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康复治疗,制订科学合理的饲养方案。首先要充分了解所救护鸟类的食性,根据鸟类食性调制饲料配方。一般来说,大多数救护鸟类开始都不主动采食,应给予葡萄糖补充,直至能主动进食。开始进食时,首先少量投给,然后逐步加量。定时、定点、定量投喂饲料。长期供应足量纯净的水,涉禽中有些鸟的饮水量很大,随时都需要清洁的饮水。最好用高于地面、长流水的饮水器,这是最卫生的供水系统,成本也很低。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浮漂自动控制饮水,可长时间供给清洁卫生水。
东方白鹳救护康复饲养
饲养康复期间,救护鸟类应投喂与其野外食性相似的食物。如雀形目鸟类食物主要为谷子、黍子、玉米、高粱、面包虫、大麦虫、叶菜、水果、商品饲料等,每天饲喂2次,饲料量以每次恰好食完为宜。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的鸟类,食物均匀投放在食槽中即可。涉禽鸟类在野外的生存环境主要为近海岸沼泽、池塘、水田或河中的沙滩等处,它们成群涉水在淤泥中寻找食物,主食蠕虫、蜗牛、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或草籽等。饲养康复期间,应提供浅水池(最深处为10cm)、沙地、蒿草等,为它们创造舒适安静的环境。日常饲料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包含小蟹虾、熟鱼肉末、熟牛肉末、面包虫、小鸡颗粒料和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食物应投放在装有水并且底部放置泥土或沙的器皿中。其中,面包虫投喂在沙地或浅水池中,让它们慢慢地去寻找取食。猛禽可选择雏鸡、小鼠、大鼠、鹌鹑和鱼。对于采食无脊椎动物的猛禽,可从当地市场购买面包虫、大麦虫和蟋蟀等。食物尽可能多样化。除非猛禽虚弱至不能进食,否则尽可能饲喂整只猎物。喂食量可参考如下:体重100~200g,每天饲喂量为体重的20%~25%;体重200~ 800g,每天饲喂量为体重的15%;体重800~1200g,每天饲喂量为体重的10%;体重大于1200g,每天饲喂量为体重的6%~8%。但实际操作时对猛禽定期称重,满足其热量需求。
雀形目鸟类饲料
投喂饲料时,盛放饲料漏斗式的容器应放在高处,这样既可以减少昆虫接近的可能性,也容易清扫掉出的饲料。喂料器要避免淋雨,为进一步减少水浸湿饲料,喂料器应远离水源1m以上。饲喂量不要太大,最好是能确保鸟刚好吃完,这样每天可以饲喂新饲料,减少饲料的浪费和避免其变质。同时要注意饲料的消耗量,如果消耗量减少,则说明鸟的食欲减退或生病。有些涉禽一般会在温暖的冬天或初春,停止饮食一天或几天来消耗自身贮存的脂肪,如鹤形目鸟类。通常饥饿、消瘦、贫血、脱水等虚弱的猛禽不能消化固体食物,应为其准备容易消化的食物,如婴儿食品、肉泥等,直到它们能够食用常规食物。
饲养康复期间,每天要做好笼舍的清洁卫生工作,定期进行消毒,每周1次使用百毒杀或84消毒剂轮换进行喷洒消毒。笼内如果垫沙,需要每隔1~2周进行更换。
康复后,将所救护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归到它生活的自然生境前,必须进行野外生存能力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运动能力、采(捕)食能力及躲避敌害能力,只有三项内容的评估结果均为优的鸟才能放归自然。放归前进行检疫,检疫合格后才能放归。唯一特殊情况无须检疫便可直接放飞的,是清楚其来源地的野生鸟类,而且它只是一时受惊或短时间被囚困。
到东方白鹳救护地放归
白鹤放归
东方白鹳放归
到鄱阳湖放归白枕鹤
经过救护治疗、康复饲养、野化训练恢复野外生存能力的动物进行放归自然,对于长期在本地生活的动物可以是康复后及时选择适宜的地点放归自然,对于迁徙的动物必须在动物的迁徙季节选择适宜的地点放归自然。只有在本地栖息的物种才能在本地放归自然,非本地物种不能直接放归自然,应到栖息地放归自然。放归的地点必须适合动物生存,有足够的食物和隐蔽所,尽量避免同一地点多次放归。放归自然的动物必须是检疫期满的鸟类。
受伤的鸟类,由于伤情的影响及受到惊吓,在救治过程中摄食方式及食物的改变,生活环境声、光、温度等的变化,可能使其暂时性丧失野外生存能力,为更好地帮助所救治康复的鸟类重新回到野外生存,必须做好康复动物的野外驯化工作,放归前应进行野化训练。训练内容主要包括寻找水源和食物、躲避天敌、寻找合适的栖身点等。野化训练成功后,鸟类具有独自野外生存能力即可放归。
放归前期要对动物进行全面的体检(头、眼、喙、口腔、耳道、颈部、胸部等)和进行标识。采取软放归方式可以提高鸟类放归后的成活率,即在一段时间内多次将动物带到放归地点进行放归,降低动物对人工资源的依赖。放归时依据康复动物的习性选择适合的装运器具,尽量避免对动物的伤害。存放装有动物的器具处,尽量减少外界干扰,运输中尽量减少颠簸,最好平缓行驶。放归自然时,器具出口要有合理的朝向。
放归经救治康复的鸟类,绝不可以把鸟抛到空中,因为这样鸟可能无法及时应变而坠地受伤。应把鸟放在手掌上或干燥的地面,让其自行飞走。对涉禽来说,将它放在地面上让它自行飞走是正确的。释放雨燕时,应持着它的跗趾,举高迎风放飞。在岛屿和海峡上,若风力很大,不要在大风处放鸟,不然有可能将鸟吹到大海上。对精疲力竭的候鸟来说,上述这点尤其要注意。如果是海鸟,那么正好相反,应将它们在海里释放,而不能在内陆放飞,即使释放位置离海只有几十米远也可能会发生意外。若同时救护成鸟和幼鸟,或者配偶对(如雀科鸟类),或者家族群(如银喉长尾山雀),应一起释放。释放成鸟和幼鸟时,还应该把它们带回原地点释放,因为附近可能还有其他幼鸟。
在黄昏时刻放归鸟类时,对夜间活动的鸟类来说,最好保留过夜。对白天活动的鸟,即使天已很黑了,也可以在野外释放,但必须给鸟一个适应黑暗的时间,如放在灌丛或篱笆上。如果确信没有捕食性动物危害,也可以放在地上。
雨燕体尺测量
雨燕环志记录
东方白鹳佩戴GPS卫星跟踪器
对放归的鸟类个体,应进行体重体尺测量、佩戴环志、佩戴编码旗标或色环等野外身份识别标记,以利于进一步监测救护鸟类个体的存活率等信息。中大型鸟类可选择佩戴GPS卫星跟踪器,以便实时监测放归后的效果,研究鸟类活动规律和迁徙路线,监测疫源疫病,GPS卫星跟踪器重量应低于放归鸟类体重的3%,保证不影响其飞行活动。小型鸟类体重过小,佩戴GPS卫星跟踪器对其飞行有影响,则应选择更加轻便的鸟类环志进行标识。鸟类放归监测最好的办法是佩戴GPS卫星跟踪器,但成本较高。简单的办法是进行标记,最好是显眼的标记。放归监测重点是放归自然康复鸟类的野外生存能力以及融入野生种群的状况、参与野外繁育情况,对于不能适应野外生存的,应实施再次救护。
鸟类救护时,千万不可损害或意外拔掉其羽毛,因为鸟类不仅依靠羽毛维持体温,而且在阴雨天也是依靠羽毛进行防水。因此,要防止人手上的汗液或湿气留在羽毛上,如果汗液留在羽毛上,就会让新生的羽毛受到损害并出现压力线,就有可能除去鸟类羽毛上的天然粉末或油分,破坏羽毛的疏水性。捕捉鸟类时,行动不可过大,把握合适的力度,更不可挤压鸟类腹部。因为鸟类没有横膈膜,挤压腹部有碍鸟类呼吸。鸟类的呼吸、体温、血压会在被捉住时显著上升,捕捉会给鸟类形成一定的生理压力,因此处理和救护鸟类的时间尽量短暂。
黑鹳幼鸟
戴胜幼鸟
黄苇鳽幼鸟
北红尾鸲幼鸟
我们经常遇到幼鸟需要救护,第一种可能是因为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幼鸟意外跌落;第二种可能是幼鸟学习飞翔时不慎跌落;第三种可能是遇到其他动物攻击威胁,或巢中发生推搡和拥挤,力气小的幼鸟被挤出巢外。救护掉落幼鸟,观察如果没有明显外伤,且不在马路中间,建议不要干预,直接离开。因为对于常见的落巢幼鸟,往往成鸟就在附近,等人走远后会来寻觅。如果是在马路中间或周围有流浪猫等明显威胁,可将其放回附近树枝上。如果发生受伤、受困、虚弱、失去亲鸟等确实需要救助时,尽量选择小而有盖子的纸箱,柔软避光,纸箱侧面打孔透气,减少幼鸟的应激反应。不要采用鸟笼,鸟笼对受伤或有应激反应的幼鸟容易造成二次伤害。纸箱里面铺上柔软的材料,如毛巾、棉花等,并给幼鸟准备一个站立树枝,方便幼鸟站立。将受伤的幼鸟带回救护站后,应进行全面体检,及时治疗,按其生长发育需要,配制幼鸟饲料。幼鸟正值羽毛和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各部位尚未发育健全,还不能调节体温,因此需要提供保暖措施,其生活环境温度不宜低于35℃。饲养幼鸟的巢室要保持清洁卫生,每天及时进行清洗,保持干燥。水鸟幼鸟救护饲养时,应根据水鸟的种类、习性特点来布置笼舍环境,使之尽量接近自然的环境布置。尽量投喂自然食物,保持其野生天性和身心健康,这样有利于水鸟幼鸟的恢复和重返自然。
有些幼鸟具有攻击性或患有疾病,捕捉时避免麻痹大意,要穿戴专业救护服装、手套,必要时穿戴防护服、护目镜和鞋套。幼鸟大部分还处于发育阶段,骨质较软,易造成骨折,羽毛也易破损。部分具有飞翔能力的水鸟幼鸟可以用网眼大小合适、材质柔软的软网或布捕捉,最好能一下把鸟罩住,以减少对幼鸟的伤害。
幼鸟救治时常见疾病有嗉囊炎腹泻、嘴尖皮肤流血、跌撞碰伤、蚊虫叮咬等。
嗉囊炎腹泻的症状是拉稀,精神差,无食欲,鸣叫弱,羽毛蓬松,身体无力,部分会出现口部有异味传出,触摸嗉囊则内有硬物,或者食物超过24小时仍然不能消化。治疗方法是先停止喂食,若嗉囊内还积存食物,就小心使用长嘴针筒,往嗉囊内灌少量生理盐水,并轻轻按摩嗉囊,让食物变软,再用针筒将嗉囊内积存食物抽出。待幼鸟精神转佳,鸣叫恢复正常,精神活泼,可尝试喂较稀的流质。检查消化情况和粪便情况,若已经正常,那么可以逐步恢复流质喂食。
嘴尖皮肤流血时,治疗方法是把幼鸟取出,检查伤口伤势。若是少量流血,可简单止血即可,一般2~3天就能完全康复。皮肤受伤的,例如眼部附近等比较重要的地方,就要特别注意防治发炎问题。
幼鸟学飞或者顽皮,经常会出现跌撞碰而造成碰伤的情况,检查方法是先把幼鸟扶起,小心轻柔地检查受力的地方有否骨折、扭伤。若出现骨折扭伤的,按一般外伤处理方法处理骨折和扭伤。若幼鸟反应迟钝,但没有明显外伤的,可能是撞晕了,应该把幼鸟放回住处,做好保温,让幼鸟休息一段时间再观察。
防止幼鸟被蚊虫叮咬的办法,就是适当涂少量氯霉素眼膏在叮咬处。若叮咬在眼部的,要仔细留意发炎情况,在伤口处涂氯霉素眼膏时,分量尽量要少。
金雕、秃鹫、鸮类等猛禽救护捕捉时,一定要戴好防咬手套,防止鸟喙叼人、爪子抓人。鹗可能用翅膀扇打。鹫类脖子较长,保定时小心其突然伸长脖子咬到保定者的下巴、脸和眼睛等部位。保定猛禽时,必须佩戴合适的防咬手套。捕捉、放入鸟舍以及野外放归时也都必须佩戴。这些手套应足够结实且薄厚适中,使把持者能够感觉到接触动物的部位。所选择手套的尺寸和类型要根据猛禽的种类和体型而定,如薄皮手套适用于纵纹腹小鸮等小型猛禽;长袖厚牛皮手套适用于鵟、鹫等大型猛禽。保定时,猛禽的嘴和爪应远离把持者和其他人员的面部。把持者要对猛禽、自己、检查者及附近其他人员的安全全权负责。
鹭类、鹤类、鹳类等鸟类最危险的是喙,要时刻防范。长脖嘴尖的鹭科鸟类,攻击时动作更是快速有力,且极容易直击人的眼部,人根本来不及避闪。所以救护这些鸟类时,首先,要做出避让,进行探视,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不走近到可以让鹭鸟伸长脖子后用嘴可以攻击到的距离。假如因为鹭鸟脖子紧缩着无法判断这个安全距离,则尽可能远离,选用其他工具帮助达到接触目的。其次,在抱起、保定等救护环节,选择不与鹭鸟面对面的角度,固定住鹭的喙、翅膀和腿部,以免受伤和伤到救护者。最后,抱起时,选择横抱,让鹭鸟的头部和嘴部(相对救护人的身体)朝后、朝下,不对着人脸。救护鹳类鸟类时,需要两个人一起来保定,其中一人将鸟的躯体靠在自己身上,一只手抓住鸟的身体和翅膀,另一只手抓住鸟的腿。抓握腿时,只能抓关节上部,且要把手指放在两个肘关节之间。另一个人可作辅助,抓住上颈部,固定住鸟头,注意不要盖住鼻孔。
因鸻鹬类喜欢行走在海滩上、浅水中,捕捞海鲜水产,因此在鸻鹬类救护笼舍的布置上,要尽可能接近其原来的生存环境。鹬类的身体结构,大都符合典型涉禽的“三长”特征——嘴长、颈长、腿长,能够在海滩和浅水区域自如行走,低头觅食。典型且常见的鹬类,如红脚鹬、青脚鹬、斑尾塍鹬,它们外形大体相似,可以将嘴插入软泥,探测下面的情况,捕捉藏在泥沙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无脊椎动物,但嘴的长短各不相同,在浅水及滩涂觅食时嘴部可触及的深度也相应有所差异,因此笼舍应针对不同的鹬类救护来铺设不同深浅的食物。鸻类从身形上看仿佛和典型的涉禽有所脱节,“三长”特征并不明显,甚至有的指标还相对较短。在海滩上,它们经常好似老鼠一般哧溜乱窜,猛然快跑一阵,然后急刹车停下,过一会儿又飞奔起来。鸻类通常没有长嘴,靠嘴啄食的深度十分有限。不过它们天生一对大眼,有超级好的视力,视野也非常开阔,站立时,周围海滩表面的任何微小动静都尽收眼底。一旦发现在泥沙表面和浅水洼中爬动的小螃蟹、昆虫、沙蚕、小鱼等,只要符合能吞下这个标准,鸻类便快速冲过去将其捉住吃掉,随后继续静立观察,重复着前面的过程。因此关于鸻类的救护笼舍设置应尽量开阔,减少遮蔽物,保证视野开阔,可捕捉到环境中的一举一动。
因雁鸭类为大中型游禽,不同物种间体型差异很大,大者如大天鹅,体长可达150cm,小者如棉凫,体长仅30cm,因此在救护时应根据具体物种大小选择与之相适应规格的运输箱。雁鸭类多数颈长头大,部分种类具有冠羽,喙多扁平,先端具有嘴甲,在实施救护时应控制好其颈部和头部,防止被其啄伤。雁鸭类在各种水域中均可生存,善于游泳,部分种类精于潜水,长尾鸭能潜入水下达60m之深,因此受到救护的雁鸭类饲养笼舍应配备水池,供其游泳捕食,保持身体活力。
因大鸨生性胆怯,极易发生拒食、碰撞笼舍、碰撞墙壁等应激行为,因此在大鸨救护过程中要事先做好救治准备,如需手术应快速操作,以免发生应激死亡。大鸨进食困难,由于其性子胆怯,在人工环境下极难自主进食,因此在笼舍设置方面应增设面积较大的遮蔽物,阻断大鸨与人的直接接触。如果大鸨所受伤害非致命伤,则救护时应快速对伤口进行消毒止血,之后立即释放于笼舍,减少人为干扰。
如果鸟只是疲劳、受碰撞而发呆或有些轻微的损伤,可以马上在野外释放。如果救护人员身边有合适的饲养设施,也可以将鸟保留一段时间。出于这种目的的笼舍应放置在室外有遮蔽物的角落,大小不要超过1m3,只要一面有网即可,其他墙面可以用方便的材料。笼舍底部最好抬高一些,并糊上水泥以防老鼠进入。笼舍内放置存水的浅碗、栖木、食盘等物。
如果鸟受油污侵害严重,使这些鸟恢复到正常和健康的状态是一件艰巨的工作,而且往往需要花费数周的时间。如果只是轻微的油污,救护人员用适宜的方法进行处理后是有可能救活的。若受污染极为严重,应交给兽医处理,或者以人道方式终止其生命。
编著: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野生动物救护专业委员会
广东省野生动物监测救护中心
湖北省野生动物救护研究开发中心
封面图片:汪志茹
微信号:cwcawx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投稿信箱:cwcaweixin@sina.com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