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叠纪海洋世界是什么样的?近日,在杭州举办的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上,来自建德李家镇的二叠纪李家生物群化石带着珍贵的“地球记忆”,为全球代表打开了一扇解读远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窗口。
在生态研学馆,李家生物群化石展区以“繁荣的二叠纪海洋世界”为主题,共展出40余件化石标本,涵盖软体动物(菊石、鹦鹉螺、双壳类、腹足类)、棘皮动物(海百合)、苔藓动物、珊瑚、脊椎动物(鱼类、牙形石)等多门类海洋生物。其中,黄铁矿化菊石化石最为特别,其保存完好度、丰度和观赏价值在世界同期地层中极为罕见,为揭示二叠纪海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提供了直接证据。
“看着这些形成于2.7亿年前的珍贵化石,远古海洋具象化了,比任何教科书都更具震撼力。”展位前,有参观者在看到精美的黄铁矿化菊石化石忍不住感慨道。
“这些珍贵的古生物化石蕴藏着生命进化过程和生物多样性的故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季承介绍,通过深入研究,有望还原二叠纪中期海洋复杂食物网结构。
李家生物群化石的展出,与大会“塑造人与自然可持续的未来”主题高度契合。近年来,李家镇探索出“地质 文旅”的绿色发展路径,打造了乡村化石馆、石头科普馆等研学场景,开发20余个精品课程及4条研学旅行线路,累计接待省内外研学团队3万余人次,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良性互动,先后获评“中国菊石之乡”、杭州首个“全国地质文化镇”等荣誉,其模式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中“保护与发展相互促进”的理念相契合。
“守着古生物化石,既要当好看山人,严格保护地质文化遗产;也要当好讲解员,讲好生命起源与生物多样性的故事。”李家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已举办全国化石保护研讨会、乡村化石文化周等活动,成立化石保护与修复技术研发中心,为保护修复新技术开发提供支持。
未来,随着《杭州宣言》及大会十年战略行动计划的实施,李家镇的化石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经验有望为更多地区提供借鉴。这些沉睡了两亿多年的“地球记忆”,也将继续讲述生命演化故事,推动人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可持续未来。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