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种资讯 > 动物资讯

暗夜中探索海洋甲壳动物的秘密

媒体:遨游海底  作者:张帆
专业号:孙莹 2020/4/28 14:50:05

在这片苍茫的大海里,夜幕降临后的世界是复杂的,这里充满尔虞我诈,但有时却也有一丝温存。每一个立方毫米级的空间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亦或发生着不同的事故。每个人可能因为无数种不同的原因喜欢黑水,而我更愿意做一个沉默的观察者,静静记录我眼前发生的一切——每一次缠绵;每一次撕扯;每一次相遇;每一次别离……在无尽深渊中有太多物种,而甲壳类的小生物们一直是我重点关注的对象,关于它们的故事太多,一天一夜也讲不完。

呆萌面具下的袖珍杀手

长相呆萌的方蟹幼体头顶点缀着几个鹅颈藤壶

方蟹总科的蟹类幼体长相呆萌,特别讨人喜欢,有意思的是它们往往会戴着特别的“头饰”——寄生在其背上的藤壶,我曾遇见一只小家伙显然家境殷实,佩戴着超级豪华版的王冠!我在20多米遇见它,一直追到34米,终于获得了一张正脸并且头冠全开的照片,心花怒放。每天在暗夜中寻觅时,大家都希望遇见极为罕见的物种,但其实哪怕是再普通的一只小蟹,也有它光彩夺目的一面,像是个隐藏彩蛋,有待我们发现和记录。

被头足类捕食后丢弃的半条鱼

但这些小生物往往并不像它们看起来那么人畜无害,我记得很清楚,在一次黑水潜水时,我在一片漆黑中发现一个长方形闪着莹光的活动物体,一直在上上下下有规律地横向抽动,本以为是没见过的等足虫类或者什么奇特的栉水母,激动地游近一看,才反应过来那是半条鱼——头部和大部分内脏完好,所以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死亡。它一直在水层里抽动挣扎着,我目送着它逐渐消失在黑暗中……

方蟹总科幼体

这时,一只平时黑水潜水常常见到的方蟹幼体从黑暗中出现,它突然间两眼放光地冲上去,牢牢抓紧鱼体的断面,贪婪地吮吸起来……那一刻我有些不寒而栗,在市场上看到死鱼时往往并不会感觉到不适,而这种慢慢等死的绝望场景则完全不同。很可惜,我所处的水深已经接近32%高氧的最大深度,无法再进一步下潜。那只幼蟹拥抱着半条鱼,旋转着舞动着,沉入更深的海底……

你碗里的皮皮虾也有绚丽的童年

形态各异的虾姑幼体

形态各异的虾姑幼体

形态各异的虾姑幼体

斑马章鱼幼体捕食虾姑幼体

黑水中遇见的很多物种也许过于高冷,一般人并不认识,但我相信应该没有人不曾见过皮皮虾的样子。正巧它们的幼体长得并不晦涩,相对其他物种特别好认,只是比成体多了几分晶莹剔透的感觉。在这个阶段它们的色彩还没有完全展现,不同种类的幼体在形态上细节差异很大,有的头顶架着一把长矛;有的脑门儿上有一个逆向的三叉戟;还有的胸部特化,看起来像一个铜锣。和成年后的皮皮虾不同,幼年时期的它们并没有洞穴可供躲藏,它们在水层中打着转,相对其他游速较快的物种特别容易拍摄,这也使得它们常常成为其他物种捕食的对象,我就曾经亲眼看见一只斑马章鱼幼体捕食了一只个头挺大的虾姑幼体,并且以外科手术般娴熟的手段折断了它的颈部,本来一直使劲挣扎的虾姑瞬间蔫了下来,任由斑马章鱼摆布。

龙虾神奇的叶形幼体

龙虾神奇的叶形幼体

龙虾神奇的叶形幼体

叶形幼体指无螯下目下的现存的虾的幼体阶段,包括龙虾、蝉虾等等。这种透明的幼体瘦而扁平并且有长足。这一阶段可能持续数年之久,最终叶形幼体可以长到很大,而龙虾的叶形幼体在变成底栖的成体之前还需经过另外一个过渡阶段。

眼斑龙虾(Panulirus argus)

虽然叶形幼体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阶段,但现在科学家对此的研究却并不深,对于一些种类甚至连它们以什么为食都不清楚。不同的龙虾叶状幼体身上的斑点不同,这也使得我们可以比较轻松地鉴定其中一些物种,比如眼斑龙虾(Panulirus argus)。现在根据龙虾叶状幼体身上的橘黄色的色素细胞,科学家可以通过DNA提取分析,揭开有关它们身世的一些秘密,而我也曾有幸和几位有名的科学家一同潜黑水,并观察他们工作并采集标本的过程,这些潜水和探索非常重要,毕竟关于海洋生物神秘的幼体阶段还有太多未解之谜。

龙虾叶形幼体驾驭水母

龙虾叶形幼体驾驭水母

龙虾叶形幼体驾驭水母

龙虾的叶形幼体是我一直关注的拍摄对象之一。它们的行为非常有趣,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它们常常怀抱着水母打着滚四处游荡,有些较大的个体甚至会同时拥有若干个水母同时驱动,这应该算是水母跑车中的高配版了。这些叶形幼体驾驭水母并非只为了有趣,叶形幼体会用水母作为工具捕食猎物,菌盖水母(Orchistoma pileus)就是它们喜欢选择的水母种类之一。

龙虾叶形幼体驾驭菌盖水母(Orchistoma pileus)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美国每天夜间潜放流黑水(黑水潜水的一种方式)时发现,水流不同遇见的物种似乎也不尽相同,有时水流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水母,这时候也会有机会见到各种各样的水母骑士——龙虾叶形幼体,各个生长阶段的个体都有,但它们对白光非常畏惧,因此想要拍出比较自然放松的状态,还需要使用红灯进行对焦。

开着双蓬四轮马车的端足目

吃掉樽海鞘在其壳中育儿的巧引(虫戎)

栉水母是端足类的移动城堡

雌性巧引(虫戎)

路西法端虾

端足目动物

蟹幼体翻滚撕扯着猎食巧引(虫戎)

大眼虫戎紧紧抱着拟海若螺

巧引(虫戎)同类相残

黑水拍摄这么多年,我遇见过很多有趣的甲壳类幼体,但也有很多种类会过着终生随波逐流的浮游生活。端足目是黑水潜水中常常接触到的一个大的族群,这个族群的成员长得特别陌生,感觉像极了外星人。熟悉海洋的你也许了解一些端足目动物,比如钩虾及麦秆虫,但黑水时遇见的种类却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可能遇见长相诡异的路西法端虾,可能遇见以栉水母为城堡成群生活的(虫戎),也可能遇见抱着拟海若螺或者海葵翻滚的端虫,而其中最吸引我的还要数神秘的巧引(虫戎)。

雄性巧引(虫戎)

雄性巧引(虫戎)

(虫戎)亚目的大部分种类广布于世界各地的海洋,从海面表层到上千米的深渊都有分布,雌性个体体长可达4.2厘米,而雄性个体仅0.5厘米。巧引(虫戎)是一种食肉的浮游生物,主要以磷虾和箭虫等小型浮游生物为食。该物种的雌性个体常常隐居在樽海鞘等生物的尸体中,它们在捕食樽海鞘并将其啃食后,会将其外骨骼据为己有并移居其中以其为保护壳,它们常常会在壳中用它们强力的腹肢推动着自己的家园,在水中翻着跟头等待送上门的猎物。不仅以樽海鞘为盾,它们还会在海鞘壳中产卵,并养育幼虫,在幼虫长得足够成熟之后,它们会吃掉自己的房子然后离开。

“开着双蓬四轮马车的端足目”

因为巧引(虫戎)推樽海鞘壳的动作就像推着一辆篷车一样,这也是它们的俗名“开着双蓬四轮马车的端足目”的由来。据说雷德利·斯科特就是从这种生物身上获得灵感,创造出了他的电影《异形》中的怪物……

火体虫中的神秘住客

庞大的火体虫

火体虫和成年女性潜水员

火体虫和成年女性潜水员

火体虫的拉丁文名Pyrosoma sp.来源于希腊语pyro,有火的意思。火体虫是磷海鞘属动物的通称,属于滤食性的浮游生物。它们并不是单一生活的生物,而是由上千个单独个体组成的群体,然而即使如此,它们却像有意识一样会三两成群地活动,有时甚至会追随潜水者。

火体虫上的共生虾

火体虫上的共生虾

火体虫上的共生虾

这样庞大的生物,自然会成为许多小生物赖以为生的“航空母舰”,仔细观察火体虫的表面和体腔,时常可以发现共生虾,它们几乎通体透明,拥有极长的触须,体长能达到七八公分,在黑水拍摄遇到的生物中算是巨大的了,然而即使如此,不仔细观察却很难发现。

十足目神秘的变身技能

蝉蟹的大眼幼体阶段

蝉蟹的下一个幼体阶段

在黑水的经验累积到一定量时,对于身边熟悉的物种往往会有一些新的认知,在平时拍摄中,常常能看着一种和使徒一样长着一张诡异鲣鸟脸的十足目幼体和另一种患有多动症的满脸通红的十足目幼体在我们的主灯周围游荡,在你看到蜕变的那一刻之前,根本无法想象它们其实是同一物种的两个不同的幼体阶段,前者是蝉蟹的大眼幼体阶段,经过一次完全变态,更换成了与成体几乎一致的样貌。

蝉蟹在蜕变

蜕变后留下的大眼幼体阶段空壳

刚刚完成变态的蝉蟹幼体

前些天潜着潜着突然听见我的潜导一直在叫喊,一脸狐疑过去一看,正好看到一只刚刚蜕变的蝉蟹从壳中游出,他很遗憾我错过了蜕变的瞬间,但其实之前我已拍摄过几次这样的画面,所以倒也比较淡然,前天正好又遇到另一只,动作明显开始变慢,感觉似乎要蜕变,于是留下观察了一会儿,果然这次记录到了蜕变长达近一分钟的全过程。

蝉蟹的蜕变过程

我为此请教了日本资深黑水摄影师峯水亮老师,峯水亮老师告诉我,这其实分别是大理石蝉蟹的幼体和大眼幼体。这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十足目的这种变态发育过程神秘而让人充满好奇心。蜕变后的幼体较之以前游泳能力更强,可以笔直地向前游动而不像前者处于一直打转的状态。在它们游动一段时间后,会展开肢体悬停在水层中暂停活动一阵,再接着高速游动,我们并不知道在下一个阶段它们会蜕变成何种形态,也许熟悉,也许陌生。我的潜导告诉我这种蝉蟹成年后在沙质海底生活,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希望有朝一日能记录下它们最终的样貌。

铠甲虾的浮游幼体

蟹的蚤状幼体

对于黑水拍摄时记录到的物种,我们的了解往往只是冰山一角,这些暗夜中的生灵在很多方面尚未为人类所知,充满了神秘感,这也让我更有动力多花时间在水下观察,去试图了解这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阅读 8504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