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报
撰文:王 萌
排版:武钰婷
饶毅是中国科学与教育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他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美国展开职业生涯,2007年回国后,引入了一系列举措,为中国生命科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包括引入终身教职制度和同行评议制度来评估学者的学术水平。目前,他任职于北京的北京大学,领导着一个顶尖的脑科学实验室,并担任其他多个重要职位。
饶毅也以直言不讳而闻名。2008年,他为了抗议时任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出台的政策而放弃了自己的美国护照。他的叔叔在纽约死于新冠疫情后,他批评了美国在疫情期间的政策,并且强烈反对“实验室泄漏论”。同时,他还是中国人才引进计划的积极倡导者。
《自然》杂志询问了饶毅对中国的生命科学领域发展以及如何让中国成为生物技术强国的看法,内容如下:
根据自然指数(Nature Index),中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实力弱于在物理科学领域的实力,这是为什么呢?
在数学、物理和化学领域,中国的科研资金投入已经赶上了美国,或者几乎赶上了。相比之下,中国获得科研资金支持的生物医学科学家数量少于美国,因为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医学研究资金来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论文数量的差距几乎与资金差距成正比。
只要中国没有一个类似NIH的机构,它就会一直落后于美国。如果美国总统特朗普领导的政府继续削减对NIH以及NIH资助机构(包括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哈佛大学和纽约市的哥伦比亚大学)的资金支持,那么中国将很快赶上甚至超越美国。
在植物生物学领域,根据自然指数,中国现在已领先于美国,这同样是由于资金投入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投入远超其他国家。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担心粮食安全问题,因此在植物相关研究领域的投入超过了其他国家。
中国如何才能在生物技术创新领域成为领导者?
中国要超越美国在生物医学科学领域的发展,既需要资金投入,也需要真正的改革。阻碍中国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诸如人情关系等相互竞争的影响力违背了以质量和优秀为导向的原则。建立一个能够选拔和支持愿意为中国发展贡献力量的顶尖科学家的体系是关键。如果中国允许平庸之辈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它可能会在论文数量上超越美国,但在质量上却无法做到。
例如,在1950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化的中国博士学者还很少,在中国科学院(CAS)、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科学和教育领导岗位上的许多人都持有其他国家的博士学位。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这种情况依然存在。
如果你现在看看同样的领导层,你会发现其中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很少。在中国科学院,院长和副院长们都持有中国本土院校授予的博士学位。然而,中国正在努力吸引顶尖科学家,特别是那些拥有国际顶尖大学博士学位的人。
到2050年,中国可能在哪些生物技术领域脱颖而出?
如果允许我猜测的话,我认为中国的生物技术将在农业领域腾飞,特别是在新种子开发方面。至于生物医学领域,我的预测是基因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疾病和癌症将成为重点发展领域,并将得益于人工智能(AI)和中国的组学数据库。
中国在精准医疗领域落后于美国,因为中国在人类遗传学研究方面较为薄弱,尽管在意义不大的DNA测序方面资源过剩。基因治疗则不同:美国在此方面犹豫不决,这为中国提供了机会。
到目前为止,大学和研究机构是主要参与者。像北京的生命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中国脑科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研究所等新成立的研发机构,目前或将来将在这一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两家公司可能会让所有人感到惊讶,但整个生态系统要发生改变可能还需要10到20年。
中国拥有庞大人口带来的海量健康数据,能否利用这一优势?
我对中国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以及特朗普政策带来的压力下,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其数据持乐观态度。到目前为止,中国尚未能够将健康数据集整理好,这主要是因为各个医院以及医院内的医生都在为自身利益而争夺。然而,特朗普政府帮了忙:它禁止中国访问关键的NIH数据库。这使得中国的医院和医生们意识到我们必须团结起来共享数据。
中国会扩大全球研究合作吗?
有一句中国谚语:“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中国正在努力改善本国研究人员和企业家的条件,并将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生物样本库之一。我倡导中国与所有国家共享数据:中国一直有着宽广的胸怀,但由于过去两个世纪的相对贫困,其他国家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一旦世界看到我们真正的样子——和平与慷慨——那么合作与友谊之花将会绽放。
中国现在对支持科学家更加感兴趣。与20年前相比,招聘条件已经大大改善。我很高兴能够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来到中国。我们真的有能力促进“人民的科学,人民的科学,为了人民”。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