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护界动态 > 保护动态

朱一龙出海追 “粉”:镜头里的中华白海豚,需要你我守护

媒体:原创  作者:腾讯基金会
专业号:腾讯基金会 2025/9/30 15:05:42

三天,走过广西三座城市,由钦州三娘湾的中华白海豚到北海涠洲岛海底的珊瑚苗圃,再到北海下村的红树林滩涂……9月,朱一龙与我们一同来到山水甲天下的广西,一起记录跃动的心跳线、海底的色彩线和交织的生命线。

▲ 钦州三娘湾,海风裹着咸湿的凉意拂过海面,朱一龙站在颠簸的船头,双手紧紧握着相机,一动不动地锁着远方的海水,只为寻找那抹传说中属于中华白海豚的粉色身影。

“中华白海豚属于鲸类海豚科,生活在咸淡水交界处。它们是河口生态的‘伞护种’,保护好它们,这片海里的其他生命也能跟着受益。” 中山大学理学博士郑锐强向朱一龙介绍。

郑博士循循善诱给出的三个“新手任务”:尝试在晃动的船上捕捉到中华白海豚的身影、试着捕捉母子同游的温馨画面、再努力一把定格一张可辨识的中华白海豚背鳍——要知道,每头白海豚的背鳍都独一无二,体色、形状、缺刻里藏着它们的 “身份密码”,是区分个体的关键。

船身随着海浪起伏,朱一龙的衣角被风吹得翻飞。他一次次举起相机,又一次次放下——白海豚的出现太突然了,往往是一道弧线刚划破水面,不等镜头对准,身影就已消失在波光里。“别急,它们会连续跃出水面两到三次,有时还会漂在水面上,留意观察,试着预判。” 郑博士在一旁轻声鼓励。于是他学以致用注意观察,耐心等待那跃出海面的身影。他屏住呼吸,手指迅速按下快门,“咔嚓咔嚓咔嚓” 几张连拍,镜头里终于留住了那抹灵动的身影:流线型的身体跃往远方,尾鳍轻轻拍打着海水。

接下来的拍摄比想象中更顺利。他先是拍到一头成年白海豚与幼豚同框,一大一小游动的身影分外温馨,朱一龙赶紧按下快门,将这组 “母子对” 的画面珍藏;后来又有几头白海豚出现,他抓住机会,成功拍到了可识别的背鳍——那背鳍边缘

有一道小小的缺刻,这是曾遭遇渔网的印记。

▲ 朱一龙拍下的中华白海豚照片©朱一龙

他们一边航行、一边记录下目击白海豚的天气、定位和个体特征——记录下物种保护工作中最基础而最重要的内容。

回到岸边整理照片时,郑博士一一比对,惊喜地说:“你拍到了三头白海豚!分别是 A0055、J0022 和 C0004。” 朱一龙凑过去看,听郑博士解释编号的含义:“A代表成体(Adult),J 是亚成体(Juvenile),C 是幼体(Calf),U 是未识别的(Unmarked),这是我们常用的 ACJU 编号系统。有时我们也会给它们起名字,比如‘豚坚强’、‘福星’,或是用渔民熟悉的称呼、身边人的名字,就像给老朋友起外号一样。”这些编号和名字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和这些海上“邻居”充满温度的联结。

▲ 通过背鳍识别出的三头中华白海豚

“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 IUCN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全世界总共约 4000 头,大部分生活在我国长江以南的近岸海域。但现在它们的日子不好过:船舶噪音会干扰它们的声纳定位,它们可能找不到食物、辨不清方向;过度捕捞让海里的鱼变少,影响它们觅食;还有水域污染、栖息地破坏,使得种群数量在慢慢减少,不同种群之间也被隔断”,郑锐强介绍道。

▲ 中华白海豚与人类比邻而居©郑锐强

朱一龙想起拍摄时看到的画面:他拍摄下的白海豚背鳍上有着伤口的印记,郑博士说那可能是遭遇过废弃渔网。“这些白海豚就生活在人类活动的海域附近,我们的航线会切割它们的家园,高速行驶的船还有可能撞伤它们。”照片里白海豚灵动的身影讲述着它们的过往,记录并了解这些身影更是守护这群“海洋精灵”日积月累的行动。

其实,一个地球早已行动起来:在江门台山建立中华白海豚友好社区,组织居民清理海岸垃圾、回收废弃渔网,给渔民做保护培训;还编写了《生态观豚手册》,告诉大家观豚时要保持距离,不惊扰、不冲撞;

但这些远远不够,保护中华白海豚和它的海洋家园需要更多人的参与。朱一龙看着镜头里的白海豚,轻声说:“第一次用相机捕捉到它们的瞬间,我就觉得,我们不能让这抹粉色消失。它们是海洋的孩子,也是我们的‘海上邻居’,守护它们,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蓝色家园。”

现在,一个地球中华白海豚保护项目还在继续,我们需要更多力量:可能是一笔用于栖息地监测的捐款,可能是一次对 “保护白海豚” 知识的转发,也可能是出海时对这些 “精灵” 的温柔以待。

阅读 196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