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保护区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的定日县、聂拉木县、吉隆县和定结县,总面积为33819平方公里。是以保护极高山生态系统、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灌丛草原生态系统,以及分布于其中的生物多样性为主,同时保护当地藏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等具有重大科研价值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珠峰保护区包含着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其它四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是世界生物地理区域中最为特殊的西藏和喜马拉雅高地的交界处,因此是世界上最独特的生物地理区域。区内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生物资源丰富,珍稀濒危物种、新种及特有种较多,有高等植物2348种,哺乳动物53种,鸟类206种,两栖动物8种,鱼类10种,是研究高原生态系统、环境科学、人文科学的重要基地。
雅鲁藏布大峡谷保护区
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隅,雅鲁藏布江下游林芝地区,面积91.68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世界第一大峡谷自然景观和青藏高原最主要的水气通道。
受沿水气通道北上高原的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强烈影响,保护区发育着中国仅有的以热带为基带,经山地亚热带、山地温带一直到高山寒带的完整的立体气候类型,形成由低山热带季风雨林、山地亚热带常绿半常绿阔叶林、中山暖温带常绿针叶林、亚高山寒温带常绿针叶林、高山亚寒带灌丛草甸、高山亚寒带冰缘和极高山寒带冰雪等山地生态系统组成的世界最完整的山地生态系统垂直带谱,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维管植物占西藏全区维管植物种总数的65%,哺乳动物占西藏全区哺乳类的50%,是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山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被誉为“植被类型的天然博物馆”和“生物资源的基因库”。
三江源国家公园
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以山原和峡谷地貌为主,主要山脉有昆仑山脉及其支脉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等,山系绵延,地势高耸,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中西部和北部为长江源区,呈山原状,地形起伏不大,多宽阔而平坦的滩地,为高寒草甸区,有大面积沼泽湿地;东南部为澜沧江源区,高山峡谷,河流切割强烈,地形破碎,地势陡峭,有片状原始森林分布;东北部黄河源区,地势趋于平缓。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江河在三江源区多年平均径流量499亿立方米,其中长江184亿立方米,黄河208亿立方米,澜沧江107亿立方米。湖泊众多,约有1.65万个左右;雪山、冰川总面积约50万公顷,平均年融水量约17.02亿立方米;沼泽与河流、湖泊湿地880万公顷。
三江源国家公园陆生脊椎动物有148种。其中,兽类有36种,鸟类有91种,两栖类动物3种,爬行类动物有2种,鱼类16种。还有水生脊椎动物16种和两栖类动物3种。由于国家公园地区特殊条件,使陆生脊椎动物物种呈现青藏高原特有种和适应物种多样性的特点,有青藏高原特有种11种,如藏野驴、野牦牛、藏羚、藏原羚、高原兔和喜马拉雅旱獭等;鸟类有18种之多,而特有种仅7种,如藏雪鸡、褐北拟地鸦、长嘴百灵、雪雀、高山岭雀等。高等植物分布有蕨类植物4种,种子植物819种,如川西云杉、大果圆柏、柳属树种、匍匐水柏枝、垫状山岭麻黄等。
祁连山国家公园
祁连山国家公园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横跨甘肃和青海两省,总面积5.02万平方公里。青海省境内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占祁连山国家公园总面积的31.5%,范围包括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祁连县,海西州天峻县、德令哈市。
祁连山国家公园冰川广布,面积7.17万公顷,储量875亿立方米,是青藏高原北部的“固体水库”。主要河流有黑河、八宝河、托勒河、疏勒河、党河、石羊河、大通河7条河流,流域地表水资源总量为60.2亿立方米。湿地总面积39.98万公顷。草地和森林面积达100.72万公顷,林地15.24万公顷。野生动植物丰富,脊椎动物294种,其中兽类69种、鸟类206种、两栖爬行类13种、鱼类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雪豹、白唇鹿、马麝、黑颈鹤、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等;野生植物有1311种,其中,苔藓植物6种,蕨类植物19种,裸子植物12种,被子植物1274种。
位于甘肃境内的祁连山国家公园也是中国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之一、世界高寒种质资源库和野生动物迁徙的重要廊道,是野牦牛、藏野驴、白唇鹿、岩羊、冬虫夏草、雪莲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栖息地及分布区,特别是中亚山地生物多样性旗舰物种雪豹的良好栖息地,有野生脊椎动物294种,高等植物1311种。
甘肃祁连山共有冰川2683条,面积1597.8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冰川融水量为9.9亿立方米,年出山径流量约为72.64亿立方米,灌溉了河西走廊和内蒙古额济纳旗7万多公顷农田,滋润了120万公顷林地和620万公顷草地,为700多万头牲畜和600多万人民提供了生产生活用水,是河西走廊乃至西部地区生存与发展的命脉,也是“一带一路”重要的经济通道和战略走廊。
青海湖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海湖流域盆地的腹部,三面环山一面河谷地,四周山峦起伏,东与东北部为日月山和团宝山,北连大通山,南傍青海南山,西接布哈河谷地。青海湖流域面积2.96万平方公里;行政区域涉及海北藏族自治州的刚察、海晏2县,以及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县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天峻县。
青海湖保护区占整个流域面积的16.69%,以青海湖水体湿地、水禽候鸟及栖息地岛屿和湖岸湿地为主要保护区域,面积49.52 万公顷。该区域现有种子植物445种,其中,裸子植物6种;脊椎动物有243种。其中兽类41种、鸟类189种、爬行类3种、两栖类2种和鱼类8种。青海湖及环湖地区的鸟类组成具有种类丰富、混杂现象突出、候鸟比例大等特点,与国内其他几个湖泊的鸟类比较具有独特性。
大熊猫国家公园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横跨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四大山系,南北跨度500余公里,东西跨度600余公里,海拔高度差近5000米。区内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地貌结构复杂,涵盖了大熊猫现今分布的主要区域。该区域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生存着包括大熊猫、雪豹、川金丝猴、珙桐、红豆杉等在内的近万种珍稀野生动植物,有物种基因库之称。
大熊猫国家公园分布范围涉及四川、陕西、甘肃三省12个市 30个县,总面积2.71万平方公里,其中大熊猫栖息地面积1.82万平方公里,分布有野生大熊猫1800余只。
九寨沟
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是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入选“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内的自然植被对维持长江流域生态平衡、减少水土流失量、调节气候、净化水质等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保护区地处动物地理分布的古北界与东洋界的过渡地带,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大熊猫、川金丝猴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4种,有林地面积29256.1012公顷,植被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明显,依次分布着温性针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寒温性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流石滩植被。植被区系成分复杂多样,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科研价值。
黄龙保护区
黄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是中国西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区域。地处横断山川西高山峡谷地带,是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生态系统和钙华景观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同时作为涪江的发源地,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区。
保护区内物种多样性丰富,珍稀特有种多,生物区系成分复杂,森林植被保存完整,先后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和“世界人与生物圈”,其紧邻九寨沟、白羊、王朗等自然保护区,是大熊猫及川金丝猴等野生动物物种交流的生态廊道,对促进岷山山系大熊猫等物种基因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END
稿 源
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专家组
彭华|龙春林|张宪春|王英伟|于胜祥
责 任 编 辑
孔祥瑞|李姗姗|楚雅南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