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微特稿】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州海域近期米氏凯伦藻大规模滋长,超过400种海洋生物受害。南澳州州长彼得·马利瑙斯卡斯22日宣布有害藻华为“自然灾害”,南澳州和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共计将投入2800万澳元(约合1824万美元)应对。
马利瑙斯卡斯22日告诉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记者,南澳州海域米氏凯伦藻大规模滋长应该被认定为自然灾害。超过400种不同的海洋生物因这次藻华死亡。
据南澳州政府发布的信息,米氏凯伦藻的藻华最早在3月中旬被发现,目前已扩展为从库龙潟湖至约克半岛约4500平方公里的面积,相当于澳大利亚首都直辖区面积的2倍。南澳州此前从未发生过如此大规模和长时间的有毒藻类滋生灾害。
这种藻类分泌的毒素会影响鱼类等的鳃功能,还会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氧,使其他海洋生物死亡。澳大利亚媒体报道,米氏凯伦藻滋长已冲击旅游业,还迫使多家牡蛎和贻贝养殖场暂时关闭。
伊恩·米切尔在南澳州首府阿德莱德经营一处鱼市。米切尔告诉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记者,这是他见过最糟糕的情况,有的渔民4月以来没有任何渔获。“我每天和渔民交流,一些渔民在电话里哭了。”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21日宣布向南澳州提供1400万澳元(912万美元)援助资金,支持有毒藻类的清理和相关研究、补贴受影响的渔业。马利瑙斯卡斯22日说,南澳州政府也将投入1400万澳元应对有毒藻类大规模滋长。
南澳州政府22日召开紧急会议,听取科学家有关米氏凯伦藻滋长的简报。
路透社报道,米氏凯伦藻大量滋长与2024年以来影响澳大利亚的海洋热浪有关,海水温度比往常高大约2.5摄氏度。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说,这次藻华与多重因素有关联,包括地表径流富营养化和高于平均水平的海水温度。
澳大利亚海洋保护协会首席执行官保罗·甘布林告诉法新社记者,这次藻华是一次严重警告,“气候变化已经影响澳大利亚并且将对澳大利亚产生巨大影响”。(完)(包雪琳)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