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7日,北京——联合国环境署“终结塑料污染全球条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三次会议(INC-3)于11月19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落幕。各利益相关方尤其是产油国对条约如何运作存在分歧,拖延了谈判,本次缺乏进展。在2024年底之前,仅剩两次谈判机会来达成全球塑料条约,WWF呼吁各国充分利用在加拿大渥太华第四次谈判前的窗口期,自觉推进信息搜集和分享、积极争取各国内部政治支持并累积技术基础,以切实推进第四次谈判。
第三次塑料条约谈判旨在制定包括海洋环境在内的塑料污染问题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以解决塑料污染问题。共有1900多名代表参会,代表了包括欧盟在内的161个会员国,以及超过318个观察员组织,包括联合国实体、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WWF作为国际环保组织参与其中,敦促各国提高雄心,并适时为谈判提供技术支持。
在本轮谈判进程中,参与方对第一版条约文本(即“零案文”)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且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选项,包括贯穿塑料的生产、设计和适当处理全生命周期的全球性规则的制定。谈判对所有会员的意见进行了汇编,编写了一份由共同协调人汇总而成且获认可的案文,并明确了分歧领域、就尚未讨论的问题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尽管受到一小部分国家的阻挠,绝大多数国家仍然坚定支持推动制定一份全面且坚实的条约。据相关统计,超过100个国家支持实施全球禁令,且同意逐步淘汰最有害且非必要的塑料;约140个国家希望建立全球性的具有约束力的规则,而不是仅仅是基于自愿行动的条约。来自非洲、拉丁美洲和太平洋岛国等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地区的谈判代表,展现了在提出应对塑料污染的规则方面的领导力。这些地区坚决主张对当前超出其管理能力的塑料材料、塑料产品的无序生产和设计进行监管。
“每天有30,000多公吨塑料泄漏到海洋中。我们每拖延一分钟,留给后代的有毒威胁就越多。大多数国家都认同塑料污染问题十分紧迫,并在共同商议解决对策。”WWF北京代表处可持续蓝色经济项目主任张亦默说道:“面对持续挑战,我们期待各国在谈判中下定决心,争取强有力的法律约束措施,实现塑料系统性变革,以扭转过往几十年里的忽视和无知带来的严重后果。”
期间,在华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议题研讨,力求为塑料污染治理协力提供解决方案。在INC-3召开前夕,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青合循环经济与碳中和研究院、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在华社会组织参与塑料污染治理”研讨会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十余家中外社会组织参与主题圆桌对话,三十余位利益相关方现场参与了本次研讨会。该研讨会为中国与国际社会在交流塑料污染方面的经验搭建了桥梁。联合国环境署首席科学家,科学司司长刘健在致辞时,介绍了谈判中的塑料条约的由来以及若干技术要点。中国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和化学品司副司长温雪峰在致开幕辞时说:“社会组织是推动多边环境协定的关键参与者和行动者。期待看到民间社会组织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在今天已有的良好基础上,在对抗塑料污染方面有更多的合作、更多的分享、更多的行动,通过共同努力,进一步推动务实的目标的实现和实施。”
如需联系采访事宜或了解更多信息,请发邮件至:news@wwfchina.org
内罗毕INC-3会议现场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
“在华社会组织参与塑料污染治理”研讨会现场合影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