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争粉
《中国生物经济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在9月4日开幕的第十七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发布。该《报告》显示,我国在CAR-T细胞疗法、原研发药生产、脑机接口医疗器械等前沿生物制造等领域实现了全球“领跑”或“并跑”。目前,我国已跻身全球第二大生物药市场。
“我国生物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在大会上表示,我国已建立生物产业基地23个,生物科技专利申请量、研发人员数量全球领先,创新药、在研管线数量、上市新药数量均占全球30%以上。我国生物基材料和化学品产值突破1万亿元,生物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7%。
生物经济产业规模稳居全球第一
《报告》显示,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高度重视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可循环经济战略规划,大力资助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研究、生物质利用和生物基产品开发,生物技术研究不断取得突破、生物安全愈加受到重视,生物制造产品的种类和应用范围逐渐扩展,越来越多新材料、新能源、药物中间体、精细化学品和营养品等实现了生物路线生产。
其中,细胞和基因疗法研究机构数量稳定增长。2024年,全球共有2069个CAR-T临床研究中心,比2020年的1297个增加了60%,其中包括中国研究中心388个。中国研究中心数量位居全球第二。精准生物儿童白血病CAR-T治疗产品“普基奥仑赛注射液”填补了国内空白,2025年有望成为国内首创、全球第二款治疗该适应症的一类生物新药。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自研新药比例排名创新高。2024年,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共批准93款新药,创近5年新高。中国已跻身全球第二大生物药市场。2024年,中国在研药物数量位居全球第二。2024年全球制药公司研发管线规模排名前25强中,共有4家中国企业上榜。以自研新药比例作为衡量标准,中国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排名全球第一。
此外,2024年我国在医疗装备领域发表SCI论文超2万篇,科研产出居全球第一位。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科研中心展示了强大的科研资源和创新能力。
《报告》显示,我国生物经济产业基础雄厚,产业规模稳居全球第一,并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比如,在医药化学品领域,随着合成生物学、系统代谢工程和高通量筛选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生物细胞工厂在医药化学品生产中的应用取得显著突破。
“目前,我国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质替代、生物安全四大重点领域发展迅猛。”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高福表示。
生物产业向质变飞跃
生物产业是生物经济的核心载体,涵盖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农业等领域,各领域围绕生物技术的研发、应用与产业化展开。
“当前我国生物产业正处于从‘量变积累’向‘质变飞跃’的关键期。”业内专家表示,现阶段生物产业发展重心正逐步转向核心技术攻坚、产品质量升级与产业链韧性提升,标志着我国生物产业正式迈入“以质取胜”的新阶段。
近期,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水稻)获批上市。作为全球首个“稻米造血”一类新药,该产品通过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实现人血清白蛋白的高效表达,目前已进入多家医院。
此外,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世界首台5.0T人体全身磁共振系统uMR Jupiter,实现超高场磁共振全身临床成像;武汉滨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抗癌药”溶瘤病毒产品OH2注射液,被纳入国家突破性治疗品种。
业内专家表示,以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等为主要标志的生物技术创新突破,推动以生物医药、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生物农业为主要内涵的生物制造业发展,以显著高于GDP增速的速度快速增长。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创新应用为基础,以生物制造为主要供给的生物经济,将逐步成为未来世界经济的重要门类,并展现出广阔发展前景。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