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护界动态 > 综合动态

探寻青海湖:“大湖归来”的奥秘 | 《知识就是力量》刊发

媒体:原创  作者:中国绿发会
专业号:中国绿发会 2021/5/31 10:24:03

青海湖在幼年时期还是一个淡水湖,在以万为单位的时光流转中,青海湖进入蓬勃的青年期,气候变得干燥,四周被高山环绕,导致湖水不再外泄,成为一个闭塞湖。如果活水补充越来越少,咸水湖就会变成盐湖。不过青海湖也许不会这样快速地“衰老”为盐湖,据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卫星遥感资料监测显示,2020年9月下旬,青海湖水体面积达到近4600平方千米,是2001年遥感监测以来的最大水平,这也许跟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西北暖湿化相关。

 

图片

湖面上飞过的雁群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确立,青海湖的生态地位日益显现,人们也在密切关注着这里的野生动物,青海之美在于湖,而湖之美则在于生命。青海湖孕育出的纯洁生命慰藉着人类的心灵,人类也在用实际行动呵护着那些野生动物的生命。

 

图片

 每年春天,湟鱼会沿着连通青海湖的河流逆水而上,开始一场全种族生命大迁徙

 

湟鱼:一生不停的逆流而上

 

冬天的青海湖会形成厚度达40-50厘米的冰盖,冰盖之下游动着青海湖特有的物种——湟鱼。

 

湟鱼正规的学名是青海湖裸鲤,有一种说法称湟鱼最早是从黄河鲤鱼变化而来的,为了适应青海湖盐碱水质,身体鳞片大部分退化,身材紧实光滑。作为在高海拔、低水温生活的鱼类,湟鱼生长非常缓慢,体重增加到500克,往往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正是因为漫长的生长过程,再加上“男多女少”的性别比例,使得湟鱼在面临大量捕捞时,种群数量下降迅速。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进入三年困难时期,也正是在那时,人们进入青海湖环湖地区日夜不停捕捞湟鱼,以缓解饥荒,湟鱼给人们带来救命的食粮,但其种群页因过度捕捞变得濒危,数量由最多时的32万吨骤降至2600吨。2004年湟鱼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物种名单。现在,随着持续多年的封湖育鱼禁捕措施,湟鱼种群得到了逐步恢复。

 

等到每年的7月份,湟鱼洄游密度达到最大。整个洄游过程危机重重,搁浅死亡的情况随时都可能发生。为什么要长途跋涉数千米洄游呢?实际是这是大自然优胜劣汰的一个过程,只有成功爬坡过坎、顺利存活的个体,其性腺才能在洄游途中经历的外部刺激下发育成熟,从而具备孕育、繁衍后代的能力。

 

看似不起眼的湟鱼,却在青海湖流域整体生态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正是它们的存在,河湖才得以保持健康,青海湖鸟岛才得以成为亚洲特有的鸟禽繁殖所。

 

图片

 

黑颈鹤长到四五岁之后才会脱离父母的怀抱开启自己的旅程

 

黑颈鹤:鸟类中的“模范父母”

 

夏季的青海湖有200多种不同的鸟类翻山越岭,甚至跨越不同的国度汇聚而来,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也是鸟类的乐园。这其中,有一种仙气飘飘的鸟备受瞩目,它便是黑颈鹤。

 

黑颈鹤最早由俄国探险家尼.米.普热瓦尔斯基在青海湖边发现,是世界上15种鹤中发现最晚,且唯一栖息在海拔3000---5000米高原上的鹤种,也是中国特有鹤种,人称“珍禽之冠”。

 

目前,在自然界生存的黑颈鹤总数约14000余只,我国约占96%,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世界濒危鸟类。青海是黑颈鹤的夏季繁殖地,也被青海省列为省鸟。每年的3月中、下旬,黑颈鹤从云贵高原越冬区迁徙青海,然后分散在玉树州、果洛州、柴达木盆地、青海湖等高山草甸湖泊河流沼泽地栖息,并在这里繁殖后代。

 

黑颈鹤一般在5月产卵孕育后代,其卵呈淡青色,布有棕褐色斑点,经过30多天的轮流孵化,幼鹤出生。虽然黑颈鹤经常生产“双胞胎”,但实际上它们繁殖能力很低,往往最后只有一个宝宝能够顺利成年。黑颈鹤对来之不易的幼鹤也是加倍珍爱,其它动物如果胆敢冒犯巢穴或幼雏,就会遭到如利剑般鹤嘴的迅猛攻击。护犊心切的它们也被称为鸟类中最慈爱的父母。

 

图片

图片

 

中华对角羚尾部爱心形状的白色体毛很有辨识度

 

中华对角羚:尾部有爱心的“羚羊”

 

在辽阔且物种资源丰富的青海湖周围,遭遇狼并不是一件多稀罕的事情,因为这里有它们喜欢的猎物——中华对角羚。

 

1875年,俄罗斯博物学家普热尔瓦尔斯基(Przewalski)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上发现中华对角羚,被命名为“普氏原羚”。环保摄影家葛玉修拍到全球首张中华对角羚照片后,开始了为其正名的过程,中国的特有物种应该有一个中文名字——中华对角羚。

 

如果说狼的存在,有助于让中华对角羚野外种群处于一个健康状态的话,那么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往往是负面的。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华对角羚还曾经广泛分布在内蒙、宁夏、甘肃、青海等地,被当地人称为黄羊。但随着60年代被大量猎杀食用和栖息地破坏等因素,到上世纪90年代,仅在环青海湖地区幸存不到300只,它们也成为世界级濒危物种。牧区有些过高且带倒刺装置的围栏也给中华对角羚带来不小的威胁,野生动物不会区分哪些地方是不允许去的,所以经常会有中华对角羚跨越围栏被挂致死情况发生。

 

近年来,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等社会组织的不断呼吁下,青海省对中华对角羚的保护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种群数量也恢复至2700只,而且还在不断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图片

 

渔鸥

 

据2020年发布的《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状况》白皮书显示,青海湖周边濒危物种普氏原羚(中华对角羚)种群由1994年的300余只增加到2018年的2000余只;黑颈鹤由2007年的40余只增长到2018年的130余只;水鸟种类由2007年的69种增加到2018年的95种;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到9.3万吨,比2002年增长了35倍。这些数据也证明,青海湖周边的生态环境在逐渐改善。

 

作为青海的标志性胡泊,保护好青海湖周边生态系统及野生动物种群不仅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中国责任,也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后代的伟大工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青海湖的这一片鱼、水、人和谐共生的繁荣景象,将谱写一曲生态优先、物种多样、持续发展的新乐章!

 

摄影/葛玉修

 

文/王静 王晓琼 审/Cherry 编/Millie

阅读 1815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