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是国际淡水豚日。
淡水豚(freshwater dolphin),很多文献里又译作river dolphin(河里的豚),它既不是一个单一的物种,也不是一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的统称,直接来说,淡水豚这个名称不具有物种分类学意义,而是对一些适应江河湖泊等淡水生境的鲸豚类动物的统称。
各种淡水豚之间的亲缘关系甚至很远,来自不同的演化支。那么淡水豚这个名称的提法意义在哪里呢?
淡水豚主要分布在亚洲和南美洲地区,包括伊洛瓦底江豚、恒河豚、印度河豚、亚马逊河豚、土库河豚、白鱀豚和长江江豚。
我们知道,白鱀豚和长江江豚(下简称“江豚”)是生活在咱们长江里的两种豚。2006年,多国学者共同参与的“长江淡水豚类考察”,结果显示白鱀豚生存状况为功能性灭绝(处于灭绝边缘,因物种数量个体极少基本丧失种群繁衍能力),那年的考察报告也指出江豚的数量从1990年的3600头断崖式下跌至1800头,生存状况都极不乐观。
淡水流域是人们活动高度密集的区域,相比生活在海里的鲸豚类动物,生活在淡水环境里的豚类因为自己的栖息地和密集人口的生产生活区域毗邻或重合,面临的人类影响和生存威胁更严重,但由于这些豚的数量和种类较少,当前鲸类动物保护的各项政策使得淡水豚并未像海豚那样受到足够多的关注。
所有淡水豚都面临着严重威胁,除土库河豚信息不足外,其他6种均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或“极危(CR)”。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把“淡水豚”这个群体的命名原因归结在保护层面。
作为哺乳动物的淡水豚几乎都是所在水域的旗舰物种或伞护种。近年来,各个淡水豚分布国出台了许多保护政策,保护力量不断壮大,保护手段因地制宜,也取得不少成效。其中,长江江豚保护工作和成效得到国际认可,是值得向世界分享的中国经验。
每年的淡水豚日,我们都会介绍淡水豚,强调淡水豚保护。包括江豚在内的淡水豚究竟该如何保护,当前人们都在做哪些工作?今天,熊猫君和大家一起来重点回顾下近一年来有关长江江豚的几件大事吧。
长江江豚,长江中的微笑天使
十年禁渔:江豚的吃饭问题
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最迟自2021年1月1日0时起,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天然水域,实行为期10年的禁捕,在此期间禁止对天然渔业资源进行生产性捕捞。
社会各界普遍认为长江江豚最主要的威胁就是非法捕捞和有害渔具的使用。曾有巡护员志愿者发现,长江里许多渔网的网眼连一根筷子都插不进去,小鱼都无法逃脱。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种竭泽而渔的捕捞方式造成长江流域的渔业资源严重匮乏,长江无鱼可捞,江豚无鱼可吃。没有食物哪有活路?非法捕捞所采用的毒鱼、炸鱼、电打鱼以及迷魂阵、滚钩等捕鱼工具的使用还会直接伤害到江豚,屡有被误伤后死亡的江豚尸体被发现,令人痛心。
十年“禁渔”政策实施近一年后的2020年12月,渔船渔民退捕基本完成,沿江10省(市)共退捕渔船11.1万艘、渔民23.1万人。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重点水域的8.4万艘渔船和18万渔民全部提前退捕上岸,剩余少量渔船和渔户也将按计划于2021年底前完成退捕,十年禁渔政策取得阶段性成效。渔民安置保障工作也同步推进。人、水、豚、鱼和谐的长江生态环境稳步恢复中。
保护区内被救助的江豚正在吃鱼。粮食问题比天大。
©️WWF/李锋
迁地保护与种群输出:江豚的“豚口”问题
江豚面临的更大威胁是栖息地的恶化。挖沙、航运、水污染都会对江豚的栖息地造成破坏,对他们的生存产生威胁。长江干流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多,保护工作的挑战性很大,自上世纪80年代起,人们逐渐摸索出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繁育三大保护策略。迁地保护,就是选择一些生态环境与长江相似但人类活动较少的自然或半自然水域建立保护地,将部分江豚迁移至此进行繁衍生息。
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2年,是我国首个长江豚类保护区。但是在1990年,由长江干流捕获的5头江豚被放养到长江天鹅洲故道中,就已经建立了迁地示范种群。
2021年种群调查发现,天鹅洲故道的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已逾百头,被誉为世界上首个豚类迁地保护的成功案例。
江豚“豚口”多了,家族热闹起来了,大家都开心极了。但是豚儿多了这片地方的鱼儿就又不太够吃,供每头江豚嬉戏的水域面积也越来越小。今年5月,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反向输出,向何王庙/集成、西江、铜陵等其他保护地输出长江江豚13头。自2015年起,已累计输出24头。
2017年的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结果显示,江豚数量急剧下降的趋势得到有效缓解。迁入与输出,一方面增大种群数量,另一方面改善种群基因,天鹅洲正成为江豚种质资源地,支持其他保护地的发展,成为江豚数量提升的希望所在。
智慧巡护:江豚的管家问题
2021年5月22日生物多样性日当天,第一届长江江豚巡护员竞技赛举办,来自长江流域5省8个保护地的巡护员们参加了比赛。
这次大赛首次使用巡护智能APP,该APP具有“发现物种”“事件上报”“远程协助”三个主要功能,内置简单的OA信息查看、个人统计以及物种资料库等辅助功能,巡护系统还配备管理员使用的“实时控制台”,管理员可实时掌控巡护人员的巡护过程,在有紧急情况发生时立即进行连线沟通。
巡护员作为保护区野外工作者,担负着自然环境一线守护的重要责任,而智慧巡护给他们铸造翅膀,搭建江豚保护现代科技网。在保护区,智能监控设备和无人机建立起的巡护监控网络可让工作人员坐在指挥中心就能实时监测水位变化、水质指标,锁定非法捕捞现场。
首届长江江豚巡护员竞技赛野外赛场,巡护员展示并记录收缴的渔网。©️OPF
巡护员们在第一届长江江豚巡护员竞技赛上首次运用智慧巡护系统进行大比拼,从传统的人工作业、肉眼观豚,到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通过无人机、无人船、视频定点抓拍、水下生态声学记录仪等设备自动采集数据,汇总到终端监控平台进行可视化分析,实现空中、陆地、水下全方位实时监控的智能巡护,让巡护员从渔民、志愿者、社会公益人士,逐步转变为专业人士。
长江江豚保护的智慧巡护时代开启。
保护区总规:江豚的家园管理问题
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成立以来,在长江豚类迁地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监测数据和工作经验。天鹅洲故道江豚迁地保护种群是我国建立最早最成熟的一个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种群,是世界上第一个对鲸豚类动物进行故道自然迁地保护的成功案例,对于长江江豚的保护具有极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整个江豚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状况下,天鹅洲故道为长江江豚保存了希望之火和恢复之种。
随着外部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保护区成为长江江豚栖息、繁衍的良好场所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威胁和挑战,从目前保护区的发展和建设现状看,天鹅洲故道江豚种群数量已接近最高环境容纳量,所在的石首江段保护管理设施设备缺乏,保护管理能力还有待提升。
为加快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科学制定保护区保护措施与目标,保证长江江豚及其栖息环境等得到有效的系统和长远保护,2020年开始启动了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期间,规划工作组多次进入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围绕保护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保护对象的生存状况、保护管理工作的成就和问题以及周边社区的社会经济条件等内容开展了详细的实地调查,并广泛而深入地征求了保护区、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相关单位的领导及专家的意见。在此基础上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编制完成了《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21-2030 年)》。2021年8月,规划通过了专家评审。
长江江豚保护区总体规划是保护区发展一个纲领性的战略文件,为保护区未来10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自然向好,规划助力保护区持续发展。
淡水豚保护地有效管理国际认证标准:
江豚保护经验总结和推广问题
淡水豚主要分布在亚洲和南美洲地区的60个保护地,这些保护地的面积从40平方公里到400平方公里不等。淡水豚保护地的建设和管理状况是拯救濒危淡水豚类的关键举措, WWF于2019年开始着手开发专门针对全球淡水豚保护地有效管理的国际认证标准,简称CA|RDS(即Conservation Assured|River Dolphin Standards)。通过一系列准则,评估淡水豚保护地的管理是否达到有效保护淡水豚的标准。
以江豚为代表的淡水豚处于水生食物链的顶端,是淡水生态环境的指示物种,其种群的状况反映了河流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保护淡水豚及其栖息地,就像撑开了一把保护伞,既保护了淡水豚,也保护了其他珍稀水生物种,以及淡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服务功能,为人类健康生活、繁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CA|RDS旨在促进淡水豚保护地管理者积极改善管理,实现一个2030年的目标,就是让亚洲淡水豚数量停止下降,并朝着数量翻倍方向发展,南美地区淡水豚数量则维持稳定,促进野生淡水豚的生存和繁殖空间得到有效管理,确保它们不受外在威胁因素干扰,使淡水豚种群的数量和栖息地得到恢复。
2020年6月,汇集国内鲸豚类保护专家和保护区工作人员,关于CA|RDS的首次专家咨询会召开,经过数次会议、数十位国内外专家反复修正,2021年CA|RDS正式建立,可为15个国家的淡水豚保护地管理提供应用标准,从根本上帮助提高现有淡水豚保护地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的有效性。
中国长江江豚保护管理经验是CA|RDS顺利开发和完成的重要基础,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作为第一批评估试点保护区,努力达到国际认证标准,并且推广自身管理经验,助力全球淡水豚的保护和有效管理。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任何一个物种的从无到有都历经了多么久远的时光,任何一种物种的保护也注定是一场漫长、艰难、复杂甚或历经数代的工作。保护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从宏观政策到微观环境,最终还是落实在人,成事在人。
长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它无与伦比,奇雄伟岸,它孕育了如此多珍贵的生命。长江江豚、白鱀豚、中华鲟……都是这片宏大的淡水水域里不可替代的珍宝。在淡水豚日,我们回顾工作,也坚定信心,呼吁所有人,关注这些水中精灵,呵护它们,呵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