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护界动态 > 保护动态

团体报名福利来袭|2025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通知

媒体:原创  作者:中国植物学会
专业号:中国植物学会 2025/9/24 14:49:02

长沙大会海报更新定稿版.jpg

诚挚邀请

由中国植物学会联合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中国遗传学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与中国作物学会主办,湖南大学承办的“2025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将于2025年10月12-15日在湖南省长沙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诚挚地邀请国内外同行和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研究生参加本次大会。

大会特邀报告人

大会主旨报告(按姓氏笔划排序)

汤继华(河南农业大学)

吴孔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Bt玉米对鳞翅目害虫的控制作用与可持续种植策略

周俭民(崖州湾国家实验室)

柏连阳(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袁耀武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传粉综合征与植物整合性状的遗传、发育和演化

钱  前(崖州湾国家实验室)

高彩霞(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黄三文(中国农业科学院)

大会专题报告(按姓氏笔划排序)

专题1. 植物代谢与天然药物(召集人:罗杰、张阳、王瑛)

王  瑛(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甘草特征性化合物的合成和调控

罗志勇(中南大学):植物药用三萜次生代谢调控与新药发现

徐志超(东北林业大学):林源活性物质代谢合成多样性及演化机制

黄安诚(南方科技大学):植物活性“暗物质”的发现与生物合成

Evangelos C.Tatsis(海南大学):Discovering new enzymes in terpenoid metabolism

刘振华(上海交通大学):植物天然产物多样性的分子进化动力

罗  杰 (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基于代谢组学的作物营养和风味精准调控与强化

许  刚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抱朴守正  拓界求新——基于传统药物与特色结构的植物天然产物研究

专题2. 植物营养与健康(召集人:张小兰、巫永睿、管清美)

于菲菲(中国农业大学):高粱抗逆分子设计

马   男(中国农业大学):乙烯受体蛋白降解机制

关跃峰(广州大学):大豆碳氮协同与高产优质的精准育种探索

吴   双(福建农林大学)

吴   俊(南京农业大学):亚洲和西洋梨种群分化的遗传基础和变异机制

张春芝(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自交不亲和杂交马铃薯的创制

郎曌博(南方科技大学):DNA甲基化在转录调控中的分子机制

徐   强(华中农业大学):发掘对柑橘和人类均健康的代谢物以及甜橙从头驯化

专题3. 植物合成生物学(召集人:焦雨铃、闫建斌、王勇)

王宝俊(浙江大学):植物环境合成生物系统设计与应用

白悦辰(复旦大学):植物功能活性分子的发掘与生物制造

江会锋(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人工智能助力植物天然产物异源合成

李   春(清华大学):设计微生物细胞工厂合成植物天然产物

魏  平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定量细胞信号与人工设计

孙  韬 (天津大学):蓝细菌合成生物学研究

王  勇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基于合成生物学的植物活性代谢物研究

娄春波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

专题4. 种质资源与作物驯化(召集人:钱前、孔照胜、郑晓明)

王茂军(华中农业大学):Harnessing Polyploidy for Crop Improvement: Lessons from the Evolutionary Model, Allotetraploid Cotton

王宝宝(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玉米耐密高产育种规律解析及应用

田志喜(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大豆驯化改良中的基因选择

杜会龙(河北大学):燕麦基因组学与遗传育种研究

杨远柱(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   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食用豆种质资源深度鉴定

郑晓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生命世界中的暗物质-非编码RNA

专题5. 生物育种技术(召集人:赖锦盛、余泓、王克剑)

王延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精准基因组编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王克剑(中国水稻研究所):无融合生殖固定杂种优势研究

吕   建(先正达集团北京创新中心):作物双单倍体技术研究进展和展望

许   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环境智能作物设计与机器人育种

赵海铭(中国农业大学):玉米智能核不育制种技术研发与应用

祝钦泷(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精准靶向工具开发与种质创新

唐文帮(湖南农业大学):杂交水稻抗穗发芽基因挖掘与应用

陈庆山(东北农业大学)

专题6. 植物与环境互作Ⅰ--非生物逆境(召集人:杨淑华、王鹏程、赵杨,丁兆军)

于  峰(湖南大学):受体激酶调控根系与土壤环境互作的机制与应用

代明球(华中农业大学):玉米抗逆遗传机制解析

赵  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渗透信号感知与早期信号传导

施怡婷(中国农业大学):玉米低温和高纬度适应性的分子机制

郭思义(河南大学):玉米气孔形态建成的分子机制

郭晓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水稻感知低温信号的分子机制

蒋才富(中国农业大学):玉米耐盐碱分子机理

专题7. 植物与环境互作Ⅱ--生物逆境(召集人:辛秀芳、李剑峰、白洋、王晓杰)

万  里(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细胞内免疫受体的酶学和离子通道活性研究

王  伟(北京师范大学):靶向病原细菌毒力植物抗性代谢物的鉴定及机制解析

李  博(华中农业大学):番茄免疫受体介导的抗青枯病机制

张跃林(四川大学):Three-step biosynthesis of salicylic acid from benzoyl-CoA in plants

郭海龙(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胞内免疫受体,从基础研究到抗病应用

齐天从 (清华大学):植物免疫受体协作介导免疫防御的信号转导机制

羊   健 (宁波大学)

王  燕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根腐病抗性基因挖掘与机制解析

专题8. 植物生长发育Ⅰ--光合、光信号(召集人:刘宏涛、王雷、杨文强、孔凡江)

王  琴(福建农林大学):蓝光受体隐花色素调控植物年龄发育的分子机制

王  鹏(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禾本科C4光合叶片的结构发育和可塑性研究

李继刚(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适应光环境的策略与智慧

李  梅(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dynamic assembly and regulation of PSI complexes

杨文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叶绿体蛋白转运与质量控制

邱保胜(华中师范大学):荒漠蓝藻耐干燥脱水的光合调控机制

张大伟(四川大学):植物调控光形态建成和能量代谢的机制研究

林荣呈(湘湖实验室):light regulation of chlorophyll biosynthesis and chloroplast development

专题9. 植物生长发育Ⅱ--表观遗传(召集人:戚益军、钱伟强、谷晓峰)

马立耕(首都师范大学):植物mRNA多聚腺苷酸化调控机制和功能研究

何跃辉(北京大学):植物“春化记忆”重置的分子机制

何崇圣(湖南大学):植物RNA乙酰化修饰与发育调控

晏  斌(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tRNA修复调控水稻温敏雄性不育

钱伟强(北京大学):植物响应高温胁迫的表观调控机制

普  莉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植物发育和逆境响应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钟振晖 (四川大学):植物染色质动态变化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研究

李陈龙 (中山大学):染色质重塑酶PICKLE介导种子萌发过程中Polycomb沉默的维持

专题10. 植物生长发育Ⅲ--细胞生物学(召集人:任海云、于峰、向云)

王鹏蔚(华中农业大学):Mitochondrial-associated protein degradation ensures seedling development through modulating ER-mitochondrial interaction and mitophagy

毛同林(中国农业大学):微管骨架调控植物侧根发育的细胞学机制

孔照胜(山西农业大学):共生固氮的细胞生物学基础与分子优化设计

刘夏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微管聚合酶MOR1调控植物细胞分裂和形态建成

张   毅(北京师范大学):微管和微丝系统协同调控植物精细胞迁移的机制

姜里文(香港中文大学):Biogenesis and Function of Plant Vacuoles

高彩吉(华南师范大学):经典和非经典自噬调控植物细胞器稳态和环境适应

常   芳(复旦大学):CLE 小肽在植物雄性育性中的功能的作用机制

专题11. 生殖发育与种子(召集人:瞿礼嘉、李红菊、林文慧、周文彬)

苏英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体细胞重编程及细胞全能性表达的机理研究

李  超(华东师范大学):小肽-受体激酶调控植物雌-雄互作的机制研究

陈乐天(华南农业大学):水稻CMS-WA/Rf系统涉及多重核质互作的分子调控机理

陈立余(福建农林大学):非分泌型防卫素小肽调控花粉发育

苟小平(兰州大学):ARR转录因子调控拟南芥胚乳发育的分子机制

欧阳亦聃(华中农业大学):A fantasy journey to the secrets of Gγ tails

彭雄波(武汉大学):配子识别机制解析及其应用

郭  晗(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番茄种间单向不亲和性的遗传研究

专题12. 交叉科学与AI应用(召集人:郭岩、林宏辉、李林)

方   磊(浙江大学) : BT DT AI加速棉花智能育种

李   林(华中农业大学):个性化生物智然体开发与应用

谷晓峰(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智能设计与合成育种技术

洪   亮(上海交通大学):蛋白质功能设计

徐纯福(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AI驱动的蛋白质计算设计时代的来临

曹宇虹(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纳米材料在植物与农业上的应用

刘  郑(武汉大学):分子水平的细胞牵引力成像与应用

白昊天(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导电高分子与光合生物融合体系构筑与功能

专题13. 植物生物多样性与演化(召集人:孔宏智、刘建全、钟伯坚)

万  涛(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东南部非洲植物多样性演化与保护

吴建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寄生植物与寄主间信号与物质交流

武志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植物细胞器基因组多样性的变异与演化

钟伯坚(南京师范大学):绿藻“生命之树”与适应性演化研究

郭亚龙(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拟南芥及其近缘种重复序列的变异规律与生物适应

焦远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多倍化与植物适应性进化

薛勇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显花植物自交不亲和性的起源和演化

专题14. 环境保护与修复--重金属离子胁迫(召集人:龚继明、陈彩艳、景海春)

丁忠杰(浙江大学):类受体激酶介导植物感知和应答金属离子胁迫的机制探究

王瑞刚(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植物修复机理、实践及资源化利用

吴龙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植物吸取修复研究

陈彩艳(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水稻低镉分子设计育种

赵方杰(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根系响应非对称重金属和盐胁迫的机制

黄朝锋(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Aluminum signaling and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of STOP1

龚继明(武汉大学):水稻重金属镉积累调控及修复型水稻培育

潘庆民(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内蒙古退化草原快速修复:理论、技术与示范

专题15. 养分高效与绿色生产(召集人:储成才、田志喜、易可可)

王   毅(中国农业大学):植物养分协同运输的调控机制

毛传澡(浙江大学):植物适应低磷环境的分子调控机制

李   姗(南京农业大学):生长素调控水稻氮高效利用的分子机理

杨中宝(山东大学):植物响应铝胁迫信号的分子调控机制

张振华(湖南农业大学):稻田油菜节氮调优施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陈志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矿质营养与大豆共生固氮

易可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作物磷素养分的韧皮部加载

胡   斌(华南农业大学):硝酸盐-脱落酸双功能受体整合复杂环境信号

青年论坛报告(按姓氏笔划排序)

青年论坛I

马  亮(中国农业大学):根际耐盐促生微生物的靶向筛选及增效机制初步解析

王利利(华中农业大学):组蛋白变体H2AX的翻译后修饰动态调控植物DNA损伤应答的机理

田金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耐密株型基因的挖掘与利用

朱 盼(西湖大学):Adapting to Winter: Natural Variation in Arabidopsis Vernalization Requirements and Responses

伍斗生(湖南大学):植物青枯病维管束抗性机制

刘唤唤(四川大学):植物低氧信号转导及适应性演化

张余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根系向性生长与植物环境适应性研究

陈  倩(福建农林大学):虫媒病毒入侵植物之道

岳晶晶(福建农林大学):通过重建可育超雄 YhYh 基因型揭示番木瓜性染色体的驯化

董  杰(浙江大学):组蛋白变体协同调控植物基因组稳定性

青年论坛II

邓星光(四川大学):植物纺锤体与染色体互作的监控与调控机制

叶瑞强(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Carbon-TOR Signaling guides plant development

刘启昆(北京大学):植物再生的细胞家系追踪与调控

孙林华(南京师范大学):解析植物超高分辨染色质构象及其调控机制

孙佳琦(山东大学):植物自噬蛋白ATG18生物分子凝聚体重塑内质网的结构

杨  超(华中农业大学):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松绑和运动的分子机制

张智洋(湖南大学):茄属马铃薯组的杂交起源与演化辐射

姜  凯(云南大学):化学遗传学驱动的植物表观遗传调控剂开发

姚瑞枫(湖南大学):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作用机理研究

贾  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SUMO E3 ligase SIZ1 promotes nuclear condensate-mediated immune activation in plants

魏  鑫(上海师范大学):水稻数量性状的遗传解析

图怪兽_天气提醒通用简约卡通公众号次图.jpg

注册费标准

团体优惠---长沙注册费二轮通知缴费.jpg

🍁🍁🍁团体指3人及以上参会(9月16日后实行)

🏮🏮个人缴费和团队缴费操作指南请见下面附件。

🏮🏮已缴费但未能参会者,注册费不予退回,可由他人代替参会。会务组收到注册费后视为有效注册。缴费时间以汇款时间为准。原则上不允许现场缴费。

🏮🏮学会会员是指中国植物学会普通会员及以上,参会享受八折优惠,不受参会次数限制。普通会员会费100元/年,每5年一次收取500元;高级会员会费500元/年,每5年一次收取2500元,代表可扫描二维码按照公众号中“加入学会”提示申请加入。

学会公众号更新版.jpg

缴费及发票开具

参会代表请通过会议网址注册缴费本次会议支持微信支付、公务卡(绑定微信支付)及银行转账方式付款。提醒各位代表,请确保发票抬头信息和纳税人识别号无误后再进行缴费,会议费发票会后统一开具。

2025年长沙生物学大会.png

大会微官网(注册缴费二维码)

银行汇款:

收款单位:中国植物学会

账      号:11020101040002984

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分行金融大街支行

提醒:银行转账后请务必通过二维码注册,以免影响发票开具

墙报征集

1. 墙报征集:请参会代表在会议网站上选择是否参加墙报展示并按照主题/专题投递,截止日期9月26日。拟参加墙报展示的代表请按照大会官网公布的墙报规格:120cm(高)*90cm (宽),自行印刷后携带至会场。会议将组织专家对墙报进行遴选。

2. 青年学者论坛:请博士后和博士生参会代表在会议网站上选择是否参加青年学者论坛。大会将对摘要进行遴选(A、B、C类),并选出10位优秀青年学者进行口头报告。

参会指南

大会主题

植物科学与新质生产力

研究方向

1. 植物科学与生命健康

2. 植物科学与农业发展

3. 植物科学与生态环境

时间地点

时间:2025年10月12日~15日

地点:长沙国际会议中心

大会网址

https://2025ncpb.scimeeting.cn

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中国遗传学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中国作物学会

承办单位:湖南大学

协办单位:岳麓山实验室、湖南省植物学会、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化学生物传感全国重点实验室

组织机构

大会主席:种  康、许智宏

学术委员会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序):

万建民、王学路、王源超、孔宏智、

孔照胜、邓兴旺、左建儒、冯献忠、

巩志忠、朱玉贤、朱健康、任   海、

任海云、向成斌、刘宏涛、刘  宝、

刘宝辉、刘春明、刘耀光、孙  航、

孙其信、严建兵、李家洋、杨淑华、

杨维才、何光存、何祖华、邹学校、

汪小全、宋纯鹏、张启发、张宪省、

张献龙、陈晓亚、林宏辉、林鸿宣、

周俭民、周雪平、郑绍建、赵久然、

赵进东、柏连阳、种   康、钱  前、

郭   岩、郭红卫、黄三文、曹晓风、

戚益军、龚继明、康振生、韩   斌、

傅向东、储成才、谢道昕、廖   红、

谭仁祥、谭保才、黎   家、薛红卫、

薛勇彪、瞿礼嘉

组委会主任:郭  岩、林宏辉

组委会秘书长:魏文超、于 峰、李继刚

组委会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序):

王二涛、王佳伟、王   雷、孔宏智、

左建儒、田志喜、刘宏涛、刘建全、

刘选明、巫永睿、杨文强、杨淑华、

张大伟、张立新、陈学伟、林荣呈、

周文彬、赵   忠

组委会秘书

姜   晔、陈怡彤、阴倩怡、边佳辉、

姚瑞枫、李长圣、何崇圣、伍斗生、

汪   龙

墙报奖评选召集人:

王   存、白明义、许   操、李  超、

辛秀芳、胥国勇、何崇圣、王若仲

青年学者论坛主席:

刘   俊、严顺平、巫永睿、陈浩东、

郁   飞、徐   麟、于   峰、向   云

会议住宿

一、会议协议酒店:

微信图片_20250903174754.jpg

长沙大会酒店布局图.png

二、预订说明:

1. 不支持拼房预订,如需拼房请自行沟通后由一人进行预订。

2. 住宿发票将由酒店统一开具。

3. 施柏阁大观酒店、环球融创施柏阁酒店、诺富特酒店、宜必思尚品酒店,9月30日20:00之前可取消预定

4. 预定酒店成功以预付款交付为准

🍁🍁三、温馨提示

参会代表可享受会议协议价,会议差旅住宿自理。酒店房间数量有限,请您尽早完成住宿预订。特邀报告人房间已经预留,不需要预定,敬请留意🎉🎉🎉

(客服电话:17751356020)

🏮🏮详情请查询大会网站【酒店预订】版面信息

会议联系

1. 注    册:

陈怡彤,电话:010-82599636,010-62836505;

邮箱:cyt@ibcas.ac.cn

何崇圣,电话:19198053436;

邮箱:cshe@hnu.edu.cn

嵇婧羽,电话:17751356020;

邮箱:1613669035@qq.com

2. 住    宿:

嵇婧羽,电话:17751356020;

邮箱:1613669035@qq.com

伍斗生,电话:15116271692;

邮箱:dousheng.wu@hnu.edu.cn

3. 摘    要:

姚瑞枫,电话:15801631765;

邮箱:ryao@hnu.edu.cn

4. 墙    报:

汪  龙,电话:17673054600;

邮箱:wanglong8591@hnu.edu.cn

5. 网站管理:

陈雅庆,电话:18261702504;

邮箱:1149882016@qq.com

王龚婷,电话:13217209663;

邮箱:350074110@qq.com

6. 缴费发票:

陈怡彤,电话:010-82599636,62836505;

邮箱:cyt@ibcas.ac.cn

7. 招商赞助:

嵇寿全,电话:13912120020;

邮箱:donation_zwxh@aliyun.com

李长圣,电话:19898856721;

邮箱:changshengli@hnu.edu.cn

阅读 311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