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护界动态 > 保护动态

银杏树藏有万吨黄金,直到深秋时节才会暴露出来

媒体:原创  作者:野生植物保护协会
专业号:野生植物保护协会 2023/8/4 10:36:48

幸好还有诗

让世间美好得以安放、流传

幸好还有诗

让人类得以从日常琐碎中逃离

诗意地栖居

银杏应该是每年网友在社交媒体必晒的植物之一,虽然它可见度较高,但是珍稀物种行列也有它的一个席位,“银杏”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IUCN红色名录:濒危(EN)。第十三期为大家带来华秀明、何卫红、顾文、刘广超、马士礼、聂升举、熊魁7位诗人的作品。他们均为”银杏“而执笔,这也是出合辑以来第一期植物专题,那就叫它「银杏专题」吧。

认识珍稀物种,守护诗意自然。再次感谢所有热爱诗歌、关注生物多样性的朋友们,为大家带来这一场诗歌的盛宴、人与自然的共舞。感谢你们用诗人独有的浪漫,把珍稀的美好带到大家面前,让自然诗意治愈都市emo,也让珍稀被认识、被珍惜。

01 银杏

仿佛有人利用秋天的延展性

挥动小锤,叮叮当当地打造了

一株黄金树

然后如期展示在初冬的橱窗里

你瞧,在这工业时代

我们描述一棵银杏

往往介入了

工匠的视角,而忽略了它的灵性

其实在大地上

每一棵银杏

都在年复一年的轮回里

努力把它细枝末节上

每一片叶子,修炼成

一只来世的

蝴蝶

*银杏,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IUCN红色名录:濒危(EN)

▲ 银杏小科普:银杏为中生代孑遗的稀有树种,中国特有物种,仅浙江天目山有野生状态的树木。生于海拔500~1000米、酸性黄壤、排水良好地带的天然林中。落叶大乔木,高达40米,胸径可达4米。叶扇形,秋季落叶前变为黄色。花期3~4月,种子9~10月成熟。

*诗歌作者:华秀明,云南丽江人。“鲁迅文学院第八期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班”学员。有小说、散文和诗歌发表于《十月》《诗刊》《星星》《诗选刊》《百家》《滇池》《边疆文学》等刊。作品获“四川省第九届少数民族艺术节”优秀奖,《星星》诗刊“最美中国”主题诗歌征稿奖,丽江市第六届文学艺术创作一等奖。

02 银杏

银杏树藏有万吨黄金

直到深秋时节才会暴露出来

车辆行经秦岭银杏垭村

路边上一棵棵小银杏树全被秋风点燃了

如此纯粹的火焰让我哑口无言

植物体内的贵金属是如何为时间所提炼的

从此我开始相信人世间也有黄金家族

其灵魂的颜色乃为太阳所赐

而我至今听见曼德尔斯塔姆燃烧的黄金

还在命令诗人

不停歌唱

*诗歌作者:何卫红,甘肃省西和县第二中学。

03 银杏

深秋,透明的骸骨将铺满家族的缄默

鸟鸣被一朵雪花切割,悬置于

湖水划伤的堤岸,困住倒影

风在一点点撕裂你塌陷的眼角

捕获远处坠落的扇面,哈达

在伤口中摊开,抚平穿过的雷声

透出尚未解冻的路径

窗外,银杏虔诚地

剧烈燃烧起来,升起一面经幡

倾倒冰碛从远古捎来的金黄色絮语

我们,走近又非走近同样的季节

浸泡在冰河时期寂寞的回响里

夜晚,星星是不习惯睡觉的

还有路灯,它们保持对风的戒备

一起打捞流亡者被刮起的轮廓

*诗歌作者:顾文,本名刘加新,男,蒙古族,1994年10月出生于吉林扶余,现居杭州。香港都会大学创意写作文学硕士,曾获香港第十二届大学文学奖·新诗组季军(2023)、海峡鼓浪诗歌奖·年度创作提名奖(2022)等。

04 银杏

银杏黄中白外斑,树成人在竹成山。

千年古干苍头立,半夜寒枝老鹤攀。

风叶不随尘土长,雪霜偏与岁时悭。

我来始得见奇质,肯信人间有此颜。

*诗歌作者:刘广超,笔名小蚂蚁,男,山东枣庄人,文学爱好者。

05 银杏

从来没有如此明亮过

一尘不染的目光

毫不遮掩,把灵魂从头到尾

齐刷刷看个通透

没有风,阳光散淡

果实的名字在药典熠熠生辉

而此刻,一树黄得透明的叶子

更像熟透的果子

缓缓离开,枝头疼痛地扭身

就像被风磨薄了筋骨的雪

扇形的叶片自己扇着自己

身躯融进生命最后的金黄

记不清这是多少次

充满仪式感的告别了

每片叶子,都是一张寄往春天的帖子

约好了,明年再来

*诗歌作者:马士礼,辽宁大连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做过报社编辑、记者,诗歌作品散见《奔流》《名家名作》《鸭绿江》《特区文学》《海燕》《中国诗人》《黄河文学》《三角洲》《青年文学家》《林业文学》等国内报刊,多次在国内征文中获奖,有多篇作品入选年度诗歌年选。

06 银杏

石头开花,万物再次还魂......姆文明,

朝太平洋底倾诉起被遗忘的古老。夜风中,

白天酣睡的蝙蝠又偷走我几粒种子,撒到

年纪无可考证的的石上。“古老有多老?”

石壁前,考古学家提着解剖刀惊叹,

称做活化石的我在沉默。旁边的石头说,

我是它眼中的过客而当我

在标本馆里结出白果时,栽树的人早已把自己

栽进另一方尘土——我活下来,

是要照料那些被他们遗弃的事物——为赶在

大地死去之前取出他们的年龄,我总是

耐心地用黄金扇叶,摇晃一个

荒诞的剧本:病毒也是半条生命,它们,

不会说话,但在一些活物的体内有时会传来

激烈的搏斗声。当我焦急地从石头缝里

伸出头,脖子上倒挂的蝙蝠,

从剧本里逃出来......阳光里,像一个失败的狙击手。

*诗歌作者:聂升举,笔名鹏举,湖北监利籍,就职于湖北十堰市。有诗作发表于《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绿风》《长江丛刊》《浙江诗人》《黄河《鸭绿江》等期刊。

07 银杏

长柄,金黄,无毛:我弯下腰,捧拾起你

尝试用往复的扇动逼退余热

——感谢金秋时节赐予我金扇

这个秋夏格外干旱。格外令人油然而生敬意的是你的金黄

储存有亿万年凉热,我走过的区区半百算得什么

你是孑遗的

秋天由淡绿转黄

我是孤独的。在孤独的宁静

与人群的喧扰间保持适当距离

像你在顶端保持深深缺刻。亿万年如斯

王维诗曰:文杏栽为梁……

苏轼联曰:……一树擎天,圈圈点点文章

已是满城银杏黄

我尝试用你

摒却将临的寒霜

在你展开的一瞬

我看到:亿万年星转斗移,仍然保持的细脉和数理

*注:文杏,即银杏。

*诗歌作者:熊魁,男,中国作协会员,重庆市作协全委会委员,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诗选刊》《北京文学》《长江文艺》《红岩》等公开出版物,出版诗集多部。

诗歌和自然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离人类都既近又远。当我们路过一花一木一动物的时候,也在路过一首诗。我们因读诗而心思颤动,也因走进自然而怦然心动。诗歌能抚平内心躁动不安的褶皱,大自然也能治愈内心的焦虑与失落。

诗歌陪伴人类,从远古到现代,也将走向未来,被记忆、被传诵、被感动,越来越丰满。

大自然也陪伴人类,从远古到现代,却不知道还有多少未来,物种濒危灭绝,气候异常频发。

自然有诗意,我们守护自然的珍稀物种,也是守护诗歌的天地,更是守护人心的诗意与张力。

自然有诗意,我们不能没有诗歌,更不能没有大自然的奇妙物语。为珍稀物种写首诗,为人与自然的未来留住诗意。

古往今来,诗歌曾让一栋楼、一个人、一座城名扬四海、流芳百世,今天,相信您的诗,也能拯救一个物种、丰满人类的精神世界,守护我们共同的未来。

阅读 1138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