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承担的重大科技专项“青海植物多样性保护与资源利用关键技术研究”进行中期评估,标志着青海省在青藏高原植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科研水平迈上新台阶。

项目围绕青海植物多样性形成机制与变化规律、高寒植物种质资源保存、青海濒危植物的迁地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是破解高原植物生存密码。通过系统性调查,累计采集植物资源1823种,并初步建成青藏高原物种多样性数据平台。同时,研究团队深度解析祁连獐牙菜等5种高寒代表性植物的遗传机制,首次揭示其适应干旱、强紫外辐射等极端环境的独特生物学机理。

青海省植物多样性网格调查覆盖情况
二是筑牢濒危物种“生命防线”。针对青藏高原珍稀濒危植物保护难题,项目构建“迁地保护 快繁技术”双轨体系,建成50亩专业化迁地保护基地,成功实现唐古红景天等5种重点濒危植物的系统性保护;研发3套高效快繁技术体系,为青藏高原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相关保护建议已被省级乃至国家层面批示采纳,推动三江源、祁连山等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落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态治理实效。

三是紧扣青海“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项目以牧草种质资源研究为突破口,系统收集评价披碱草、苜蓿、大麦、冰草等重要牧草资源,选育出适应性强、产量高的披碱草属品系3个,成功获得燕麦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1个;通过5.19万亩示范推广为高寒草原生态修复提供了优质种源。

披碱草属植物资源圃现场考察
项目通过“存(种质保存)、保(物种保护)、研(科学研究)、用(资源利用)”一体化系统性实践,显著提升了青海野生植物多样性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项目的持续实施将为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提供坚实科技支撑,为高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青海智慧”。

冰草种质资源圃现场考察
| 我也说两句 |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