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种康院士接受访谈
2025年11月1日,第八届中国科学院科学节北京主场活动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国家植物园南园)举办。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种康院士受邀参加,并作《我的科学人生》专场访谈。访谈会场600多名科学节观众参与,访谈由北京电视台主持人春妮主持。
访谈中,种康院士以自身成长经历为切入点,从专业选择、科研选题等方面分享了在植物科学研究道路上的初心与坚守。他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围绕公众关切的“吃得更好”这一话题,为现场听众讲述了深奥的科学机理,以及他带领团队的围绕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取得的科研突破。
种康院士说,我国饲草产业仍面临着依赖进口种源的问题,“种源自主可控是破解食物链源头‘卡脖子’难题的关键”。他指出,传统育种像“拆盲盒”,而现代生物技术能够让“按需定制”优良品种成为可能。通过现代科技技术培育草种,大幅缩短了育种周期,为利用盐碱地等边际土地规模化发展草牧业提供了可行方案,实现了“藏粮于地”与种业振兴战略的有机结合。
谈及未来农业发展趋势,种院士指出需要聚焦三大核心问题:一是突破育种技术瓶颈,加速种源创新。科学家要培育兼具高产、优质、抗虫抗病、耐逆等多重优势的“六边形战士”品种,从源头提升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二是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激活盐碱地等边际土地潜力,通过科技手段破解耕地资源约束;三是传统农业智能化升级,融合计算机仿真技术构建虚拟育种平台,推动智能育种机器人等装备的普及,让农田里的“机器人农民”越来越多,全面构建“科技 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格局。
访谈最后,种康院士向广大青少年送上殷切寄语。他强调,基础知识是科研创新的“基石”,希望小朋友们扎实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个人兴趣与国家农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树立“为国家需要而努力”的远大志向,未来投身植物科学、农业科技等关键领域,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据悉,本届中国科学院科学节以“嗨,科学!”——好奇探索未知,科学连接未来主题,共设置“嗨剧场”“创新展”“创工坊”“零距离”“科学之美”“科创荟”6大版块,通过多项展品、节目以及实践体验活动,让公众多方位感受科学魅力,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访谈节目现场

| 我也说两句 |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