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护界动态 > 保护动态

全球近500亿只鸟儿,你们都还好吗?

媒体:原创  作者:世界自然基金会
专业号:世界自然基金会 2021/8/2 12:00:46

图片

注:该文内容主要引用自相关科研报告(详见文末资料来源),仅作信息分享使用,并不完全代表WWF方观点。

鸟类作为最广为人知的动物类群之一,目前已记载俞万种。那你知道现今地球上共生活着多少只鸟吗?最新发表研究[1]得出答案是近500亿只,这相当于全球人口数量的六倍多。

其中有四个物种数量都超过十亿,它们是家雀、欧洲琼鸟、环嘴欧和家燕。另外研究还指出,与常见鸟种的情况相反,很多珍稀鸟类的数量都非常少,12%的鸟类数量甚至都不到5000只[1]。

图片

目前勺嘴鹬在全球的数量仅为600只左右 © Seth Miller / iNaturalist

不仅如此,鸟类还以各种奇特的外貌特征、迥异的习性以及生活在丰富多样的栖息地著称。那么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鸟类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它们的生存都与哪些因素息息相关呢?

人与鸟的关系源远流长

在鸟类漫长的进化史上,它们成为了各地区人类文明的文化象征,例如拥有隼头人身的古代埃及法老守护神荷鲁斯(Horus)、基于凤尾绿咬鹃(Pharomachrus mocinno)的中美洲阿兹特克神话里的羽蛇神(Quetzalcōhuātl)。

与此同时,鸟类也出场于音乐和艺术界,例如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里时常可见红额金翅雀(Carduelis carduelis)的身影。

图片

荷兰画家卡尔·法布里蒂乌斯(Carel Fabritius)的作品

鸟类对科学研究也颇有贡献,例如加拉巴哥群岛的雀类间接影响了众所周知的达尔文天择演化理论,并启发格兰特夫妇深入研究并撰写著作《雀喙之秘》。

我们对鸟类的研究程度之深可见于超过13.2万篇已发表的论文,外加全球各地的公民鸟类科学计划,使得学术界以外的普通人也能参与鸟类研究。鸟类易于观察并且活跃在各种栖息地的特性,也让它们成为了监测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的晴雨表

图片

原鸡(Gallus gallus) © Héctor Farah / iNaturalist

此外,鸟类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贡献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和必不可少的生态系统服务,例如现代家鸡源于被人类驯化的原鸡(Gallus gallus)、生活在沙漠地带的地鸦属(Podoces)的鸟类帮助沙漠植被传播种子[2]、秃鹫帮助自然界处理动物死体、蜂鸟及其他授粉和传播植物种子的鸟。

图片

指导老师带着学生在观鸟 © Luna

鸟类同时也是人类娱乐休闲的一个重要元素。据国际鸟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统计[3],大约20%的美国公众都有观鸟的经历;23%的英国人通过观鸟来游憩;中国每年观鸟爱好者的人数呈40%的倍速增长,且本地的观鸟协会也在逐年扩展。如此庞大的观鸟人数不仅推动了生态旅游产业的经济增长,同时也对环保工作起到了推广作用。

速读全球鸟类保育现状

鉴于鸟类在人类社会以及自然保护领域内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世界上有许多鸟类保护组织和科研机构在呼吁并践行保育工作。

最著名的非政府保育组织之一便是国际鸟盟及其遍布全球的121个合作伙伴组织,其中成立于1957年的香港观鸟会(HKBWS)过去数十年来协助了全国超过20个区域的观鸟事业发展[4]。

图片

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拍摄于云南

© Staffan Widstrand / Wild Wonders of China / WWF

现在我们对鸟类保育现状的评估主要参考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而国际鸟盟作为其中鸟类部分的主要评估机构之一,旨在分析过去、现今和预测将来鸟类的生存状态、威胁信息以及物种灭绝风险[5]。

据报告显示,全球鸟类有至少40%的物种种群处于下降趋势、44%的物种趋于稳定、7%的鸟类种群在扩张、余下8%的物种目前变化趋势不明确[3]。

过去500年间,共计161种鸟类被宣布灭绝,22种被提升至极危-可能灭绝(CR-PE)级别[3]。

图片

印度兀鹫(Gyps indicus),拍摄于印度萨里斯卡国家公园 © Ola Jennersten

在全球1481种受威胁的鸟类里,分布于非洲、亚洲以及欧洲的秃鹫算是比较引人担忧的类群之一。1994年时,16种旧大陆秃鹫都处于无危级别(LC),仅有南非兀鹫归属于易危(VU)。到今日,仅有2个物种处于无危,而余下的14个物种里有8个处于极危(CR),3个处于濒危(EN), 另有3个被列为近危(NT)。

鸟类面临的生存压力

鸟类面临的生存乃至灭绝危机是自然保育工作不可忽略的问题,特别是与人类活动相关时,我们应努力保护鸟类不受进一步威胁并逐渐恢复种群健康

这里我们将要提到的几种威胁不仅各自对鸟类生存影响深远,它们往往还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叠加效应,进而恶化彼此的负面影响。

1)栖息地丧失与破碎化

随着土地利用转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增长,由此导致的栖息地丧失与破碎化成为了目前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最大威胁,特别是在热带地区。同时大面积的生产活动还可能伴随着农药的滥用,这对迁徙并以种子为食的鸟类构成严重的威胁。

图片

白冠带鹀(Zonotrichia leucophrys)属于以种子为食的鸟类 © uzun / iNaturalist

2)毁林与滥伐现象

地球上近2/3的鸟类物种都栖息在森林,甚至有些鸟种的生存高度依赖这些森林,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但这些地区同时也存在高毁林率和不可持续甚至违法的林业作业(如选择性伐木)。

更令人担忧的是,传统的野外调查方法往往难以准确评估森林恶化的程度且十分耗资。所幸的是目前有研究运用高空间解像度的卫星图像和遥测技术,来评估被采伐的森林质量以及后期的修复工作成效,保护原生林以助力森林鸟种的保育工作[6]。

图片

两只巨嘴鸟(Ramphastidae),拍摄于巴西 © Frederico Viana / WWF

3)物种入侵

在过去500年间,物种入侵间接或直接导致了将近112个鸟种灭绝[3],其中海岛鸟类受威胁最为严重,如生活在加拉巴哥群岛的暗腰圆尾鹱(Pterodroma phaeopygia)。在众多入侵物种里,已有超过1500种在它们的自然地域分布之外的地区扎根生存,其中啮齿类和猫科动物占绝大多数。

图片

图片

上图为黑背信天翁(Phoebastria immutabilis)被鼠类咬伤

下图为拍摄到的咬伤记录 © USFWS

4)非法猎捕与贸易

不可持续的猎捕以及非法贸易对鸟类生存也构成巨大威胁,其中鹦鹉科、鸠鸽科和雉科的鸟尤其受影响。在亚洲,非法鸣禽交易十分猖獗,2015年发布的研究曾指出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仅在三天内就查获了206种非法交易鸟类[7]。

而在地中海地区、中北部欧洲和高加索地区,非法捕猎野生鸟类的事件十分普遍。国际鸟盟统计显示每年有近1200-3800万只鸟在这些地区成为非法捕猎的目标。

图片

在雅加达的鸟类市场中拍摄到的现象 © WWF

5)渔业意外捕获

全球不断扩张的渔业活动也给海鸟造成了极大困扰,通行的捕具会发生意外捕获、伤害甚至导致潜入水中的海鸟死亡。据统计,每年有数十万只海鸟死于流刺网、延绳捕鱼以及拖网捕捞等捕渔作业[3]。

图片

黑眉信天翁(Thalassarche melanophris)容易遭意外捕获 © Dimas Gianuca / RSPB

6)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对世界各地的鸟类从行为、形态、生理、生活史等方面都有不同的影响。

举例来说,生活在芬兰的大山雀(Parus major)和迁徙的斑姬鹟(Ficedula hypoleuca)因为气候变化导致种群密度上升,并且两个物种的繁殖时间间隔也因为上升的气温而缩短。这两个变化加剧了物种之间的原本并不激烈的资源竞争,甚至引发更频繁的抢夺鸟巢现象。

图片

图片

左图:大山雀(Parus major);右图:斑姬鹟(Ficedula hypoleuca)

© Ola Jennersten / WWF-Sweden

类似的研究也表明,气候变化对鸟类物种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更深远,而这些变化在某些情境下会阻碍鸟类繁衍后代生息[8]。

展望保育工作的未来

鸟类的保育工作离不开严谨科学的规划、积极配合的政策以及充足的人力物资。即使面临种种挑战,鸟类种群的韧性加上人们的努力已经在过去创造出不少保育成效。

世界多地都在通过重新建立栖息地来帮助物种种群数量回升到健康的状态。例如我国近年来的湿地修复工程不仅增加了更多的湖水覆盖、改善栖息地质量,同时还吸引了更多越冬水鸟,从而提升了当地的鸟类物种多样性[9],包括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种。

图片

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 © Xavier Rufray / iNaturalist

我们自身可以从宣传教育做起,增强公众与自然的紧密联系感,提高环保意识并且鼓励带动周边的人从而扩大保育工作的影响力。

比如观鸟活动,就非常适合安利给身边的朋友,不需去深山老林、不用刻意避开人类活动,在我们城市的公园和高校里,就有着蹦蹦跳跳、叽叽喳喳的野生鸟类,数量还不少。

也可以寻找你附近的观鸟组织,他们会定期组织在城市里的观鸟活动,有老师,有同伴,观鸟绝对是一件放松身心的活动。

1111111111111

阅读 3913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