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楼&学术报告厅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新科研中心位于植物园东区,设有资源植物研究中心、保护生物学研究中心、综合实验室、国际会议厅、图书馆、综合办公楼、职工餐厅、专家公寓等。
雨季的版纳几乎每天都有暴雨,雨伞的功能很有限,但是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遮雨走廊穿梭于各建筑间。
大树上栽满了各种附生兰
修建科研中心时,原生的植被尽可能被保留了下来,后期种植的绿化植物也尽量选用本土特色物种,在这里能见到的植物,说不定你在其他地方一辈子也见不到。
在中国植物园联盟的资助下,科研中心有824棵树挂上了二维码管理号牌,园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二维码进行植物管理,比如修改植物鉴定、记录物候/生长量/病虫害、死亡注销等,普通群众可以扫码查看植物的科普信息。但实际上主动扫码的人很少,大家还是倾向于拍个照片询问。
科研中心卫星地图(来自Google Earth)
版纳园的职工很多不在家吃饭,在职工餐厅吃完饭后喜欢沿着科研中心走上几圈,有一次遇到一位同事,他指着路边一种很常见的植物问是什么。小编想,在植物园工作,身边常见的植物还是应该多认识几种的!于是准备写一篇稿子,介绍一下科研中心的常见植物。
写之前索性先统计一下吧,小编用了2天饭后散步时间,记录300多个植物名,加上以前记录的数据,总共整理出了419种植物。没错,就这么小的范围内,至少有419种植物,更夸张的是,这419种植物隶属于100科325属,要知道全球木贼亚门的植物才490个科,这里完全可以打造成版纳园的一个系统专类园。
下面介绍科研中心的常见植物(有些比较特殊不一定常见),图片上有植物名和科属信息,大家可以保存在手机上,没事翻翻看。
果实可以食用
世界使用量最大的食用油,方便面、薯片这些食品都是用油棕油炸的
阿宽蕉果柄比较长,植株是分散生长的,小果野蕉果柄短,植株成丛生长,常见的香蕉是小果野蕉的三倍体栽培品种,野生的芭蕉种子多果肉少
叶片可以包粽子
傣族野菜“白花”指的是白花洋紫荆
市场上买的酸角/甜角就是这个了,还有猫哆哩
和臭菜比较像,这种叶片带酸味,傣族用于煲汤
胡颓子属果实大都可食用
花/果可食用,有些地方栽培作饲料
种加词是可食用的意思,实际上是一种毒品,切记远离
西番莲属植物果实均可食用
估计很多人捡过它的果实,但不知道从哪里来的
蜜源植物
蒲桃属植物均可食用
种子俗称“五眼菩提”,果肉可制作酸枣糕
果实可食用
这种植物的叶片是多年发育的,一年长一节,第二年叶先端会继续发育,基部老的小叶会脱落,叶柄基部近木质化,感兴趣的老师可以研究研究
凉茶配料之一
被炒作的“辣木籽”就是它的种子
果实可食用
果实可食用
本底俗称“铁屎米”,果实记载可食用,成熟后太恶心,没敢尝试
傣族粑粑“豪糯索”的必需原料,晒干磨粉后加入糯米面中,有增香防腐的作用
下面是植物名录,整理匆忙,纰漏难免,请批评指正。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