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护界动态 > 保护动态

国家公园体系持续完善 四川大熊猫野外监测年遇见数升至185只

媒体:新华网  作者:新华网
专业号: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2025/8/22 11:29:59

随着中国国家公园体系的持续完善,对大熊猫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国宝”的生存状况发生显著改变。最新数据显示,在“大熊猫老家”四川,大熊猫野外监测年遇见数已升至185只

这是记者从19日在成都召开的第三届国家公园论坛获悉的。截至目前,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累计完成33万余亩栖息地修复,实施生态廊道建设2万余亩,大熊猫野外监测年遇见数由178只上升至185只。

“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国家公园体系的创新实践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新西兰驻华大使乔文博在论坛开幕式上说。

中国正建设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拟将占陆域国土总面积超10%、110多万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地纳入国家公园予以严格保护。论坛上首次发布的《中国国家公园发展报告》显示,第一批国家公园整合各类自然保护地120余处,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提升。

这是8月19日拍摄的第三届国家公园论坛现场。新华社发(张可凡摄)

中国2015年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2021年正式设立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2022年印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

世界自然基金会英国办公室首席执行官谭雅·斯蒂尔说,中国在国家公园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模式不仅为全球生态保护提供了中国方案,更成为许多国家争相借鉴的典范。

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从技术角度阐述了时空智能如何赋能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发展,重点介绍了国家公园潜在安全隐患的监测预警创新探索。

这是8月19日拍摄的第三届国家公园论坛活动现场。新华社发(张可凡摄)

中山大学教授范朋飞分享了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取得的技术新突破:“我们通过创新算法实现了海南长臂猿声纹特征的快速提取,现在每小时可完成9小时鸣唱的声学特征分析。”海南长臂猿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旗舰物种,叫声婉转悠扬。据悉,这项技术突破有助于实现这一物种保护的精准化和高效化。

本届国家公园论坛以“守护自然瑰宝、共绘和合之美”为主题,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

来源:新华网

微信号:cwcawx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投稿信箱:cwcaweixin@sina.com

阅读 201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