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种资讯 > 动物资讯

仅半个世纪,超过七成的远洋鲨鱼和鳐鱼就这么没了

媒体:原创  作者:世界自然基金会
专业号:世界自然基金会 2021/3/11 11:26:10

生物多样性及其提供的服务对人类福祉至关重要,但长期以来一直下降,因此国际社会在十年前通过了《2011-2020年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1]。

该计划及其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的使命是制止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确保生态系统继续提供基本服务。其中包括对所有鱼群和无脊椎动物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与捕捞作业,同时这也是全球数百万人必不可少的营养与经济来源。

然而,我们很难直接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结构及其功能与服务的状态变化进行全面性的评估,远洋板鳃鱼物种(鲨、鳐、鲼、魟)则帮助我们了解海洋状况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窗口[2]。

图片

纳氏鹞鲼(Aetobatus narinari) © Antonio Busiello / WWF-US图片

衡量海洋健康水平的重要角色

板鳃鱼类,是进化上最为独特、功能上最多样化的脊椎动物之一。目前有记载的物种就已经超过1160个,这代表了相当数量的处于食物链顶端和中端的捕食者[2,3]。

作为亚热带食物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牠们在平衡整个生态系统结构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

但由于性成熟较晚、孕期时间长、繁殖率低、生长缓慢等特征,板鳃鱼类特别容易受到过度捕捞、环境变化、污染等人类活动的影响,目前已是仅次于两栖动物的、面临生存威胁最大的脊椎动物谱系[4-6]。

事实上,这些人为的压力不仅会导致其种群数量减少,更会进一步引发基因多样性的变化,从而损害了这些物种的进化能力。
微信图片_20210311111941

大青鲨(Prionace glauca) © Oliver Scholey / Sliverback / Netflix

虽然我们对许多地区的种群了解越来越多,但还没有关于全球种群数量趋势的整合性视角,包括已知的31种远洋板鳃鱼类。直到今年一月,发表在《自然》(Nature)上的一项研究[7]指出:

从1970年至2018年,这些远洋板鳃鱼物种的丰度下降了71.1%,且有3/4以上的物种正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造成这些物种减少的原因正是过度捕捞。图片

生存危机愈演愈烈

在这里,研究团队主要参考了两个生物多样性指标:一个是自1970年以来全球种群变化的地球生命力指数(LPI),另一个是追踪类群的相对灭绝风险变化的红色名录指数(RLI)。

根据评估发现,从1970年到2018年,全球远洋板鳃鱼物种的丰度下降了71.1%,即平均每十年就会下降18.2%。

考虑到存在未报告的情况,真实数字可能比预估得还要高,而且半个世纪前的捕捞水平已经是不可持续的了,传统的种群评估还可能会低估了渔业导致的死亡率。
微信图片_20210311112034

图片LPI记录的1970年至2018年的18种远洋板鳃鱼物种的相对丰度

a. 大西洋海域;b. 印度洋海域;c. 太平洋海域;d. 分布区域;f. 寿命长度

e. 体长(分为三类:小型,≤250 cm;中型,250 - 500厘米;大型,> 500厘米)

过度捕捞板鳃鱼类,整体呈现出了一种典型的依次耗竭(serial depletion)的趋势。大型物种数量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就锐减了,之后是中型物种,最后是相对较小的物种。

其中较为长寿的、成熟较晚的物种数量下降得更快,仅有噬人鲨(Carcharodon carcharias)和鼠鲨(Lamna nasus)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出现了种群复苏的迹象。

图片

噬人鲨,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大白鲨 © naturepl.com / Mark Carwardine / WWF

从灭绝风险角度来看,自1980年以来,所有31个远洋板鳃鱼物种的灭绝风险都高了很多。当时仅有9个物种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受威胁物种,现在已高达24个物种,这相当于3/4的远洋板鳃鱼物种正濒临灭绝。

其中远洋白鳍鲨、路氏双髻鲨、无沟双髻鲨的数量减少程度尤甚,现已被归类为极危物种 —— 这也是IUCN红色名录中受威胁程度最高的等级。图片

过度捕捞是主因

基于现有研究的证据,论文作者将远洋板鳃鱼类数量的减少和灭绝风险的增加归因于过度捕捞。

首先,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延绳钓和大围网捕鱼方式的采用量增加了两倍多[8],而这些渔具更容易捕捞到板鳃鱼类。因此板鳃鱼类的捕捞率自1970年以来就增加了3倍,并导致了捕捞压力(捕捞量在其全球种群中的占比)增加了18倍。

图片

被刺网捕获的浅海长尾鲨(Alopias pelagicus)

© Brian J. Skerry / National Geographic Stock / WWF

其次,越来越多的渔业评估证实了渔业活动与鱼类数量下降间的关联,且物种丰度的下降也被证实与长期过度捕捞的种群和物种比例的增加是相对应的。

最后,在IUCN红色名录评估报告的统计也发现,远洋板鳃鱼类面临的主要威胁正是对生物资源的过度捕捞,仅有两个物种是例外。

海洋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在海洋这个全球最大的生态系统中,板鳃鱼类数量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出现了惊人的、持续的、全球性的下降,这些物种缓慢的生长速度和低繁殖率显然无法与牠们目前所面临的巨大捕捞压力相比。

尽管近几十年来渔业管理和保育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相对而言,只有少数国家对远洋板鳃鱼类实施足够的捕捞管理措施,而能够实现这些物种的种群重建或可持续渔业的国家更少。

图片

远洋白鳍鲨(Carcharhinus longimanus) © Elke Bojanowski / WWF-HK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远洋板鳃鱼类作为掠食性物种中最具“辐射特征”的物种之一,许多个体和物种都处于在海洋生态金字塔的顶端或附近。牠们可以通过食物网连接,跨越栖息地与生态系统,聚集、整合和传递能量,并在垂直、水平和时间层面上将捕食影响扩散到整个海域。

虽然板鳃鱼类数量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具体影响尚不确定,但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正变得越来越明显。例如掠食性鲨鱼和金枪鱼数量的减少,会导致中层掠食性物种数量的增加,这意味着海洋食物网正在发生根本的功能性变化。

从经济与生计方面来看,许多低收入和发展中国家的原住民社区世世代代都依赖捕鱼为生,这不仅涉及到粮食安全问题,还需要有替代生计来过度到可持续管理。

图片

© Brent Stirton / Getty Image / WWF-UK

很明显的,到2020年,三个相关的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都没有实现,这提醒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遏制鲨鱼等远洋板鳃鱼类数量的锐减,以及其对生态系统和经济方面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个令人鼓舞的案例是,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全球范围内的大白鲨数量锐减了约70%,但现在在一些地区,在基于科学的保育工作和捕捞限制的帮助下,大白鲨的数量正在恢复[9]。

这些努力将帮助实现可持续地管理渔业以及更广泛的海洋环境。确保这些最具标志性和功能性的海洋生物的未来,对实现环保和社会利益双赢至关重要。

1111111111111

阅读 2648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