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春天它真的来了。
气温越来越高,春意盎然景象越来越近。今天对许多人来说,这也意味着——
你要去种树了
是时候看看你之前种过了哪些树,以及在哪里种了这些树。
今天是个快乐的日子,为了让我们成为“种树达人”,希望看完这篇,能让你了解到去沙里、下海洋...等多种多样的种树方式。
去沙里,种梭梭
从2014年启动至今,一亿棵梭梭项目已经围绕荒漠化防治工作开展了9个年头。
从第1棵到第7843万棵梭梭,从第1亩到166.6万亩种植面积,从最初46户到513户牧民的参与,从5个社区到157个社区的参与……
这些年,我们见证了太多的改变及感动,我们距离“一个亿”的小目标也越来越近了。
▲梭梭逐渐遍布阿拉善。
这样的成果离不开各方人士的努力。牧民们不畏风沙在一线辛苦种植,项目人员和捐赠人们也在用自己方式默默守护着梭梭。
▲梭梭幼苗栽植。
吉兰泰镇巴彦乌拉嘎查牧民魏军自小随父母放牧,在他的记忆里,80年代的时候草场还是绿色的,90年代草场逐渐变得荒芜直至禁牧,家里不得不变卖全部的牲畜,为了生计走出家乡讨生活。
2014,魏军发现身边和自己一样外出打工的人陆陆续续回到家乡,在自家草场开展种植,这种情况不仅可以恢复自家的草场还能补贴生活。
2015年,魏军和家人沟通后决定一起合作种植2000亩的梭梭。由于第一次种植且经验不足,导致苗木没有发芽,成活率低。第二年也依旧没有起色。两次失败的经验,让魏军了解到需要先学习再行动。随后,他开始深度研究种植相关的知识。从2018年开始,他每年的成活率都在90%以上,最高的时候甚至超过98%。
“曾经我亲眼看到大风刮的高压电线互相碰撞打出火花,能见度小于5米,第二天看到广告牌横在路中间,树都被连根拔起,这是在我的家乡我亲身经历的,现在我走到哪儿都是一行一行的树木,一片一片的绿色,虽然还是会有风,但是和那些年比起来好太多了。
最让魏军感慨的是种植这么多年,虽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自己一天天的坚持、一步步走了下来。他经常感慨,好几次似乎看到了儿时记忆里那一片绿意盎然的家乡。
去海里,种红树
▲湛江红树林。©张苇
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防风消浪、促淤护岸、固碳储碳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使得沿海地区开展的围垦造田、围建盐田、围海养殖、填海造地等活动,造成我国红树林面积大幅萎缩,生态服务功能严重衰退。
为了更好地保护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蔚海行动”于 2022年6月8日在自然资源部自然公益伙伴计划主办的世界海洋日主场活动上发布。SEE基金会作为项目的管理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作为项目的技术支撑单位,在众多社会公益力量的支持下,共同推动落地实施了一系列的滨海湿地保护项目。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中国最大面积的连片红树林,同时也是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2020年开始,SEE基金会联合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单位,共同在湛江开展红树林保护工作。
▲项目人员在开展互花米草清理与红树林修复效果调查。
项目从保护管理涉及的红树林修复与社区共管及替代生计等方面,打造科学的红树林保护体系,提升保护区保护管理能力。项目将提升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增强当地社区气候变化适应力,打造“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示范案例,为碳中和及减缓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为国内乃至东南亚的红树林保护工作和基于自然的气候变化应对做出示范。
截止2022年12月,清除互花米草、鱼滕等外来入侵物种3万平米,开展行动恢复超过2万平米受损红树林,在此过程中创造超过70个工作岗位,与两个社区形成共管合作,惠及9000居民,并提升雷州半岛沿海社区的气候韧性。
今天,我们与湛江红树林保护区、湛江红树林基金会、超过1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志们一起在湛江市雷州九龙山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开展了社区居民、公益志愿者的红树林种植修复、观鸟、自然科普活动,旨在通过提升中国最大红树林区域的保护有效性,保护和修复受损的红树林生态系统,提升当地社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活动现场。
植树节,阿拉善SEE在行动
今天是第45个植树节,除SEE基金会环保品牌项目联合各方开展的种植活动外,阿拉善SEE各项目中心也纷纷开展了丰富多彩且极具本土特色的植树活动,联合当地企业家会员,带动环保公益伙伴、志愿者们一起,为地球添绿,让善意发芽。
荒漠化防治项目组
走进小学:3月10日,应阿拉善高新区第一小学邀请,联合举办“‘植’于心,‘树’未来”植树节主题活动。40余名同学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植绿、护绿、爱绿、兴绿”文明活动,争做学校绿色文明小使者;与此同时,工作人员通过自然游戏、创意手工画的方式向同学们科普植物知识,引导同学们关注自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从而达到增强环保意识的目的。
走进高校:3月3日、3月7日,分别与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和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联合开展“我和梭梭有个约定——3.12植树节主题系列活动”,呼吁高校青少年积极参加劳动实践,保护身边的绿色环境,传播绿色文明、生态文明。
▲成都植树节活动现场
走进政府部门和企业:3月3日在内蒙古乌兰布和生态教育示范基地,联合当地政府部门、周边企业开展了“学雷锋·做好事·爱劳动·树新风”志愿服务主题党日活动。让大家了解荒漠化防治项目开展的意义和治理方式,并带动周边企业参与到区域生态治理工作当中。
▲ 活动合影。
黄河项目中心
阿拉善SEE黄河项目中心企业家会员及企业员工、嘉宾150余人相聚在黄河滩区,共同开展了“植绿乡土 守护家园“环保公益活动,保护黄河生态。活动现场,栽种的小树上都悬挂了每个家庭得名字,后续,会有专业人士对种植的树木进行养护和持续记录观测。
齐鲁项目中心
3月10日、12日,阿拉善SEE齐鲁项目中心联合山东环境保护基金会、绿行齐鲁联合共同开展了“我为母亲河种棵树”活动。330余位师生、28位市民通过种植柽柳、黄河净滩的方式,共同助力黄河生态恢复。
八桂项目中心
3月11日,在北海市合浦县,阿拉善SEE八桂项目中心与广西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西山河海自然保护基金会共同开展了“山口保护区红树林修复造林活动”。来自会员企业的员工及家属近110人挥锹铲土、扶苗填土,为海上森林守护献一份力。
3月12日,2023年防城港市“石榴籽”红树林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暨少先队员“植树护绿”实践体验活动举行,共青团防城港市委员会、防城港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防城港市林业局、防城港市教育局、广西山河海自然保护基金会5位单位代表参与揭牌,共170人参与本次活动,共种植红树3000余棵。
渤海项目中心
当地伙伴天津绿邻居社区组织100余名志愿者,在绿屏•八里湾民建林开展植树活动,共种植100余棵国槐。此次植树活动,提高了大家爱护自然的环保意识,让绿色理念深入人心。
太行项目中心
3月12日,阿拉善SEE太行项目中心联合会亲单位西部长青开展“不负春光 ‘植’得期待”为主题的全民植树活动。二百多名中小学生及家长扛着铁锹、抬着树苗,共同种下属于希望的海棠树二百余棵。
两山项目中心
在贵阳市生态环境局指导下,由贵阳市环境宣传教育中心、贵阳生态科普馆、阿拉善SEE两山项目中心主办的“在内心种上一颗绿色种子”2023年植树节活动圆满落下帷幕。16组家庭分享了各自对低碳环保的认识,还参观了贵阳生态科普馆。
祁连山项目中心
共组织630名志愿者,在民勤县昌宁镇四方墩甘肃青年林基地开展“不忘初心 继续前行”为主题的系列植树护绿活动,共种植700亩梭梭林,锁边茫茫大漠,守护巍巍祁连,为建设美丽新甘肃尽好责任、贡献力量。
东吴项目中心
3月12日,联合小怪兽自然教育,通过户外定向越野的形式,带动小朋友寻找大树的好朋友。通过从一块树皮到一张纸的手工制作,让小朋友们深刻认识了保护自然的意义,在小朋友心中种下环保的种子。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
感谢大家一年又一年的支持
上“沙”入“海”
与我们共同守护地球那片绿!
未来一年
我们还要一起继续努力!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