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护界动态 > 保护动态

世界狮子日 | 悄悄消失的草原王者?

媒体:原创  作者:世界自然基金会
专业号:世界自然基金会 2025/8/11 10:06:57

电视纪录和互联网传媒好像给我们这种印象,狮子随处可见。当你驱车穿越非洲马赛马拉或塞伦盖蒂广袤的草原时,它们总在不远处——或慵懒休憩,或大快朵颐,或与幼崽共享天伦之乐。

如此显眼的存在,是否意味着狮子种群繁荣兴旺?

事实恰恰相反。

过去几十年间,野生狮的种群数量持续下滑,其面临的威胁因素错综复杂且不断加剧。非洲狮非但未能繁衍生息,反而承受着日益沉重的生存压力——仅在过去12年,数量就锐减了25%(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23)。

从栖息地萎缩、猎物减少,到人兽冲突与气候变化,几乎所有非洲狮种群都在挣扎求生,而市场对狮子骨骼、利爪、牙齿和肉的非法需求,更如雪上加霜。

这些身体部位被赋予多重"价值":或是一些地区传统医学中号称具有神奇疗效的"药材",或是彰显社会地位的装饰品,亦或是宗教仪式的祭品。随着国际社会对虎骨贸易的严格管控,大量狮骨正成为替代品——由于狮子仅被列入CITES附录II(允许受监管的国际贸易),相比附录I的老虎更易获取,不法分子常将狮骨冒充高价虎骨出售。

非洲内部一直存在庞大的狮子器官贸易市场,且地域偏好显著。研究显示,政策漏洞使得野生狮极易被混入贸易渠道。

人与大型猫科动物之间的冲突故事在全球不断重演:人类定居点持续蚕食动物的原始栖息地,基础设施扩张也压缩了猎物的生存空间,迫使狮群转而猎食家畜。当冲突导致狮子死亡时,其器官往往被售卖牟利,形成恶性循环。

与其他野生动物走私无异,狮子贸易背后是横跨源头至终端的犯罪网络,支撑着持续膨胀的全球需求。

WWF正携手合作伙伴实施多维度保护策略,其中,打击非法贸易是关键环节,强化执法体系与情报网络,推动违法必究的司法惩戒,通过精准的公众倡导改变消费者行为(此模式已成功降低海龟、象牙等非法贸易)。而供应端和需求端所在国的协作更是重中之重,包括提升走私识别能力,建立法律对接框架,增强跨国行动合作意愿等。

狮子的美丽毋庸置疑,愿它作为地球上被拍摄次数最多的猫科动物,不只是活跃在镜头里,更能永远奔跑在草原上。

阅读 209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