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菌物学会菌物多样性及系统学专业委员会、福建农林大学主办,易菇网、福建省食用菌学会承办,闽南师范大学、漳州市食用菌产业协会协办的2025年全国菌物多样性及系统学研讨会于7月13日上午在漳州举行。
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处处长汪世华发表致辞。他表示,福建农林大学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化与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学校在菌物学研究领域的影响力,为菌物学科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郭良栋理事长首先回顾了研讨会的发展历程,本系列研讨会已成功举办十二届,在推动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而学术组织的进步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他提出:“只有培养更多年轻学者,学科才能实现持续发展。”,菌物多样性及系统学专业委员会在组织活动和培养青年人才方面取得了尤为突出的成绩,他呼吁各专业委员会继续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菌物研究领域。郭理事长强调要注重研究领域的多样性,主张在保持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加强菌物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探索,以真正体现“多样性”的深刻内涵,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菌物分类与多样性研究必将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上午大会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郭良栋、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戴玉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祝良、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图力古尔、福建农林大学教授邱君志等5位知名专家,分别就全球变化对内蒙古草地真菌组多样性与群落构建机制的影响、全球热带和温带六个区域多孔菌物种多样性研究、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与保护评价、中国毒蘑菇物种多样性及地理分布、虫生真菌多样性及其资源利用等方面做精彩大会报告。
下午大会报告环节,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教授徐建平作题为What can fine-scale sampling tell us about the “secrets” of mushrooms?的报告、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刘建魁作了题为Dothideomycetes & the contribution by the young generation in Asia的报告、河北大学研究员王启明作了题为基于基因组学的酵母菌物种界定的报告、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孙淑静作了题为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与产业融合发展之路的报告、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明作了题为中国鸡油菌属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分布的报告。
14日,野外考察活动深入天柱山森林公园,开启了一场菌物探索之旅。百余名参会代表被分为四个考察小组,每组均配备两名资深菌物学专家作为指导老师。在实地考察过程中,专家们现场讲授各类菌物的形态学特征及其生态习性,业界权威组成的专家团队,为参会代表带来了一场理论与实践深度交融的学术盛宴。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