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种资讯 > 动物资讯

鳄鱼界的“小钢炮”—钝吻古鳄

媒体:动物世界  作者:米哈泽马
专业号:钱佳弘 2025/11/7 13:20:25

钝吻古鳄 又称矮鳄鱼、盾吻古鳄、钝吻侏儒凯门鳄等,是现存世界上体型最小的鳄目动物之一,成年雌性通常不超过1.2米。该物种分布于南美洲北部和中部地区,栖息于河岸森林、湖泊周边的洪泛森林以及水流湍急的河流与溪流附近。种群数量庞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无危物种。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爬行纲 Reptilia

目: 鳄目 Crocodilia

科: 短吻鳄科 Alligatoridae

属: 古鳄属 Paleosuchus

种: 钝吻古鳄 P. palpebrosus

古鳄属名“Paleosuchus”源自希腊语“palaios”(意为“古老”)和“soukhos”(意为“鳄鱼”),指该鳄鱼被认为起源于约3000万年前与其他凯门鳄分化的古老谱系。

种加词“palpebrosus”源自拉丁语“palpebra”(意为“眼睑”)和“osus”(意为“充满的”),指其上眼睑存在的骨质板(眼睑骨)。

钝吻古鳄由法国动物学家乔治·库维尔于1807年首次描述为“Crocodylus palpebrosus”。1924年Muller和1928年Schmidt首次使用当前公认的学名“Paleosuchus palpebrosus”。该物种目前无已确认亚种。

图为:锥吻古鳄

目前,古鳄属仅包含两个物种:锥吻古鳄(P. trigonatus)与钝吻古鳄(P. palpebrosus),均分布于南美洲。古鳄属与其他凯门鳄的区别在于缺乏眶间脊,且前颌骨区域仅有四颗牙齿(其他凯门鳄为五颗)。

2012年一项遗传学研究发现,钝吻古鳄不同种群(如潘塔纳尔、马德拉河流域、内格罗河流域)存在明显差异,且这些种群彼此隔离,表明其可能为隐存种复合体。

钝吻古鳄是现存最小的新大陆鳄目动物。雄性最大体长约1.6米,雌性通常不超过1.2米。有记录的最大个体体长为1.73米。这一数据可能低估了其实际最大体型,因为几乎所有成年个体尾部末端均有缺损。

成年个体体重通常为6至7千克,与几种大型鳄类6至12月龄幼体的体重相当。

钝吻古鳄与人类的比例参考

钝吻古鳄的头部形状在鳄目中较为独特,头骨呈圆顶形,吻部短而平滑、凹陷,尖端上翘,形似犬类头部。所有年龄段个体的虹膜均为栗褐色,瞳孔呈垂直狭缝。

上颌明显前突于下颌。上颌两侧各具四颗前颌齿和14至15颗上颌齿,下颌两侧各具21或22颗牙齿,总数约80颗。

颈部相对纤细,背侧鳞片不如锥吻古鳄突出。尾部双排鳞片较小且垂直突出。成年个体呈深棕黑色,头部深褐色;幼体为棕色带黑色条纹。

背侧和腹侧均覆盖坚固的装甲,其真皮鳞片具有骨质基板(称为骨皮),这可能通过减少捕食压力补偿其小体型。

钝吻古鳄原产于热带南美洲北部和中部,分布于奥里诺科河、圣弗朗西斯科河、亚马孙河流域,以及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上游。其分布国包括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巴西、玻利维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及巴拉圭。该物种的分布范围较同域分布的锥吻古鳄更广,延伸至巴拉圭并覆盖巴西更大地域。它们随水位季节波动而迁徙,而锥吻古鳄无此行为。

钝吻古鳄为淡水物种,栖息于森林河流环境及湖泊周边的洪泛森林。它似乎偏好水流湍急的河流与溪流,但也见于委内瑞拉和巴西东南部营养贫瘠的静水区域。

钝吻古鳄的栖息地环境

该物种能在夜间长距离穿越陆地,亚成年个体偶尔出现于孤立的临时水域。在其分布区北部和南部,它也存在于稀树草原的廊道森林中,但缺席亚诺斯和潘塔纳尔地区的此类生境。与其他凯门鳄相比,钝吻古鳄对冷水的耐受性较强。白天,个体有时藏身于洞穴中,或在岩石堆上休息,或躺卧在浅水中暴露背部晒太阳。

钝吻古鳄陆地行走留下的足迹

钝吻古鳄主要为夜行性动物。由于占据多种微生境,其食性被认为存在地域差异。成体以鱼类、两栖动物、小型哺乳动物、鸟类、蟹类、虾类、软体动物、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捕猎于水中或陆地。幼体捕食较少鱼类,但亦摄入甲壳类、蝌蚪、青蛙、蜗牛及陆地无脊椎动物(如甲虫)。

猎物多数被整个吞下,并通过砂囊中的石块磨碎。在潘塔纳尔地区,钝吻古鳄于旱季在洞穴中夏眠,并能将体温维持在约22℃长达数日。

钝吻古鳄是不进行“死亡翻滚”技术的鳄目物种,该技术几乎被所有现存鳄类用于进食或种内斗争。

成年钝吻古鳄通常独居或成对活动。对该物种繁殖行为的研究较少,其繁殖似乎无季节性。

雌性在隐蔽处用植物和泥土筑起堆巢,产下10至25枚卵,并以更多植被覆盖。巢温介于26至31℃之间,由腐烂植物材料加热。孵化期约90天,幼体性别取决于孵化期间的巢温。

卵开始孵化时,雌性会响应幼体的叫声打开巢穴。新孵化的幼体体表覆盖黏液,可能延迟数日入水直至黏液干燥。这种黏液被认为可减少藻类生长。

雌性陪伴幼体约一年,有记录的最长照顾期达21个月。此后幼体分散独立生活。幼体年生长速率约8至10厘米。雌性约8岁性成熟,雄性约6岁。

许多鳄目动物因皮被猎杀,但钝吻古鳄不在此列,原因可能是其腹皮装甲过厚难以鞣制。部分个体会被原住民捕食,一些南美传统文化认为其牙齿可防蛇咬。在圭亚那等地,它们被采集用于宠物贸易,但无证据表明种群因此减少。栖息地破坏(如金矿开采)构成一定威胁,但影响并不大。估计总种群数量超过百万只。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名录中,钝吻古鳄被列为无危物种,因其分布范围广泛,覆盖南美洲北部和中部大部分地区,且尽管种群趋势未知,它在许多分布地仍数量丰富。该物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

在国际上,钝吻古鳄可作为宠物饲养,但提供适宜饲养条件成本高昂,且需要极大空间。在许多国家,需获得许可或执照,且大多数兽医缺乏对此类外来动物的经验。

阅读 148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