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喝杯咖啡、豆浆,发现是用塑料杯装的;中午点个快餐,食物是装在塑料盒里的;下午吃点零食,还是用塑料袋装着的……不知不觉间,我们早已被塑料包围了。
当然,人们不会主动地“吃”塑料,但塑料制品早已渗透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包装、建筑、地板、食品生产和包装、炊具、保健用品、儿童玩具、休闲用品、家具、家用电子产品、纺织品、汽车以及化妆品等。
微塑料以及纳米塑料还会通过多条途径进入人体,混进各个器官,比如神经、心、肺、肝脏等,等待时机“兴风作浪”。
2023年11月,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显示,纳米塑料能够进入大脑,与神经元中的蛋白纤维发生作用,从而加剧帕金森病的风险。
此前,在2022年3月,一篇发表在《国际环境》上的研究显示,首次在人类血液里发现了微塑料。
塑料中这些成分
或会危害人体健康
上海市疾控中心2021年在公众号刊文中介绍,塑料制品中含有的己内酰胺、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以及酚类化合物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它们具有持久性、积聚性、迁移性和高毒性等特点,在人体内蓄积后,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例如,邻苯二甲酸酯类具有致畸、致突变性等毒性,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干扰内分泌,可以造成生殖功能异常,还易导致男性患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风险升高。
此外,不合格的塑料饭盒或塑料袋中大多含有工业碳酸钙、石蜡或重金属,工业碳酸钙可能导致人体胆、肾结石,重金属超标会对血液和神经系统造成影响。
最关键的是,塑料中的有害成分能够通过各种环境介质长距离迁移,并长期存在于环境中。
减少“塑料危害”
生活中做好10件事
1. 尽量少用塑料制品
尽可能少用塑料及塑料制品,尤其是一次性塑料。可能的话,用玻璃或者不锈钢制品来代替塑料制品。
2. 不用塑料袋装熟食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李卫敏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中表示,不用塑料袋装熟食,尤其不要用彩色塑料袋盛装熟食,它属于再生塑料袋,其中含有的致癌物可能转移到食品中。而且,食物的温度越高,油脂越多,塑料袋中的有害物质溶出越多。
在外就餐后,如果需要打包,最好使用降解盒,当然自带饭盒更好。
3. 不要在碗里套塑料袋盛烫食
一些商贩图省事儿,经常在碗上套一个塑料袋,再盛装酸辣粉、豆腐脑、小面、麻辣烫等食物,其实这是一种很不健康的行为。塑料袋中的有害物质遇高温、油脂易析出,不利于健康。
4. 不要加热塑料容器
如果不得不用时,要正确使用塑料制品,不要把食物或饮料放在塑料容器中加热,也不要把塑料制品放入洗碗机中清洗。
5. 不用塑料吸管喝饮品
喝水最好不用吸管,如果一定要用吸管,可用不锈钢吸管、玻璃吸管、可降解吸管等材质代替塑料吸管。
6. 不用塑料瓶装油
尽可能选用玻璃、陶瓷、不锈钢等器皿装盛食用油。果蔬保鲜尽可能用正规的食品保鲜袋(膜)。
7. 不用市场的塑料购物袋
出门购物时,包里揣个可降解塑料袋、牛皮纸袋、网格袋、布袋等。
8. 不用酒店的一次性洗漱用品
现在有些酒店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替代消耗品,旅行可以自备洗漱用品。
9. 不选合成纤维的衣物
衣服、地毯和家具最好选择天然纤维(棉、麻、丝、毛等),而不是合成纤维,这样可以减少室内微塑料的脱落。
10. 定期进行室内吸尘
为了减少家里灰尘里中的塑料微粒,建议经常定期吸尘(而不是清扫)能减少室内的塑料微粒水平。
来 源: 健康时报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