可以肯定沙皮犬在过去是做为斗犬而训练和饲养的。大约到本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广东还有沙皮犬的斗场,到60~70年代此犬在中国衰落,但沙皮犬传入美国后七十年代至今美国掀起了沙皮犬热,“中国沙皮犬俱乐部”遍布美国各州,正式注册的沙皮犬超万只。
在中国汉朝时代的绘画当中,能看到和沙皮犬长得很相像的画像。因此,沙皮犬的源产地则可追回到公元206年或者220年.有人认为在2000年前,现以绝种的大型犬的后代产在中国北部和西藏地区。曾经在一段时期,这类犬种则面临这绝种的危险。中国在1947年犬税高涨,所以有许多人由于得不到丰厚的利润而停止饲养沙皮犬,从而使这类犬种的数量逐渐减少。到1970看,美国的饲养者做出了相当的努力,延续了这类犬种。
虽然沙皮狗的祖先是谁还不明确,但它的产地为中国南海毫无争议。有专家认为,这个犬种最早出现在中国的汉代。从汉墓中发掘出来的塑像可以作为一种证据,这种用泥土做的塑像具有短腿,卷尾,皮肤褶皱的头和正方形的体形。
广东南海大沥为沙皮狗的起源地,大沥斗犬是现代沙皮血源比较近的祖先。在当时,许多村民用斗狗来赌博,而在附近海域的海盗和水手们也会参加斗狗来打发时间。
这几乎证明沙皮的祖先是斗狗。这个犬种在结构上似乎很适合这种“运动”,强而有力的下颌可以完全咬住对手,而它那粗糙的毛质可以防止对手袭击———它的对手会发现沙皮刺一样的毛咬在嘴里非常难受。当对手从后面咬住沙皮时,由于这种特殊松弛的毛皮可使它轻而易举回头来撕咬对手。在犬的选育上会挑选一些凶猛的种犬并在打斗中给予人为的刺激。
建国以后的打狗活动几乎导致了中国纯种犬的灭绝,包括松狮、藏獒和沙皮。50年代只有少量的沙皮苟且偷生,这些沙皮通过边境被走私到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那是一个“适者生存”的年代,就算到了70年代也只有少量的沙皮存活。
1970年到1975年之间有沙皮的拯救行动。一小群人为保留这一犬种,四处搜寻存活的沙皮,找到的沙皮被运到香港并有计划地繁殖。这些早期的沙皮为现今世界各地沙皮狗的血统根源犬。它们和最早进入美国的沙皮和世界各地的沙皮类型不同。
一些传统的香港繁殖者认为,具有硕大头部的“肉嘴沙皮”的繁殖大概是从1960年开始的,如今流行于国外市场的“肉嘴型”沙皮狗形态讨喜,但笨重不堪,疾病繁多,早已丧失了沙皮狗作为“斗狗”的特质。由于正宗“骨嘴型”沙皮狗形态不受市场欢迎,南海大沥现存的纯种沙皮狗数量也十分稀少。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