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护界动态 > 保护动态

一封来自月熊的“回信”

媒体:原创  作者:腾讯基金会
专业号:腾讯基金会 2025/8/29 20:20:22

▲S418月熊。

你好,我是S418,一头正在开始新生活的月熊。

听说,你还在牵挂着我。其实……我也在想念着你们。

以前的我,会害怕声音,害怕水,害怕光线。现在的我,会在阳光最好的时候选择草地上最舒服的角落晒太阳。

以前的我,总是躲在角落,现在的我,会期待躺在澡盆里泡澡的时间。

以前的我,不轻易相信别人,现在的我,愿意接受那些温柔的陪伴……

现在的每个清晨,我都期待地望着那扇通往草地的门,它打开的那一刻,风是甜的,草地是软的,空气里飘着苹果的味道。我会慢慢踱步出去,找吃的,找秋千,然后在玩累了的时候,趴在草地上发呆,看叶子一片片掉下来。

这些改变,是我和其它一起在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生活的熊熊们想要告诉大家的——我们正在好好生活,做一头快乐的熊。

最近,老听见身边的人们轻声说起"要给关心我们的大家一个交代",虽然我不明白为什么要给个"胶带",但我想,如果把这些温暖的片段小心地记录下来,用一条彩色胶带贴在门边,它大概就能像春风传递花香一样,将我们的故事带给关心我们的每一个人吧。

这就是我能给出的最诚挚的交代:一头月熊拥抱新生活的勇气。

——来自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 月熊S418 Tranquility Kay

它们的“熊生”,正在被“粘好”

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成立于2002年,坐落于成都北郊,占地200余亩,是目前国内唯一的黑熊救护基地。成立20多年来,累计已救助418头熊,现有90头熊(88头亚洲黑熊与2头西藏棕熊)在不同熊区生活。按照功能,中心大致分为兽医院、隔离区、康复区、生活区等几大区域。

信里写的是熊的日常,但在它能拥有这些日常之前,有一段更长的故事需要讲述。而这个故事,正在中心每天上演着。

月熊幼崽Smudge,被救助时只有4个月大,小小的身体在救护人员怀里不停颤抖。那时的它害怕所有的声音,甚至害怕食物。如今的Smudge,最喜欢的事情是和同伴一起泡澡,水花溅到脸上时,它会发出满足的哼哼声。

▲一边泡澡一边啃苹果的小Smudge(上)、长大后和伙伴一起泡澡的Smudge(右下)

“小彩虹”的故事却是另一番模样。这头在彭州山林中被发现的一岁小熊,被中心救助的时候,前掌严重溃烂,经历了三小时的截肢手术。经过一个多月的康复后,小彩虹重新回到了那片山林,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幸运儿:作为中心救助的唯一一头放归的月熊,就像那道在营救路上出现的绚烂彩虹一样,它为所有人带来了美好的希望。

▲小彩虹被救助时的场景

除了黑熊,中心还生活着两头棕熊——“本吉”和“噗噗”。它们从小被理塘县的一个喇嘛收养,因长大后不宜继续喂养,被救助到这里。不同于多数需要独居的棕熊,兄妹俩一直生活在一起,难舍难分。如今二十多年过去,它们依然快乐健康,成了中心里名副其实的"老住户"。

▲妹妹“噗噗”和哥哥“本吉”依偎在一起

救熊,从来不是终点

救护中心的每一寸草地、每一项设计、每一次照护,都贯彻着一个朴素、坚定的信念:生命的节奏不能催促,更多的是陪伴。

▲中心熊熊们的日常作息表

每头被救助到中心的熊,都需要先在隔离区待至少30天,这是为了防止疾病传播,也让它们有时间慢慢适应。在这个观察与适应的过渡区里,兽医会为每头熊建立详细的医疗档案,而熊们也开始慢慢相信这个世界的善意。

在中心,熊熊们至少两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每头熊都会接受全面体检、紧急手术及慢性病治疗。最特别的是合作护理计划——兽医和饲养员化身耐心的导师,熊熊们则成为认真的学生,双方携手完成各项健康护理任务。整个过程完全尊重月熊的意愿,让它们自主决定是否参与,工作人员会细致观察、记录它们的每一丝反应,坚决尊重它们表达"不"的权利。

现在,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已经与熊熊们成功实现了合作护理,熊可以在有意识的情况下配合进行抽血、涂抹耳药、按摩、修剪指甲、称重、测量血压等操作,这样既实现了无麻药干预下的高效护理,也让每一头熊都成为自己健康管理的积极参与者。

▲月熊 Claudia在“躺平”

生理照护之外,心理康复更是一门细致的功课。大多数熊刚到中心时会出现攻击、躲避或焦虑地原地转圈的刻板行为,中心会让它们先单独适应,再慢慢学着和同伴相处,脾气好的熊还会充当"调解员",帮新来的熊融入群体。

让熊保持原有的觅食天性也十分重要,所以,中心设计了丰富多样的"丰容"活动。饲养员们每天会将水果、蔬菜、干果、狗粮藏入各类喂食器中:有些是打了孔的竹筒,有些吊挂在树上,有些藏在泥土里。

▲月熊正在试图获取被藏在竹筒里的食物

"丰容"每天不同,一个月能变化出几十种组合。草场原木定期移动,旱坑翻新,玩具轮换,让“熊生”的每一天都能对抗无聊,充满新鲜感。

▲救护中心为月熊们制作的各种丰容玩具

药物治疗也需要“因熊制宜”的耐心和智慧。熊病了不肯吃药,饲养员就试着把药藏进棉花糖和酸奶里,一次次尝试,直到找到它愿意接受的味道。有的熊口味刁钻,要花很多次调试才能找到最合适的零食搭配。

▲瓶子里装着包裹着棉花糖和果酱的药

面对生死离别时,中心同样给予最大的尊重和温柔。熊离世时,所有照料它的工作人员都会在场,送它走完最后一程。工作人员们会写下它的性格和爱好,刻在一块方木上,放入"月熊纪念园"。在那里,每个名字都是一段完整的生命故事……

▲月熊纪念园

一份交代,希望让每一分关心都有回声

这些日复一日地陪伴与照料,构成了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的最真实的日常。而在这份坚持背后,还有一群同样温暖的人——那些始终牵挂着这里的捐助人。

其实,在“月熊的信”寄出之前,已经有许多关心它们的人在腾讯公益平台上向中心传递了心意:

"每次看到月熊的新照片,都觉得好安心。希望它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人真的在意它们。"

"为了来中心参观特别安排了一趟成都的旅行,亲眼看到这里有认真照顾每一头熊的团队,也有一整面纪念它们的墙,感动到说不出话来。"

"虽然只是杯水车薪,但想到能为它们做点什么,心里就很踏实。"

—— 截选自腾讯公益平台部分爱心人士留言

▲月熊胶带

这些诚挚的关心,让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决定用一个特别的方式来回应这份善意。

在“久久公益节”期间,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特别准备了一份"爱心回礼"——月熊胶带,每一位参与捐助的朋友都有机会获得。“给个胶带”是一个小小的隐喻,它让大家会心一笑,但它背后承载着的,却远不止一个轻巧的玩笑。

因为“胶带”不只是一份纪念品,更是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的一份郑重交代。通过这份交代,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希望向捐助人传递的信息是:捐助人的每一笔善款都被认真记录、妥善使用,并且已经转化为可以看见、听见、感受到的改变。

截至目前,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已累计救助418头亚洲黑熊,现有近百头熊在园区生活、康复。它们的每一天,都离不开爱心人士的支持。

仅在2024年,中心累计为月熊们准备了204.2吨食物,研发出了40多种丰容玩具,全年完成476次称重、72次体检,并安排了 19 次“搬家”调整。

正因有这样的长期努力,2025年,自项目在腾讯公益上线以来,已有562万 人次参与捐赠。在捐助人的共同帮助下,截至2025年8月20日,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已经完成约79%的筹款目标,共计287.65万元……、

但这还远远不够。月熊救护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永远欢迎更多人的关心和支持,给这些曾经受伤的生命持续的关爱和帮助。

▲在熊厨房,被摆放整齐的熊熊们部分日常饮食

数字本身,也许并不浪漫,但正是它们构成了熊的现实世界:每天能吃饱的胃,越来越光泽的毛发,一步步更靠近阳光的脚掌。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有具体而微小的改变在发生。

每一笔爱心善款,都意味着它在草地上找到苹果时的小兴奋,意味着它第一次主动走向饲养员时的信任,意味着它在阳光下打盹时的安全感。

再微小的帮助也能凝聚成更大的力量,有了大家的捐助,一头成年的熊得以在细致照护下,尽量减少病痛的困扰,更平静地度过每一天;也意味着被救助时营养不良的幼崽能够健康成长,意味着它们可以拥有光滑的毛发和健康的身体。

▲月熊在草场晒太阳

希望这条“胶带”,能够成为一条连接线,把远在屏幕另一端的你,与正迈步在草地上的熊紧紧连在一起。你的每一次关心,都在为它们重建一个更安全、更丰富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群生命因为你的存在而重新拥有了希望。而你,也因为它们的存在,成为了一个更温柔的人。

把“很小的事”,一直做下去

对于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来说,救助不仅仅意味着让黑熊存活下来,更是一次从身到心的重建。每一头熊的康复轨迹都不同,但它们都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这样的转变,离不开中心二十多年来积累的专业经验和耐心。

而这种长期的耐心,最终反哺的也不只是熊。它悄悄改变了人的视角,也改变了人们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它们身边,人类学会等待,学会不过度干预,学会放弃对"进度"的执念,学会如何成为一位更温柔的邻居。因为真正的改变,往往发生在最安静的时刻。

一头曾因光线颤抖的熊,第一次主动走进阳光;一头从未见过草地的熊,在泥土和青草的气息中打了个滚;一头失去安全感的熊,小心翼翼靠近了人类的手。这些微小得几乎不会被注意到的时刻,却足以撬动一整个沉重的过去,让生命重新松动,发芽。

▲Smudge(左)和伙伴Wai Kee(右)在吊床上玩耍

栖居于中心的熊,或多或少丧失了野外生存能力。所以,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做的,是重新为它们建造一个可以生活的“世界”——这里有草地、秋千、树木、池塘,还有规律的医疗照护和心理康复。

所以,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这份特别的爱心回礼,并不仅仅是是一个纪念、一句答复,或者一串数字。它是一种持续,甚至漫长的实践。今天,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希望能够通过份交代,回应社会对黑熊的牵挂:通过这个项目,这片土地不仅为它们提供了安全的庇护所,更为它们开启了有尊严的新生活。

而在更深的层面上,这份交代并不只属于熊,也属于每一个人。它关乎着对“救护”的重新理解:这不仅是拯救一头熊的生命,更是尊重它完整地成为它自己。在这个意义上,救护熊的过程,也是人与自然重新建立关系的过程。

▲蓝天白云下,月熊在草场休息、玩耍或觅食。

在四川龙桥救护中心每天都在发生的,是些很小的事。一头熊学会踏上草地,学会和伙伴玩耍、学会在丰容玩具里找到水果蔬菜......

而中心里的每一个工作人员所做的,大概就是把这些“很小的事”,一直做下去。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

阅读 1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