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护界动态 > 保护动态

野生动物救护专题 | 常见疾病及治疗(三)

媒体:内详  作者:内详
专业号: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2025/9/24 11:48:05

五、鸟类常见疾病及治疗

(一)非猛禽类疾病及治疗

12.中毒性疾病

中毒的正确诊断是一项严肃的工作,不但关系到动物健康,而且涉及有关的保护政策。由于有毒物质不像某些其他致病因素那样引起不同的综合征,因此中毒的诊断主要通过辨析、分析症状、了解病理变化、开展动物试验和毒物分析等综合分析,才能提出准确的诊断依据。

毒物分析是确诊中毒性疾病的最有效手段,但在日常诊断中因为毒物分析的成本和复杂程度往往很少使用,而且毒物分析的结果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尸体解剖等综合分析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动物试验对缩小毒物范围很有帮助,尤其当某种物质涉及真菌性、细菌性或植物毒素的时候,人们可以应用动物试验来复制病例。

总的来说,中毒的诊断要全面了解病史,详细观察症状和进行尸体剖检,毫不延误地做毒物分析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如此才能迅速做出适当的诊断。

(1)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中毒

这类中毒在一般情况下游禽很少发生,但鸟类在栖息觅食过程中若误饮含硝酸盐过多的灌溉用水,或割草沤肥的坑水可能会引起中毒。主要表现为以血液缺氧为特征的症状,如可视黏膜发绀、呼吸困难、肌肉震颤、无力飞行等,有可能出现流涎、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可用亚硝酸盐简易检验和变性血红蛋白检查确诊。

亚硝酸盐简易检验:取胃肠内容物的汁液一滴,滴在滤纸上,加上10%联苯胺液1~2滴,再加上10%醋酸1~2滴。如有亚硝酸盐存在,滤纸则变为棕色,否则不变色。

变性血红蛋白检查:取血液少许于小试管内,与空气振荡后,在有变性血红蛋白的情况下,血液不变色(仍为暗褐色)。健康禽血液则由于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而变为鲜红色。

治疗方法:现用的特效解毒剂是美蓝(亚甲蓝)静脉注射,不可作皮下、肌内、鞘内注射,药物使用剂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浮动。可配合使用一般解毒药(如葡萄糖、活性炭、泻药、维生素C、利尿药等)。治疗配合运用吸氧、催吐、对症处理及营养支持。

(2)药物中毒。

这类中毒主要是动物误食、误饮或吸入沾染有毒农药、肥料、毒鼠药等化学药品导致。常见的有呋喃丹、氰化物、砷化物、有机磷等。因为毒药的种类不同,造成的症状也各不相同。相对而言呋喃丹因毒性大,作用快,摄入体内后短时间内就造成动物死亡,无治疗意义,在此不做讲解。

有机磷中毒动物一般因其胆碱酯酶活性降低,导致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常常表现为身体瘫痪,头颈歪斜,羽毛污染无光泽,嘴流黏液,眼流泪,水便,眼珠干涩,触之无反应,身体干瘪,呼吸浅表,体温下降。

治疗方法:运用阿托品解有机磷中毒时,原则是及时、足量、重复给药,直至达到阿托品化。应立即静脉注射阿托品,后根据病情每10~20分钟注射1次。有条件最好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阿托品,如此可避免间断静脉给药而产生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需注意的是,中毒早期不宜输入大量葡萄糖、辅酶A、ATP,不宜使用维生素C。胃复安、西沙必利、吗啡、冬眠灵、喹诺酮类、胞二磷胆碱、维生素B5、氨茶碱、利血平等均可使中毒症状加重,应禁用。

(3)霉变食物中毒。

鸟类误食霉变食物中毒的情况很少见,但不排除食草类游禽在觅食中误食霉变食物的可能。通常霉变食物因有了各种霉菌的黏附繁殖,会导致食物表面或食物中含有霉菌分泌的毒素。最常见的毒素有霉菌毒素和黄曲霉毒素两种。

霉菌毒素的检验:取粉碎的可疑饲料200g,放入有塞的三角瓶中,加酸性乙醚乙醇混合液500mL,在冰箱内浸泡2~3昼夜,过滤,并用纱布挤出饲料中残留的液体,滤液在室温下挥干乙醚乙醇,即可作为检液。取检液1滴,滴于一小片滤纸上,在形成斑点上,再滴1滴邻甲氧基苯胺冰醋酸饱和液,把滤纸稍稍加热,如果出现橙黄色、棕色、樱桃红色或暗绿色,证明有霉菌毒素存在。

黄曲霉毒素的检验:取有代表性的可疑饲料2.5kg,分批盛于盘内,摊薄,直接放在功率100~125W、波长365nm的紫外线灯光下观察。如果存在黄曲霉毒素,可见到含毒素的颗粒发出黄绿色或蓝紫色荧光。若未见到荧光,可将颗粒捣碎后再观察,若仍看不到,则为阴性样品。

此类中毒的治疗主要针对致病性霉菌、真菌等病原本身或其分泌的毒素,因毒物种类复杂,尚无广谱解毒药物,最重要的是使得动物第一时间远离毒物。根据动物状态使用催吐或泻药,配合使用一般解毒剂。

(二)猛禽类疾病及治疗

1.脱水

 

(1)脱水症状与评估。

①脱水5%:皮肤褶皱,眼睛干涩,口腔黏膜有些干燥,唾液发黏。

②脱水10%:皮肤褶皱严重,眼窝深陷,黏膜发黏,口腔分泌物增多,眼睛干涩。

如果猛禽有一段时间没进食,可能会有低血糖的风险,可口服或皮下补液。补液用的液体需加热后使用,使其温度与猛禽体温相同。5%的葡萄糖不可用于皮下注射。

由于惊吓或运输,刚接收的猛禽一般按照脱水10%计算。超过10%的脱水与低血容量性休克有关。

(2)补液方法。

①口服:适用于轻度脱水、未开食等情况。猛禽胃肠道蠕动缓慢或静滞、侧卧、无法正常抬头、癫痫或头部撞伤时,不宜口服补液。

②皮下补液:适用于中度和重度脱水、猛禽长期未进食等情况。将无菌生理盐水注射于猛禽腹股沟内侧裸区的皮下。注意小心避开气囊。

猛禽补液

(3)补液量。

①脱水缺失量:5%(或10%)×体重(g)=缺失量(mL)。

②每日维持量:50mL/kg。

③口服补液量最大值:40mL/kg。

2.虚弱

患慢性病或受伤后长时间饥饿的猛禽会非常消瘦,如果突然给它们吃下大量的食物,可能会导致它们的死亡。

当患病猛禽经历一段时间饥饿后,突然给予食物,其胰岛素分泌突然升高,细胞摄入葡萄糖、磷、钾、镁、维生素B1增多,血液中电解质会缺失。长期营养不良的动物其肌肉组织会分解代谢导致酸碱失衡。把持和治疗动物造成的应激可能会加速电解质及酸碱失衡。低蛋白血症造成机体渗透压下降,影响血量及血压的恢复。脱水是再喂养综合征的主要症状。重度脱水会导致器官衰竭。

(1)轻度虚弱。

①脱水5%:皮肤褶皱,眼睛干涩,口腔黏膜有些干燥,唾液发黏。

龙骨突指数示意图

②治疗方法:对轻度虚弱的猛禽可消化道补液。另外皮下补液纠正脱水。

开始给予康复期食物时,总量分成3~4份,每次少量饲喂。一旦猛禽表现消化正常(平静吞咽,不呕吐、不腹泻或无其他症状表现),每次缓慢增加食量,饲喂正常食物(如带皮毛的整只小鸡或小鼠),然后每天减少喂食次数。

监测体重、粪便、嗉囊排空程度、嗉囊异常气味。

(2)中度虚弱。

①临床症状:中度虚弱的猛禽,龙骨突指数约为2.0,无脂肪,血清总蛋白2.0~3.0g/dL,红细胞压积大于20%。

②治疗方法:可以联合给予低血容量和脱水时所需的电解质溶液量。根据血液生化结果,按所需添加钾、钙、镁、磷。

如果红细胞压积大于30%,给予右旋糖酐铁。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血检时应该可见强烈的红细胞再生现象,尤其注射右旋糖酐铁后3天内,注射后的第5天应该可见红细胞压积基本回归正常。

体温过低及其他问题出现时,应及时注意治疗。

(3)严重虚弱(饥饿)。

①临床症状:严重虚弱的猛禽龙骨突指数在1.5或以下,没有脂肪,血清总蛋白小于1.5g/dL,红细胞压积小于20%,血糖小于16.5mmol/L。

②治疗方法:必须按饥饿病例进行治疗。

这类病例死亡率非常高。死亡率与再喂养综合征有关。患此类病的猛禽面临脏器功能衰竭的危险,不能调节体温。需要保暖,非常缓慢、小心地口服给予营养物质。

严重虚弱常见于没有学会捕食的幼鸟、受伤或生病而无法捕食的成鸟、从非法驯鹰者手中罚没的猛禽,尤其在冬季、食物匮乏且猛禽捕猎能力降低时。

3.眼疾

角膜荧光素染色可以检测猛禽角膜是否擦伤。

如果抗生素使用得当,且伤口不深,通常可以很快恢复。必须由兽医处理较深的损伤或瘢痕明显的陈旧伤。

一些鸮类(成年,有捕猎经验的某些种类)一只眼睛失明,仅一只眼有视力时也能够在野外生存。救护时,可由兽医移除失明眼睛的内容物(不是摘除)。而双眼视力不佳的猛禽在野外可能无法很好地生活。

猛禽头部创伤引发眼内凝血时,必须综合其他问题,如神经系统的异常,进行个体分析评估。凝血块通常能消退,只需要给予支持性治疗,并密切监测眼部不会继发其他疾病即可。

猛禽视网膜损伤、破损、晶状体脱位和眼内有异物时,通常预后不良。这类眼伤通常会进一步引起失明,最终使这一个体在野外很难存活。

4.头部撞伤

(1)临床症状。

神经症状;骨折、出血或颅骨、眼睑、鼻孔和耳朵可见瘀血;眼伤(瞳孔不等、眼前房积血、视网膜脱落);眼球震颤;肢体瘫痪、局部麻痹;霍纳氏综合征;呼吸窘迫等。但鸟类一般能经受住严重的头部创伤且恢复。

(2)治疗方法。

控制出血。如果鸟类呼吸窘迫,则需供给氧气。给药美洛昔康0.2mg/kg,口服。受伤后的24~48小时,临床症状可能会恶化。通常可见颅内进行性肿胀,预后不良。

不要使用甘露醇和糖皮质激素(类固醇类激素,如地塞米松、氢化泼尼松、泼尼松龙等)。

将猛禽安置在昏暗、安静的环境。笼内四周及地面加垫,避免鸟二次受伤。将毛巾折成环形,放在鸟的身下做支撑,不用栖架。猛禽在受伤后24小时内,神经症状可能更明显。在笼内放置栖架,可能导致其再次受伤。

最开始可以提供流质食物,不可超过40mL/kg。如果没有呕吐,排泄正常,可以提高混合食物的浓度或给予净肉(只有肌肉组织,没有骨骼和皮毛)。

5.神经系统疾病

如神经系统症状系中毒所致,则先针对中毒进行急救。

严重癫痫时需治疗。静脉注射0.5~1.0mg/kg地西泮或咪达唑仑。如果因为癫痫无法静脉注射则采用肌肉注射。根据需要重复注射,直到癫痫不再发作。仔细监测呼吸、心率。

支持性治疗出现其他神经系统症状的猛禽,如斜颈、无法平衡、共济失调、痉挛、迟钝、姿势不对称、动作不协调,与癫痫无关的震颤、抽搐、麻痹、瘫痪等,则需努力寻找导致神经系统症状的原因。

6.中毒

猛禽吞食猎物或饮用污染的水可能有中毒的危险,最常见的致毒物是有机磷农药、肉毒杆菌毒素、铅和抗凝血剂(鼠药)。有些表面化学物质(如石油)或吸入剂也可能引发中毒。

首先需稳定动物,然后治疗休克、出血、癫痫及其他急症。

如果嗉囊存在内容物,尽可能多地移除。用手指或海绵钳缓慢移除猛禽嗉囊中内容物,防止消化液误入呼吸道。如果进行洗胃(生理盐水清洗嗉囊),必须采用气管插管,以保护气道。洗胃后,灌服活性炭,吸收残留在消化道的毒素。

如果是表面毒素并通过皮肤吸收,尽快用洗洁剂和温水清洗猛禽。洗涤灵可以很好地去除野生动物身体上的油污。

(1)有机磷中毒。

①临床症状:几乎没有创伤迹象。瞳孔对光反射显著减弱或消失,瞳孔放大或缩小。唾液分泌过量,胃肠道功能停滞,如嗉囊不排空。共济失调。急性瘫痪,如爪部紧握、呼吸急促、肌肉震颤,呼吸衰竭进而导致死亡。

②治疗方法:立即使用硫酸阿托品0.2~0.5mg/kg肌肉注射,3~4小时一次,直至临床症状消除。

解磷定10~100mg/kg肌肉注射,24~48小时一次,或6小时重复给药一次。有机磷中毒需在24~36小时内给药。与阿托品合用时,需使用较低的剂量。

癫痫时使用地西泮或咪达唑仑0.5~1.0mg/kg,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

(2)抗凝血剂中毒。

通常为二次中毒,即捕食摄入灭鼠药的猎物后中毒。

①临床症状:有内出血迹象,休克、黏膜苍白、低血压。

②治疗方法:支持性治疗,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维生素K 0.2~2.5mg/kg,

4~8小时一次,口服直到稳定。稳定后24小时一次,口服连续14~28天。

(3)铅中毒。

对猛禽而言,当体内血铅水平超过20μg/g,具有显著临床意义,应该给予治疗。

①依地酸钙钠100mg/kg,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每天2次(每12小时一次),连续5天,停药2天,如果需要,连续使用2~5周。疗程取决于血铅水平(肝素抗凝全血)。用生理盐水稀释依地酸钙钠(不要用乳酸钠林格溶液),可以给予低阳性、未表现临床症状的鸟类。

②二巯丁二酸25mg/kg,每天2次(每12小时一次)口服,连续5天,停药2天,连续使用3~5周。联合使用依地酸钙钠评估二巯丁二酸的效用,疗程取决于监测的血铅水平。

③维生素C10mg/kg,每天1次,口服或肌肉注射。

④维生素B110 mg/kg,每天1次,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用作支持性治疗。

编著: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野生动物救护专业委员会

广东省野生动物监测救护中心

湖北省野生动物救护研究开发中心

封面图片:颜军

微信号:cwcawx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投稿信箱:cwcaweixin@sina.com

阅读 165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