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护界动态 > 保护动态

「深圳特区报」《深圳市湿地保护规划(2025-2035年)》出炉 到2030年建成国际湿地城市

媒体:深圳特区报  作者:深圳特区报
专业号:腾讯基金会 2025/4/30 14:03:23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秦绮蔚)近日,经深圳市政府同意,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发展局联合印发实施《深圳市湿地保护规划(2025-2035年)》(简称《规划》)。提出建设不少于10个湿地保护小区,到2035年全市湿地保护率不低于55%。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规划》提出,到2030年,建成国际湿地城市。到2035年,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湿地生态功能和综合效益充分发挥、湿地保护管理水平全球领先,建成国际一流的滨海湿地城市。

《规划》从提升湿地治理能力、推动全球红树林保护修复、增强湿地生态功能与福祉三个方面提出9项实施策略。

其中包括:成为全球滨海湿地治理典范践行者。完善保护顶层设计,加快推进湿地保护立法。区域协同,构建“四核两带六廊多点”的湿地保护空间格局,突出珠江口、深圳湾、大亚湾等区域性滨海湿地及茅洲河、深圳河等跨界河流保护。创新保护管理体系,将具有支持珍稀濒危水鸟或中华白海豚种群的湿地、集中成片的红树林湿地申报划入国家、省重要湿地,发布一般湿地名录,分批划定市级重要湿地。

成为全球红树林命运共同体构建者。对标一流,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和运行国际红树林中心,推进红树林保护全球进程,实施“红树林 ”行动,开展红树林及滨海湿地保护修复、候鸟迁飞通道保护国际合作。科技赋能,筹建国际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平台等3个重大科研平台,构建湿地生态监测网络,提升智慧管理能力。

成为全球湿地与城市共生共荣引领者。严格保护红树林、珊瑚礁、入海河口等典型湿地生态系统,守护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原生地,构建“两主、五次、多支”水鸟生态廊道网络,加强鸟类友好设计,守护物种美好家园。陆海联动、流域统筹实施湿地生态系统修复,促进城市湿地再野化。

阅读 232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