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桃花源巡护员奖获得者 梁奉恩
梁奉恩,汉族,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绥阳林业局暖泉河林巡护员,巡护20年。2020“桃花源巡护员奖”获得者。
来源 | 新华每日电讯 腾讯公益
编辑 | 唐兰
在中俄边界的老爷岭深处,茂密的林海雪原曾经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当地人提供了富饶的资源。上世纪70年代,梁奉恩就是当地有名的猎人,被人称作“梁炮儿”:一是说他枪法准,二是说他胆子大。人们都夸老梁“野兔、野鸡啥的,一打一个准”。
然而那时的老梁并不清楚,油锯声中倒下的一片片林木和枪声中倒下的鹿、狍子、野猪,不仅是人类的重要物资,也是东北虎赖以生存的给养。到了90年代,猎人们都感觉到林子里动物越来越“薄”:“冬天下完雪后,雪地里连动物脚印都少了。”这时大家才意识到,虎啸声也越来越远。
随着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的颁布,梁奉恩手中的猎枪也被收缴。捕猎野生动物被严令禁止,提高动物保护意识的宣传也渐渐铺展开。2004年,梁奉恩被推荐上去,正式成为一名东北虎巡护员。
曾经的猎人转而去保护野生动物,老梁一开始也觉得荒唐,“这会被人笑掉大牙的”。但随着对巡护工作的深入了解,老梁慢慢意识到这份工作的重要性:“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每一种生命形式都有它存在的必要和意义。”
成为巡护员后的老梁,仍然常年奔走于群山峻岭之间,但工作却变成了清山解套,保护辖区内所有野生动物,监测记录它们的活动信息……当过猎人的经历,让梁奉恩有着别的巡护员没有的优势:山林地形、动物的行动规律,没有比他更熟的;兽夹可能下在哪个角落,他清清楚楚;复杂的套子,他几分钟就能清除干净。他还在保护区周边的林场村屯里搞起了普法宣传、生态保护教育。此番工作也使得当地的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意识加强,极大地促进了东北虎的保护。
提起观念的转变,老梁自己也深有感触:“我们这些以前的老猎人聚在一起喝酒的时候,大家都说,这山里有活物多好,打它干啥啊。”
边境的东北虎是中俄之间无需签证的居民,红外相机拍到的影像固然是惊喜,脚印、粪便也是难得的科研资料,而这些资料的采集自然离不开一线巡护员。2018年的严冬,梁奉恩居然在自家房后的林子发现一串清晰的东北虎脚印,他激动地赶紧掏出相机、俯身拍照。就在此时,林中一阵沙沙作响,自家老狗也开始狂吠,远远地,传来了一声虎啸。
就算是在山林里住了一辈子,老梁也是瞬间浑身僵住:这只老虎就在附近。他慢慢地退开了几百米,缓过气才发现,寒冬腊月里自己额上竟淌下了汗。
“害怕,但也高兴。这声虎啸是保护东北虎取得显著成效的标志。”
16年间,老梁完成了从猎人到野生动物保护卫士的华丽转身,将年轻时狩猎的了解和经验一股脑儿的用在了保护野生动物身上。保护工作干长了人就变得有些敏感,曾经的那些好友要是再提起打围捕猎的事儿,老梁就忍不住要“强行科普”,如果有不听劝的,他更是要割席断交、划清界限的。时间长了,老友们受老梁的影响,甚至还提供过不少有价值的东北虎行踪线索。
如今,再走进老爷岭,雪地上到处分布着野生动物大大小小的脚印。昔日的林场、猎场现在成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北虎也不再是老爷岭的匆匆过客,有些个体已经在这里长期生活甚至孕育子女。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在保护区内不同监测点,远红外线相机先后5次拍摄到一只雌虎带着3只幼虎行走的画面。
窗外的雪渐渐停下来了,阳光穿透云层洒下了第一缕光束,老梁已经收拾妥当,准备好再次上山。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