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而9月21日是第十三个北京湿地日。当天,海淀区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中心在翠湖湿地公园组织开展2025年全国科普月暨北京湿地日主题活动。
大家首先观看了一段关于鸟类环志的宣传片。影片虽不长,却清晰展示了环志工作的基本流程和意义——通过为鸟类佩戴标志环,研究人员可以追踪它们的迁徙路线、研究种群动态等,这也是保护鸟类、守护生态的重要一环。
带着刚刚学到的知识,孩子们跟随科普老师周老师向着鸟类环志站出发。午后的湿地别有一番韵味,九月的风已有凉意,却吹不散孩子们眼中的期待。自然总是充满惊喜——行至“芳草逐风”景区时,几只绿头鸭倏地从狼尾草丛上方掠过,飞得极快,还不等孩子们举起望远镜便已消失在视野尽头,引得一阵惊呼。
而站在“临湖映眺”的木栈桥上,可见湖心立着几处木架,数只通体黝黑的水鸟正停栖休憩。周老师向孩子们讲解,这就是古人诗词“鸬鹚敛翼欲下水”中的普通鸬鹚,也是我们小学课文里读到过的“鱼鹰”,一下子就拉近了同学们与这些鸟类朋友的距离。
越往深处,鸟鸣愈渐清晰。柳莺、白头鹎等小型林鸟隐匿枝头,只闻其声不见其影,却为午后添了几分生趣。两只白鹭在浅水处悠然踱步,长腿轻提慢落,姿态优雅如舞,孩子们纷纷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
抵达环志站后,环志工作组负责人闫老师为大家详细讲解了鸟环的分类,并现场演示每个步骤如何操作。当天被环志的是一只灰喜鹊幼鸟——闫老师解释说,根据它头顶、头侧和后枕部的黑色尚不浓重的特征,可以判断这是今年春季才孵化出生的幼鸟。
孩子们对环志过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认真学习每一个环志步骤,尤其在佩戴脚环环节,还有人主动接过脚环仔细查看上面的编号,协助老师验证信息。
待到放飞时刻,孩子们虽满怀不舍,却仍默契地让出一条通道。只见那只佩上新环的灰喜鹊振翅而起,融入翠湖这一抹秋色之中。望着鸟儿远去的方向,我们仿佛看到了无数希望的翅膀,正载着对自然的敬畏与好奇,飞向更远的未来。
本次活动带领青少年亲临环志工作现场,直观了解鸟类环志各个环节,深入理解鸟类研究的科学方法和严谨态度,是一次难得的亲身体验,也是一次科学普及形式的创新。以全国科普月和北京湿地日为契机,以期激励青少年关注生态、热爱科学,带动更多公众加入湿地保护行列,推动首都湿地修复保护高质量发展。
撰文 / 编辑:王妍力
摄影:周宇琦、王妍力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