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护界动态 > 保护动态

桢楠为笔沿岸披翠,共系长江绿色“腰带”

媒体:原创  作者:绿化基金会
专业号:绿化基金会 2025/7/9 16:20:21

长江-孕育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哺育了中华民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不合理地开发和索取,导致长江沿岸森林资源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洪涝、干旱、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长江沿岸总体生态环境脆弱。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重庆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环保行动,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和主旋律。在此契机下,中国绿化基金会与重庆市政府深度合作,通过多次实地走访、调研,科学探讨公益项目支持长江大保护的形势和方向,最终选择了长江上游、成渝双城经济圈桥头堡城市-永川,作为项目的重要实施地之一。

永川,因三河汇碧形如篆文“永”字、山型如“川”字而得名,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双城经济圈规划建设的区域中心城市,承东接西、连南贯北,拥有全国现存面积最大的天然桢楠次生林,建设有国家级桢楠种质资源库1个、市级保障性苗圃1个。自2018年以来,中国绿化基金会“绿化长江重庆专项”陆续在永川开展长江大保护公益捐赠造林项目,累计种下30万余株以桢楠为主的珍稀苗木。

桢楠点翠巴岳山:一株树苗的绿色宣言

首期捐赠造林项目位于巴岳山山脉张家湾分场,也是全国最大的天然楠木次生林、首个国家级桢楠种质资源库所在地,项目通过割藤除草、伐除干扰树等措施,在确保生物多样性的情况下改善了桢楠天然林分卫生条件,提升生态系统的健康质量;在下层补植杜鹃等灌木,提升整体景观效益的同时优化林分的立体结构;在周边荒山荒地或疏林地开展以桢楠为主要树种的营造林工作,促使该片森林具有完整感,与天然桢楠林融合成为桢楠种质资源发展和利用的重要环节。当初植下的小树苗长势起劲,用挺拔的身姿诠释着“十年树木”的生命力,为森林生态系统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新动力。

英山松林焕新颜:破茧成绿的生态奇迹

第二期捐赠造林项目主要位于英山山脉。过去,这里的马尾松林被松材线虫病折磨得“面黄肌瘦”,如今却上演着生态修复的“奇迹”。在低效林下套种桢楠、赤皮青冈等“健康卫士”,玩起了“桢楠 本土树种”的搭配游戏,实施“桢楠 本土树种”“桢楠林苗一体化”“大径阶珍贵树种培育”3种经营模式,使林分结构得到有效改善,林分质量正向提升,实现结构失衡、效能弱化的针叶纯林向稳定性强、综合效益更高的异龄复层针阔混交林转化。现在这片林子正从 “弱不禁风”的针叶林,变成“身强力壮”的混交林,生态韧性就像重庆人吃火锅的劲头——“越熬越有滋味”。

碳汇存储小金库:年轮蕴藏的低碳密码

第三期捐赠造林项目以碳汇造林为主要目标,共计完成2万株碳汇量大的苗木种植,其中桢楠1.4万株,赤皮青冈0.3万株,木荷0.3万株。经测算,以60年为一周期,每周期可以吸收约0.73万吨碳吸收量,且随后的周期会随着树木的生长加快而增加,当树木的生长量达到最大值后,依然保持一定量的碳吸收,有效助力“双碳”目标。

昔日长江的愁云已随绿色“腰带”散去,今朝沿岸的桢楠正用年轮书写着“天人合一”的绿色智慧。未来,永川林业将加强与中国绿化基金会合作,在森林生态保护方面加大投入,不断创新保护方式,持续推动森林可持续发展,全力守护我们 “诗与远方”的共同家园,携手绘就“母亲河”最靓丽的妆容。

永川区桢楠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

造林地航拍

马尾松林分林下套种对比及成效

碳汇造林现场

阅读 237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