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护界动态 > 保护动态

第五届野生动物监测与保护学术研讨会第二届全国动物声学科学与应用大会(第一轮通知)

媒体:原创  作者:中国动物学会
专业号:中国动物学会 2024/5/31 23:43:32

智能传感器(红外相机、被动声学设备)、物联网、人工智能、eDNA等现代保护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野生动物监测、研究和评价,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生命健康与生物安全方面的实践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为了进一步落实和推广保护相关新技术新方法在我国野生动物监测与研究中的应用,推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以及全国动物声学的学科建设,拟于2024年8月13日-16日在北京举办“第五届野生动物监测与保护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动物声学科学与应用大会”。大会将全面总结近年来我国在野生动物监测与保护中取得的成果,探讨野生动物监测与保护的现状和发展对策,促进红外相机技术、生物声学等各类保护技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理论实践研究和合作交流,为履行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提供科学支撑。

欢迎全国高校、科研单位、自然博物馆、动物园、自然保护区以及野生动物管理部门等单位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自然爱好者报名参加!

会议主题

发展动物保护技术,创新野外研究范式

会议时间和日程安排

2024年8月13-16日

8月13日:注册报到(全天);

8月14日上午:开幕式及大会报告;

8月14日下午:专题报告;

8月15日上午:专题报告;

8月15日下午:大会报告+闭幕式

会议地点及酒店

会议地点: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昌平校区)

酒店:详见第二轮通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兽类网、鸟类网、两栖爬行网)

中国动物学会动物行为学分会

承办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北京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会

MAB青年创新小组

协办单位

《Current Zoology》

《国家公园(中英文)》

《生物多样性》

《生命世界》

会议注册和缴费

会议注册费分网上和现场注册。网上注册http://czsmeeting.bitcast.org.cn。会议期间各位代表的住宿自理,非正式会议期间(13日和16日)的餐费自理。

早期注册和缴费:2024年7月15日前
现场注册和缴费:2024年7月15日后
普通代表 ¥1,400
普通代表 ¥1,600
学生代表 ¥1,000
学生代表 ¥1,200

注册缴费优先通过微信扫描,需要用公务卡缴费的请微信绑定公务卡,进行操作,由于动物学会会议较多,请大家于6月15日-7月15日,完成在线缴费。7月15日网上注册缴费截止后,拟参会人员请于会议当日进行现场注册缴费,酒店预订自行解决。必须通过单位转账的请将费用转下面账号 :

中国动物学会开户行及帐号:

开户行名称:中国工商银行海淀西区支行

开户名称:中国动物学会

帐号:0200004509089152663

汇款并请注明:姓名+动物监测。转账成功后请截图并保留,在参会回执里面可以注明转账日期及时间,以便将来有核对账目之需。

专题设置及召集人

(1) 野生动物监测与保护新技术新方法:无人机及“3S”技术、eDNA技术、动物3D生态学等

召集人:张姗、胡天宇

(2) 生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召集人:张军国、陈爱斌、谢将剑

(3) 公众科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召集人:宋大昭、吕植

(4)动物定位追踪与运动生态学

召集人:李晟、曹垒

(5)动物行为与生态

召集人:范朋飞、向左甫、夏东坡

(6)物种间关系与群落构建

召集人:王天明、李学友、周岐海

(7)动物行为与声学通讯

召集人:崔建国、江廷磊、邢晓莹

(8)生态声学与计算生物声学

召集人:肖治术、张承云、谢捷

(9)鲸豚类声学监测与保护

召集人:李松海、王克雄、王志陶

(10)城市生物多样性与声景

召集人:王放、李治霖、许晓青

(11)自然保护地野生动物监测与保护评价

召集人:李彬彬、徐卫华、肖文宏

(12) 保护技术在自然保护地科研监测中的应用

召集人:束祖飞、范宗骥、郭瑞

(13)保护技术软硬件研发及传感器产业化

召集人:邓志民、林世伟、吴仝

(14)研究生专题

召集人:罗金红、连新明、刘伟

会议报告和墙报奖励

本次会议设有大会特邀报告、专题报告和墙报等交流形式,会务组将根据先后原则安排口头报告和墙报,墙报的尺寸为:120 cm(高)× 90 cm(宽)。本次会议特别鼓励我国各自然保护地科研监测成果墙报展示,大会将设立自然保护地科研监测优秀奖(墙报,集体荣誉20名),研究生最佳口头报告奖和最佳墙报奖(各10名)。

专题报告和墙报申请截止日期为2024年7月10日。论文摘要(格式见附件1)在动物学会会议系统http://czsmeeting.bitcast.org.cn提交,选择对应专题提交论文摘要。截止日期为2024年7月10日。提交论文摘要时,需注明专题以及申请口头报告还是墙报,口头报告最终经过大会学术委员会筛选确定。

自然保护地野生动物监测成果展示

为展示中国自然保护地野生动物监测成果、促进公众对保护地的了解和认识,特邀请自然保护地参会代表提交所在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成果1份,包括保护地监测情况简介(400-500字,介绍保护地基本情况、监测历史、监测到的动物种类清单等)、清晰度较高的野生动物及栖息地的照片视频材料。材料请于2024年6月30日前提交至sinobonmammal@163.com,提交后由会务组统一制成宣传片,在会议期间展示。

同时《生命世界》编辑部邀请各自然保护地以图文并貌的科普文章形式向公众展示野生动物保护的进展和现状,传播野生动物知识,提升公众的保护意识,编辑部将根据收到的科普文章数量情况,以封面故事形式集中在《生命世界》出版符合质量要求的野生动物科普文章。科普文章要求文字流畅,通俗易懂,图片清晰(2M以上原图),手稿请于2024年5月30日前提交至wendm@ibcas.ac.cn,《生命世界》野生动物监测集刊将在本届大会前出版。

会议参展

动物监测相关仪器设备和材料的厂商、出版社具体参展事宜见第二轮通知

会议联系

肖治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xiaozs@ioz.ac.cn)

王天明(北京师范大学,wangtianming@bnu.edu.cn)

张玉芬(北京师范大学,zhangyf@bnu.edu.cn)

肖文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xiaowenhong@ioz.ac.cn)

刘 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liuwei@ioz.ac.cn)

附件1.摘要格式

专题编号:XXX

河南内乡宝天曼保护区豹猫及其潜在猎物之间日活动节律的季节性(黑体四号)

作者* (宋体五号)

(单位)

摘要(摘要主体部分宋体小四):日活动节律是动物应对食物可利用性、天敌捕食风险和环境条件等变化的适应性特征。阐明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日活动节律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对于理解不同物种的生存策略、指导保护对策至关重要。(……省略部分内容……)。本研究显示豹猫及其猎物的昼夜节律既有保守性,也具有一定的季节可塑性,可能受到季节性猎物分布和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调查研究来充分认识不同物种日活动节律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素。

阅读 1028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