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暴龙 又名羽王龙,是暴龙超科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的亚洲。
化石是三个接近完整的标本,一个是成年个体,两个是亚成年/未成年个体。化石都发现于中国辽宁省的巴图营子,该挖掘地点属于热河群义县组,地质年代约1亿2500万年前。
华丽羽暴龙 Yutyrannus huali
在2012年4月,中国古生物学家徐星等人公布这些化石的叙述、命名研究。
模式种是华丽羽暴龙(Yutyrannus huali),也是该属的唯一种。
属名由中文的“羽”、暴龙超科的缩写“tyrannos”构成。
种加词来源于汉语中“华丽”一词,意指这些化石的羽毛状态。
正模标本(编号ZCDM V5000)是一个接近完整的头颅骨与身体骨骼,来自于成年个体,是体型最大的标本。
其他两个标本被选为副模标本,编号ZCDM V5001标本是一个身体骨骼,体型较小,与正模标本来自于同一石块。
编号ELDM V1001标本是一个未成年个体,被推测年龄小于正模标本约8岁。这些化石分别由山东省诸城恐龙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恐龙博物馆所保存,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进行化石处理的工作。
羽暴龙是种中型、二足掠食动物。
长度可达9米、重达约1.4吨,是己知体型最大的证据的有羽毛恐龙,比之前发现体型最大的意外北票龙要大。
羽暴龙的骨架复原图
羽暴龙的骨架复原模型
口鼻部中央线有高的脊冠,由鼻骨、前上颌骨所形成,脊冠有凹陷处。眶后骨有小型骨突,往眼眶后上侧突入。下颌的外下颌窝孔,位于上隅骨。
两具成年、亚成年标本的口鼻部有独特的头冠,可能有视觉辨识的功能。
羽暴龙的羽毛相当长,长约20厘米,呈丝状。由于羽毛痕迹的保存状态差,目前无法确定这些羽毛的结构简单、或是复杂,也无法确定羽毛的粗细程度。目前已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发现羽毛痕迹。
正模标本的臀部、脚掌已发现羽毛痕迹。
编号ZCDM V5000标本的尾巴也有发现羽毛,羽毛与尾巴之间的角度约为30°。
编号ELDM V1001标本的颈部、上臂有发现羽毛,颈部羽毛长20厘米,上臂羽毛长16厘米。
研究人员推测,在生前的丝状长羽毛几乎覆盖全身,可能主要用于调节体温。白垩纪早期的义县组相当寒冷,年均温大约摄氏10°。另一种可能是,如果这些羽毛只覆盖特定部位,则可能具有视觉辨识的功能。这种大型、原始暴龙超科动物具有羽毛,显示后期暴龙科恐龙可能也具有羽毛。
目前的白垩纪晚期暴龙科化石,已发现鳞片痕迹,没有羽毛痕迹,鳞片位置跟羽暴龙的羽毛位置相同。如果后期暴龙科的表皮主要由鳞片覆盖,它们的羽毛覆盖物可能随者年龄增长、气温、或其他因素而改变。
在2012年的最初研究里,徐星等人将羽暴龙归类于暴龙超科。根据他们的亲缘分支分类法分析,羽暴龙比帝龙、五彩冠龙、中国暴龙还要进阶、衍化,但比始暴龙还要原始、基础。羽暴龙的前肢长、有三个手指,后肢脚踝不是夹跖型态的结构,这些是叫原始的特征。
由于发现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的标本,研究人员可以分析它们的个体发生学。当羽暴龙成长时,前肢、小腿、脚掌、肠骨与身体的比例会逐渐缩小;而头颅骨会变得粗壮、上下距离变长。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