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生物多样性 > 保护实践

郴州“两山”故事丨秀美八面山:生物多样性探索与保护

媒体:郴州市生态环境局  作者:内详
专业号:孙莹 2025/8/31 20:50:46

编者按

当八月的清风拂过郴州的山川林海,我们迎来了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今年的主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诠释,也是郴州这片热土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郴州始终以“守护绿水青山”为使命,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步履坚定。从矿区生态修复的“蝶变重生”到自然保护区的“万物和谐”,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郴州方案”到“两山”转化的创新探索,我们欣喜地看到,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画卷正在湘南大地徐徐展开。

近日,郴州环保微信公众号推出郴州“两山”故事专栏,聚焦郴州生态环境保护的鲜活实践,展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郴州答卷”。今天,让我们共同聆听《郴州“两山”故事丨秀美八面山:生物多样性探索与保护》。

一、基本情况

湖南八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桂东县西部,地处罗霄山脉中南段,南岭山脉北端,东连湘赣边界的万洋山和诸广山,南抵洪水山,南北长24千米,东西宽21千米,东、东南与桂东县四都镇和青山乡交界,北与炎陵县相连,西与资兴市毗邻,总面积10974公顷(其中核心区 3137 公顷,缓冲区 2141 公顷,实验区面积 5696 公顷),保护区内已知维管束植物2259种、野生脊椎动物240种,其中属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植物24种,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37种。主要保护对象为保护我国分布东缘的银杉群落;保护我国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植物区系为华东、华南、华中的交汇和过渡保存较完整的天然次生林及其生态系统;保护我国保存数量较多,保存面积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南方铁杉和穗花杉等珍稀森林植物群落。区内生物资源丰富,珍稀动植物种类较多,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2015年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评为“银杉最多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图片

穗花杉

图片

铁杉

图片

云锦杜鹃

图片

暗锁瑚菌属新种

图片

银杉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扛牢生态保护政治责任

近年来,八面山管理局始终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讲话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主管部门地精心指导下,始终把筑牢基层党建引领生态发展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举措,坚定不移地扛牢生态保护这一政治责任。一是严格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将创建井冈山国家公园作为当前和今后的重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保护区“三区”管控要求,立足保护区实际,主动适应新时代生态发展理念,教育和领导全体干部职工在助力构建新时代生态发展格局中展现自然保护区人担当,不断以点带面、以身作则,全面推行以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带动力,逐步辐射延申至毗邻乡镇、村组。二是积极与毗邻周边乡镇加强交流合作。2023年6月26日在省局、株洲、郴州两地市县林业局的见证下,桂东县政府与炎陵县政府签订了《湖南八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湖南炎陵县桃源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连边界线范围内共商共管共建共享的框架合作协议》,全面拉近两地区社区共管共建合作进程,确保了边界和睦。管理局与寨前镇等周边5个乡镇签订了睦邻友好协议,此外我局聘请了16名村务员共同参与自然保护区和国有林场巡护工作,并每年给予毗邻资兴市银杉村2万元和炎陵县红星桥村1万元管护费用,用于聘请护林员落实边界资源管护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共享共建保护管理体系。三是优化人员结构,针对管理局技术人员短缺问题,经申请县委同意使用县人才专项编制5名,通过2023年上半年和下半年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员公开招聘,现已招聘农林类硕士研究生3名,本科林学类专业人才2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才短缺的短板。四是守好生态安全底线,严格按照森林防灭火阻隔系统和森林消防蓄水池建设两年行动工作要求,筑牢防灭火防线。在重点防火区域对原生物防火阻隔带进行了全线抚育和林下林缘可燃物清理,确保了防火阻隔实效,在试验区内重要巡护步道附近因地制宜修好消防蓄水池,保障了防灭火水源需求。

(二)完善基础设施,着力优化生态保护基础能力

2009年保护区总体规划获得国家林草局批复,规划总投资6527.1万元,2009年一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批复资金129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998万元,地方配套298万元),切实推动了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完善。项目资金重点用于保护区管理站房、检查站、瞭望台、科研宣教用房及设备、界碑界桩和林道路等方面修建。2023年省、市林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给予了项目大力支持,2023年自然保护区保护与监测(二期基础设施)项目,批复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资金1752万元,地方支持配套438.37万元;批准实施2023年能力建设项目,安排中央财政林业草原项目资金895万元。近年来,在各级部门支持下先后投入了大量资金,推动“人工作业 科技防护”的管护模式,全面加强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监测。专业巡护队每日穿梭山林,铁塔哨兵、视频监控、红外相机、无人机协同作业,构建起空地一体的智能监测网络,全天候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同时建成10套全天候物种保护与视频监控预警系统前端、2套无人机航空监测系统,实现野生动植物种群常态化、智能化监测。

(三)致力科研监测,着力推动科普宣教广泛铺开

近年来为全面加强自然保护区科研水平,我局积极围绕打造全省生态科研基地目标,积极加大了保护区内科研工作投入。一是开展各类科学考察。利用上级拨付项目资金,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八面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通过对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昆虫、鱼类、两爬类进行认真的实地考察,掌握资源现状,分析资源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对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制定保护对策提供依据,促进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野生动植物的科学保护。为更好了解银杉群落生境信息,通过建设固定样地,开展水土气生等生态要素监测,获取银杉生态系统结构参数的样地观测数据,深入研究银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更有利于科学地开展银杉繁育与保护工作,保障银杉生境监测工作长期科学的有序推进。二是着力强化监测能力。立足本位,切实加大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监测工作,积极开展监测样地、样线建设,去年投入40余万元新增一批高清野外红外触发式相机和巡护终端。切实用好2023年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资金,分别建设银杉群落监测样地一个、穗花杉群落监测样地一个,并分别对伯乐树、铁杉、穗花杉、银杉和南方红豆杉建设了5个极小物种监测样地,建立监测台账,并分析数据用于提供对物种长期观测与保护的基础。共设置8条样线,样线总长25km,并采购了一批科研监测设备,购置了100台触发式红外相机,广泛捕捉珍稀野生动植物掠影。三是着力突出宣传教育。积极参加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日宣传活动、6.5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利用爱鸟周、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等主题活动开展了科普教育与宣传活动10次,发放宣传资料220份,图册资料150份。配合桂东县南岭自然科普馆做好了“两个基地”即“湖南省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港澳青少年研学交流基地”的项目建设、布展等工作安排。加大森林防火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建设了生态保护宣传长廊;认真编制了保护区珍稀野生动植物简介内容,采集银杉及树皮、穗花杉、南方铁杉、伯乐树、银杏等标本,制作了植物标本并入柜展示;保护区紧跟时代潮流,通过学习强国、新湖南、郴州日报、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开展宣传报道;参与编辑桂东县珍稀动植物简介汇编,利用沙盘模型室、桃辽珍稀植物培育基地、八面山苗圃基地,将科研成果展示与科普教育相结合。

图片

三、特色亮点

(一)着力发扬本土民生文化优势

管理局深入发掘当地特色资源,结合生物多样性特色相互发展,提供独特的户外体验。通过收集当地各类口口相传的神话故事、感人泪下的情感故事、催人奋进的红军事迹等,例如:毛泽东主席在长征时期路过八面山著过的诗 «十六字令•山»中的第一首,“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通过八面山独特的山色风光,神奇的揭示了长征精神的精髓要义。并结合当地生物多样性特色,将故事与生物多样性一同宣传推广。近年来受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优势影响,每年在节假日有登山爱好者进行户外活动,为加大生态资源保护,在登山入口重要道口设立了检查卡,军营铺管理站在节假日期间每天组织工作人员对登山步道沿线开展垃圾清理行动,在垃圾清理到过程中沿途向登山到游客讲解保护自然环境、共建绿色家园到生活理念,呼吁游客能树立“无痕户外”“把垃圾带下山”的环保理念,将垃圾随身带走,使大家更能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等重要性。

图片

(二)抓好源头防治,着力确保生态环境稳定改善

2017年开展保护区“绿盾”行动以来,我局通过国家遥感监测和自查方式确定疑似问题清单29个,其中小水电站问题8个(核心区3个、缓冲区3个、实验区2个),基本农田、原住民房屋等问题合计17个,保护区一期基础设施建设业务用房被遥感纳入疑似问题清单4个,均已全部整改完毕。严格做到“举一反三”,主动压实保护区基层管理站监管责任,出台《湖南八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保问题排查和巡护管理办法》,管理站工作人员每月都进行一次“回头看”排查工作,并建立好排查台账,持续确保自然资源持续向好发展。积极开展银杉极小种群保护项目,制定了《湖南八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银杉保护管理实施方案》,全面进行银杉普查和挂牌保护,并在桃辽站进行了育种,银杉面积和数量维持稳定。2024年生态环境部委托南京环境研究所开展八面山保护区生态保护成效评估,评估结果反映了近5年八面山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稳中有升,符合优秀等级。

(三)着眼长远发展,着力推动智慧建区落地见效

自2008年获批升格为国家级保护区以来,在上级部门的重视和关心下,生态质量和资源禀赋得到了充分提升。为全面推动新时代保护区生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构建智慧保护区为目标,2019年来积极开展了二期总体规划编制、二期基础设施项目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编制工作,2023年2月自然保护区二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式批复,5月下达了中央预算内资金1752万元,积极加强科技巡护加持,为桃辽和军营铺管理站配发2台无人机,用于日常巡护,全面提升巡护面积,弥补以往空白区域的管理。已购买3台无人机和并在军营铺站修建1个小型无人机场,后期进行无人机执照培训,全面提升护林防火队伍使用无人机实操能力,保障高质量完成林业系统各项任务。

图片

四、实践成效

2023年全省自然保护区工作会议在桂东八面山保护区召开,八面山管理局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和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2024年在生态环境部组织的生态成效评估工作中,获得了生态成效评估优秀等次。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力度地不断增加,生态环境越来越优质,保护区内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得到了充分繁衍,数量持续增加。通过综合科学考察,在保护区新发现国家一级野生保护植物红豆杉、国家二级野生保护植物狭叶重楼、河南石斛、陈氏独蒜兰、江西杜鹃,发现新种有幻角蚁甲属新种、扁萤属新种、天门冬科万年青属新种、暗锁瑚菌属新种。通过银杉生境调查,完成了4个银杉典型群落光合特性、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生物多样性调查、大气环境指标浓度监测和周边水质监测,并发表科技论文1篇。对新发现的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藏酋猴、白鹇、绿翅金鸠等珍稀物种,积极在中、省、市主流媒体上进行广泛宣传报导,充分展现八面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实践成果,为自然保护区科普宣教和生境研究提供参考。

图片

藏酋猴

图片

白颈长尾雉

图片

黄腹角雉

来源 | 郴州市生态环境局

编辑|唐坤

一审|郭凯 二审|刘珈利 三审|郭会亮

郴州日报融媒体工作室运营

阅读 112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