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携手社会各界开启了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及海洋保护公益活动,希望唤醒更多公众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提高全民参与生态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8月15日迎来“全国生态日”,基金会推出“修复生态,共护地球梦想”为主题的系列公益项目展示,用生态文明的壮美乐章,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篇章。
珊瑚礁被誉为"海洋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这片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不仅为无数海洋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家园,也为人类带来诸多生态服务功能,在维系海洋生态平衡、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压力下,这片蔚蓝瑰宝正面临严峻挑战。为此,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联合北京字节跳动旗下二手电商平台及哔哩哔哩(上海宽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共同发起"南海物种守护计划"珊瑚礁生态修复项目。项目聚焦三亚鹿回头海域退化珊瑚礁生态系统,通过科学调查、人工培育和珊瑚移植等系统性修复措施,不仅有效恢复了受损珊瑚礁的生机,更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生动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
项目对鹿回头海域的两个珊瑚礁区域——实验站前海域与龙王庙海域进行了全面的生态调查。通过水质调查和珊瑚覆盖率调查,掌握了两个地点的海水条件与珊瑚生长状况,为后续珊瑚培育与移植奠定了科学基础。
依托全面的生态本底调查数据,项目团队突破传统模式,创新研发了两种高性能珊瑚培育系统:采用316L医用级不锈钢打造的多层立体培育架,其六层模块化设计可实现60株珊瑚同步培育;基于仿生学原理设计的PVC树状培育装置,通过精确计算分枝角度,确保每株珊瑚都能获得最佳光照条件。在目标海域精心部署的8座现代化培育平台中,科学培育了450株本土优势物种——鹿角珊瑚和风信子鹿角珊瑚,其种源均选自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种质资源库,不仅保证了遗传谱系的生态适应性,更实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精准修复。
珊瑚不锈钢苗圃和PVC苗圃
当苗圃珊瑚生长至最佳移植规格时,专业潜水团队采用国际先进的生态移植技术:首先使用无菌手术剪精细切断固定鱼线,将母体珊瑚科学分割为10厘米标准断枝,确保创面平滑以促进快速愈合;随后通过定制化的水下恒温运输装置,将珊瑚断枝精准转移至目标礁盘。2023年9月完成的首批移植工程中,328株培育成熟的珊瑚成功定植目标海域,经3个月监测显示,310株健康存活(成活率高达94.5%),显著提升了移植区域的珊瑚覆盖度与生物多样性,为退化礁盘生态系统注入了强劲的恢复动力。
未来,守护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征程仍充满挑战,但这片蔚蓝海域的每一声生命律动都值得我们倾心守护。让我们以科学为舟,以责任为帆,在珊瑚虫构筑的微观世界里,见证生命与海洋的永恒对话。期待更多力量加入这场蓝色守护行动,让生态文明的种子在碧波之下生根发芽,共同编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