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关键区(Key Biodiversity Areas, KBAs)是对生物多样性存续至关重要的区域。为应对全球环境危机,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有必要集中力量优先保护这些重要区域。KBAs计划致力于支持关键生物多样性区域的识别、划界、监测与保护工作,已被用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指标中。
在广泛的国际磋商基础上, 2016年世界保护大会,IUCN正式提出了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这一可持续利用和管理的方法机制,同时批准发布《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识别全球标准》,为识别KBAs提供了一套标准和相关定量阈值。
KBAs标准借鉴了《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IUCN生态系统红色名录》识别标准,以及零灭绝联盟、重要鸟区、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国际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地等生物多样性重要区域识别方法。
2022年更新 KBAs标准指南 V1.2
确定《生物多样性关键区识别全球标准》旨在:
- 协调统一现有的识别生物多样性重要区域的方法;
- 为识别现有方法未能覆盖的生物多样性要素重点区提供支持;
- 为不同地方、不同时期的各种使用者和机构提供统一的、可重复的衡量体系或范式;
- 通过采用定量的阈值,确保生物多样性关键区的判定是客观、透明和严格的;
- 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为什么特定地点的生物多样性重要。
生物多样性要素
“KBAs识别标准”通过采用5个一级标准来识别KBAs, 标准明确涵盖了生态组织的各个层面,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它们分别是:
- 受威胁的生物多样性(标准A);
- 地理上受到限制的生物多样性(标准B);
- 生态完整性(标准C);
- 生物过程(标准D);
- 通过定量分析的不可替代性(标准E)。
每个一级标准下还分别设置了数量不等的二级标准。
KBA识别标准及评估参数
叶鹏程, 刘灿, 王爱华, 等. 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的理论框架、指标体系与应用实践|应用生态学报|2023
KBAs评估标准A&B
识别标准A:受威胁的生物多样性
A1. 受威胁物种
符合生物多样性关键区识别标准 A1 的地区所拥有的面临高灭绝风险的物种在其全球种群数量中占有显著比例,因此贡献于生物多样性在基因和物种层面上的全球存续。
该地区经常具有以下一项或多项特征:
a) 极危或濒危物种占其全球种群数量的比例≥0.5%,并且拥有≥5个可繁殖单元;
b) 易危物种占其全球种群数量的比例≥1%,并且≥10个可繁殖单元;
c) 仅由于过去或当前种群数量减少而受威胁的极危或濒危物种占全球种群数量的比例≥0.1%,并且≥5个可繁殖单元;
d) 仅由于过去或当前种群数量减少而受威胁的易危物种占全球种群数量的比例≥0.2%,同时≥10的可繁殖单元;
e) 拥有极危或濒危物种全部的全球种群数量
可通过以下任一方面观测或推断出其占全球种群数量的比例:
(i) 成熟个体的数量
(ii) 占有面积
(iii) 适宜生境的范围
(iv) 分布范围
(v) 分布点的数量
(vi) 独特的遗传多样性
黔金丝猴仅分布于梵净山地区,符合 “A1e:全球极度濒危或易危物种的全部种群” 这一触发条件 © Wei Yang
A2. 受威胁生态系统类型 (唯一的评价参数为生态系统的面积范围)
符合生物多样性关键区识别标准 A2 的地区,其所拥有的面临崩溃风险的生态系统在全球分布面积中占比甚高,因此对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层面上的全球存续有重要贡献。
该地区具有以下一项或多项特征:
a) 全球极危或濒危生态系统类型占其全球分布面积的比例 ≥ 5%;
b) 全球易危生态系统类型占其全球分布面积的比例 ≥10%。
注意:当应用KBAs识别标准A2时,国家协调小组或KBAs提议者可选择使用生物地理生态型(第4级)、全球生态系统类型(第5级)、或类似的全球一致的生态系统分类系统或生态群组中的相应级别。
相关定义
繁殖单元——在某一区域触发成功繁殖事件所必需的成熟个体的最小数量和组合。
举例:5个可繁殖单元可以指5对成熟雌雄物种个体,1个多雌性配偶种群中的5个繁殖雌性,以及植物(雌雄同株)的5个繁殖个体。
识别标准B:地理受限的生物多样性
B1. 地理受限的单一物种
符合生物多样性关键区识别标准B1的地点所拥有的地理受限的物种,在其全球种群数量中占有显著比例,因此对生物多样性在基因和物种层面上的全球存续有重要贡献。
特征:该地点经常拥有某物种≥ 10% 的全球种群数量及≥ 10% 的可繁殖单元。
注意:只要物种全球种群数量的至少10%以及至少10个可繁殖单元定期在某区域出现,不论它是否是为迁徙物种,均适用识别标准B1。
B2. 地理受限的共存物种
符合生物多样性关键区识别标准B2的地点所拥有的多个分布范围受限的物种,在其全球种群数量中占有显著比例,因此对生物多样性在基因和物种层面上的全球存续有重要贡献。
特征:该地点经常拥有分类群中几个范围受限物种中每一物种的≥1%的全球种群数量,可以是≥2个物种或者在分类群中占物种全球数量的0.02%,以较大者为准。
注意:不能把来自不同分类群的地理受限物种组合起来以满足标准B2。例如,如果某地域的一种鸟类和一种爬行动物均符合潜在的B2触发物种的条件,根据标准B2,不能把它们组合起来触发KBAs。但是,如果该地域有两种鸟类和两种爬行动物符合B2触发物种的条件,那么它就有资格成为鸟类和爬行动物的KBAs。
此外,拥有多个分布范围受限物种的地区往往可能是特有种的分布中心。尽管标准B2可适用于任何分类群,但在实践中,可能不太适用纲以上及科以下的分类群
B3. 地理受限的群体
符合生物多样性关键区识别标准B3的地点拥有分类群中全球分布受限的物种群体,因此对生物多样性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层面上的全球存续有重要贡献。
该地点经常具有以下一项或多项特征:
a) 分类群中生态区域受限的每一种物种≥0.5%的全球种群数量,可以是≥5个物种,或有10%的受生态区域限制的物种,以较大者为准;
b) 分类群中生物区受限的≥5种物种的≥5个可繁殖单元,或该国己知30%的生物区受限的物种,以较大者为准;
c) 分类群中≥5个物种中的每一物种所占据的生境,都属其全球最重要的 5%的生境。
由于生物区大于并且包括生态区,所以标准B3a或B3b应该用于特定的类群,但不能同时使用。标准B3a适用于全球分布面积中位数<25000平方公里的类群,而 B3b适用于适用于全球分布面积中位数≥25000平方公里的类群。
可以通过以下方面观测或推断出子标准 B3c中“占有最重要的生境”:
(i) 成熟个体的密度
(ii) 成熟个体的相对丰度
注意:对每个拟议区域,首先评估是否有达到数量阈值的生物区受限物种在该区域内共存。对于子标准B3b,阈值是以可繁殖单元定义的。无论物种阈值是5个生物区受限物种,亦或是该国己知30%的生物区受限物种,“5个可繁殖单元”的阈值都适用。
B4. 地理受限的生态系统类型
符合生物多样性关键区识别标准 B4 的地点所拥有的地理受限的生态系统类型,在其全球分布面积占比显著,因此对生物多样性在物种和生态系统层面上的全球存续有重要贡献。
特征:该地点拥有任一生态系统类型≥ 20% 的全球分布面积
KBA系列的下一篇,我们将详细介绍KBAs评估标准C-E
参考文献
叶鹏程, 刘灿, 王爱华, 等. 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的理论框架、指标体系与应用实践[J].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03): 835-845. DOI:10.13287/j.1001-9332.202303.004.
07.29 世界老虎日
© Alex Sliwa
7月29日世界老虎日(Global Tiger Day),是聚焦老虎保护的重要节日。2010年俄罗斯圣彼得堡 “老虎保护国际论坛” 上,孟加拉国、中国、印度等13个老虎(Panthera tigris)分布国签署《圣彼得堡老虎保护宣言》,确立该纪念日,旨在强化对老虎及其栖息地保护的重视与行动紧迫性。
会后,13国根据宣言启动 “Tx2” 计划,目标2022年前实现野生虎数量翻倍。IUCN 2022年评估显示,全球野生虎约 3726-5578 只(平均 4500 只),较2015年增长40%,这是该物种数十年来首次出现种群数量回升的积极态势。尽管如此,老虎仍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物种。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