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树洞里,4只幼鸟张着大嘴,嗷嗷待哺。
没过多久,一只八哥成鸟(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衔着一条蛇蜕(没错,就是蛇蜕下来的皮)飞进洞中,又快速离开,之后又扔了一条。
最开始在八哥巢穴中发现蛇蜕的时候,研究者还猜测可能是蛇在捕食的过程中遗弃在巢内的。但经过长期监控,研究者发现八哥会主动往鸟巢里衔蛇蜕。
蛇是鸟的天敌,八哥为什么会把蛇蜕衔进巢穴里呢?这个问题困扰了科学家很久。
八哥在我国十分常见
(图片来源:刘金梅博士提供)
往巢穴里扔蛇蜕,这事鸟类经常干
鸟类的繁殖主要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过程。
研究发现,在整个繁殖过程中,八哥都会往巢穴内添加蛇蜕。并且,在筑巢时往巢内衔蛇蜕的概率是最高的,达到了38.9%。
八哥分别在产卵期(a)、孵化期(b)和育雏期(c)往巢穴内添加蛇蜕(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八哥繁殖过程中不同阶段蛇蜕的利用率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科学家最初猜测,对八哥来说,蛇蜕或许有驱虫作用。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科学家在一个封闭果园中悬挂了大量人工鸟箱。然后,每隔三天查看一次鸟箱,记录鸟箱内蛇蜕出现的时间。最后,对比有蛇蜕鸟箱和无蛇蜕鸟箱内的繁殖参数及雏鸟生长情况。
科学家在野外放置的人工鸟箱
(图片来源:刘金梅博士提供)
结果显示,八哥繁殖过程中有蛇蜕鸟箱和无蛇蜕鸟箱之间的繁殖参数(窝卵数、卵参数、孵化率、繁殖成功率)没有差别。另外,与未添加蛇蜕的组相比,雏鸟的重量也无差别。
这说明,巢中的蛇蜕既不能降低体外寄生虫的数量,也不能促进雏鸟的生长。
科学家在野外搜集蛇蜕
(图片来源:刘金梅博士提供)
但是,在反复查看鸟箱的过程中,研究者有了意外发现:一些啮齿动物经常“光顾”八哥的巢穴,尤其是隐纹花松鼠(Tamiops swinhoei)——它们是一帮“偷蛋贼”。
人工鸟箱内的“不速之客”
(图片来源:刘金梅博士提供)
被隐纹花松鼠偷食的鸟蛋
(图片来源:刘金梅博士提供)
扔哪种蛇蜕下的皮,其实有讲究
研究人员对蛇蜕进行了鉴定,发现八哥放置在巢穴内的蛇蜕可能是滑鼠蛇一类的。而滑鼠蛇又是隐纹花松鼠等小型啮齿动物的天敌。
故事线终于开始变清晰:八哥衔蛇蜕可能是为了防止隐纹花松鼠捕食鸟蛋。
科学家搜集并测量八哥巢穴内的蛇蜕
(图片来源:刘金梅博士提供)
为了验证这个结论,科学家选取隐纹花松鼠密度较高的树林作为实验场地,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12个鸟箱,鸟箱悬挂在离地三米高的树干上。
每个实验组鸟箱内放置两枚鸟蛋和一段蛇蜕,对照组鸟箱内则放置两枚鸟蛋和与蛇蜕等长的灰白棉条。分别在第1天、第3天、第6天查看所有鸟箱中鸟蛋的被捕食率。
结果显示,有蛇蜕的鸟箱内,鸟蛋的捕食率明显更低。由此证明鸟巢里的蛇蜕具有反捕食的作用。
巢穴内分别放置蛇蜕和棉布条时,鸟蛋被“偷吃”的比例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那么,隐纹花松鼠是怎样识别蛇蜕的呢?
传统观点认为,蛇蜕的化学信号具有重要作用。为了验证这一观点,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
每个实验组鸟箱内放置两枚鸟蛋,并在每个箱盖内测放置一条长约10厘米的蛇蜕,这样蛇蜕不会被箱外的隐纹花松鼠看见,但并不妨碍隐纹花松鼠通过嗅觉闻到蛇蜕;对照组鸟箱内则放置两枚鸟蛋和与蛇蜕等长的灰白棉条。分别在第1天、第3天和第6天查看所有鸟箱中鸟蛋被捕食的比例。
结果显示,两组鸟箱内鸟蛋被“偷吃”的比例没有差异,这说明隐纹花松鼠不是通过化学信号(嗅觉)来识别蛇蜕的。
既然不是通过化学信号,那么有没有可能通过视觉信号识别蛇蜕呢?毕竟隐纹花松鼠的视力是杠杠的。
科学家做了一个类似的实验。每个实验组鸟箱内放置两枚鸟蛋,这一次在洞口悬挂一条长约10厘米的蛇蜕,蛇蜕大约覆盖了半个洞口,这样隐纹花松鼠大老远就能看见蛇蜕;对照组鸟箱内则放置两枚鸟蛋和灰白棉条。分别在第1天、第3天和第6天查看所有鸟箱中鸟蛋被捕食的比例。
结果显示,到了第3天,实验组(放有蛇蜕)的捕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放棉布条)。该实验意外发现,隐纹花松鼠不是通过化学信号,而是通过视觉信号感知蛇蜕的。
到了第6天,洞口悬挂蛇蜕的预警效果下降。科学家猜测可能是因为隐纹花松鼠习惯化学习的结果(试了很多次,发现并没有真正的危险,后面它们就不怕了)。
探究隐纹花松鼠识别蛇蜕的方式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此外,科学家还利用相同的方法验证了不同长度蛇蜕的反捕食效果。结果发现到了第3天,蛇蜕越长,鸟箱内鸟蛋被“偷吃”的比例越低。但到了第6天以后,不同长度蛇蜕的反捕食效果渐渐持平。
不同长度蛇蜕的反捕食效果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事实上,八哥不是唯一会使用蛇蜕防御天敌的鸟类。
研究证实大冠蝇霸鹟(Myiarchus crinitus)也会往巢内放蛇蜕,用以应对捕食者,尤其是抵挡南方鼯鼠(Glaucomys volans)的“骚扰”。
除了蛇蜕,
鸟类还会往巢穴中放这些来防外敌
为了避免巢捕食、提高后代适合度,鸟类进化出了一系列反捕食策略。除了利用蛇蜕抵御巢捕食,一些鸟儿还会在巢穴中放置食肉动物的粪便以达到相同的防御效果。
此外,研究发现有些鸟类还会在筑巢时添加地衣、苔藓、丝绸等非结构性材料以增强或伪装巢穴,迷惑捕食者的视觉感知,从而减少鸟蛋被捕食者破坏的机率。
不仅如此,一些鸟类还“懂”得给巢穴驱虫。
观察发现,麻雀(Passer cinnamomeus)繁殖时会把当地生长的芳香艾草(Artemisia verlotorum)的叶子衔进巢穴内。而艾草叶中的化学物质可以有效杀死寄生虫。
麻雀嘴里衔着艾草(A)和巢穴内发现的新鲜艾草叶(B)(图片来源:参考文献3)
研究发现,与没有添加艾草的巢穴相比,含有艾草的巢穴内的螨虫等寄生虫更少;并且巢中添加的艾草叶越多,出生的雏鸟越重、越健康。
此外,麻雀主动选择在靠近艾草的位置筑巢,同时根据叶子的气味往已经建好的巢穴内添加新鲜的艾草叶。
利用艾草等绿植不仅可以抑制寄生虫,还能提高雏鸟的免疫力和存活率,可谓一举多得。
动物世界真奇妙!你永远都猜不到鸟儿接下来会往巢穴里扔点啥。但可以肯定的是,为了后代,鸟爸鸟妈们操碎了心。
来源:
冷姿颍蛙鸣蛇舞等
微信号:cwcawx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投稿信箱:cwcaweixin@sina.com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