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恢复晴雨表的应用:协调中美洲生态系统恢复监测的机遇——以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哥斯达黎加为例》(Applying the Barometer of restoration: opportunities for harmonising ecosystem restoration monitoring in Central America : cases of Guatemala, El Salvador, and Costa Rica)主要探讨中美洲地区在生态系统恢复监测方面的协调机遇与挑战。该报告介绍了IUCN恢复晴雨表的工具原理,并汇总其在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哥斯达黎加的应用成果,为相关决策者、管理者和从业者提供实践参考。
报告通过系统评估和总结各国的恢复进展,识别政策制定、规划、监测、融资及恢复影响等方面的共同模式与趋势,从而提升生态系统恢复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促进区域生态系统的长期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恢复晴雨表的应用:协调中美洲生态系统恢复监测的机遇——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哥斯达黎加案例研究》
IUCN恢复晴雨表
IUCN恢复晴雨表(Restoration Barometer)是一项用于监测和记录各国在所有陆地生态系统、海岸和内陆水域的恢复目标进展的工具。该工具最初作为“波恩挑战”(Bonn Challenge)的一部分,由IUCN于2016年开发,旨在帮助各国政府跟踪生态恢复工作的实施进展。通过该工具,用户可记录与生态恢复相关的政策、规划工具、监测活动及融资情况,还可用于记录正在实施恢复的区域面积,及其对气候、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惠益方面的成效。提交至晴雨表的数据有助于简化国家层面生态恢复进展报告的编制工作,所有相关数据均通过晴雨表门户公开获取。除用于追踪恢复进展外,此工具还着力于分析当前存在的有利条件及其成因,并识别扩大恢复行动规模及其成果所面临的挑战。晴雨表为各国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化的框架,以系统性地收集、分析并报告生态恢复的相关信息,从而支持决策制定和资源的合理配置。该工具通过以下概述的八个指标进行运作:
方法论
本报告系统分析了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哥斯达黎加三国应用晴雨表的实践成果,通过对比各国在政策设计、规划路径、监测机制、资金配置及实施成效等维度的异同,总结出可复制的生态恢复经验与区域工具应用机遇,为科学决策提供关键支撑。研究方法涵盖文献综述、结构化成果梳理、专家访谈及多轮报告迭代等完整流程。
结果
(一)三国恢复工作的总体情况
下表对本研究所涉及的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哥斯达黎加三国生态恢复概况数据进行了汇总:
(二)行动指标
指标1:政策与制度安排
三国均建立了多样化的机构设置、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法规与规划战略体系,涵盖国家层面和主题层面,其中既包含直接针对生态恢复的制度安排,也涉及间接关联的政策举措。
指标2:资金
2011—2020年期间,三国为生态恢复工作共筹集约13.85亿美元资金。其中,危地马拉占43%,哥斯达黎加占36%,萨尔瓦多占21%。
各国的资金来源构成各有特点。危地马拉以公共资金(72%)为主,其余资金来自私营部门(26%)和国际合作(3%)。哥斯达黎加主要依赖公共资金(94%)。萨尔瓦多的资金来源最为多样化,包括公共资金(31%)、国际合作(27%)、私营部门(26%)以及慈善和民间社会组织(15%)。
指标3:技术规划
三国均在相应的实施周期内开展了多个不同层级的生态恢复规划实践,其中部分项目目前仍在持续推进中。在使用“晴雨表”工具之前,三国均已在国家层面应用了恢复潜力评估方法(Restoration Opportunities Assessment Methodology,ROAM)。通过这些实践,各国依据森林景观恢复理念,确定了在不同类型土地上开展恢复行动的地理优先区域。
指标4:监测系统
在相应报告周期内,三国均报告了由不同管理机构负责、在不同层级运行的多个监测系统。其中危地马拉和萨尔瓦多各有5个监测系统,哥斯达黎加有9个监测系统。
(三)影响指标
指标5:土地
2011—2020年期间,三国共恢复了1140100公顷土地,占三国波恩挑战目标总和(320万公顷)的36%,相当于三国总面积的17.7%。从恢复模式来看,水土保护占39%,林地营造占27%,改良土地管理占17%,人工林与造林地占9%。其中,超半数恢复面积(66%)集中于水土保护与林地营造。
指标6:气候
三国生态恢复行动预计将封存二氧化碳当量(CO2e)约1200万吨,其中危地马拉贡献达75%。
指标7:生物多样性
三国报告的恢复区域中,平均有21%位于自然保护地(Protected Areas,PA)内,29%位于生物多样性关键区(Key Biodiversity Areas,KBA)。作为记录生态恢复对生物多样性积极影响的补充手段,哥斯达黎加报告了可能受益于已实施恢复行动的IUCN红色名录的物种生存状况。
指标8:经济
2011—2020年期间,恢复行动在三国创造了约37.2万个新工作岗位。其中,农林业(占总工作岗位的32%)、人工林和灌木覆盖(30%)以及林地营造(20%)是创造工作岗位最多的三种恢复模式。
晴雨表推广与应用的挑战、机遇及建议
(一)晴雨表推广和应用面临的挑战
数据报告不足与数据质量参差不齐
数据报告的自愿性机制导致数据收集不全面,难以获取具有代表性的数据集。同时,数据质量差异与来源依赖性进一步制约了晴雨表应用的可靠性,其底层数据的质量与完整性参差不齐。
数据和分析方法的差异性与缺乏统一性
不同来源的恢复数据缺乏标准化,为数据的汇总、比较和分析带来困难。各机构之间缺乏协调,导致报告不一致。为实现数据在不同时间和国家之间的可比性,建议在后续的晴雨表应用中使用相同的方法。
数据收集和记录能力有限
收集和分析空间信息的能力有限,尤其是自动处理和数据质量验证机制方面。缺乏足够的设备和技术能力来有效收集和利用信息是国家当局应用晴雨表的主要障碍之一,尤其是在次国家政府层面。
跨部门协调尚处于起步阶段
有效的跨部门协调,特别是农业、环境和领土规划之间的协调,对于恢复工作至关重要。缺乏这种协调可能导致努力的重复或分散,浪费恢复行动之间的协同潜力。
(二)晴雨表推广和应用中的机遇
监测战略地区的恢复工作
晴雨表有助于监测恢复行动,并将其与需要紧急和战略干预的地区优先事项对齐。空间和财务分析能够核实、调整和优化资源分配,将恢复工作的重点集中在生态重要的地区,特别是那些应对气候变化和/或提供更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区域。
改进规划和资源分配
作为提供空间分析的工具,晴雨表的应用有助于加强恢复行动的监测和规划。它能够识别在效益和共同利益方面取得积极成果的区域,以及恢复投资稀缺或不足的区域。这有助于更有效地集中精力和资源。
促进私营部门参与恢复工作
与私营部门合作是推动大规模生态修复、应对更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和更多的优先区域,以及增加修复工作可获取的资金与技术资源的重要机会。晴雨表可以通过提供关于修复现状与进展的最新、透明且可靠的信息,展示私营部门的贡献,提供投资盈利性或效益的证据发挥关键作用,促进各方的积极参与。
在多个尺度上整合数据
晴雨表为监测和报告恢复活动提供了一个简单高效的结构。这使得地方、国家和区域各级的多个行动者都可以使用该数据库协助收集和分析不同规模的数据,以便更准确和更全面地汇总信息。这反过来又支持国家和区域监测恢复进展和决策。
晴雨表可作为MRV系统的补充工具
恢复晴雨表可以作为基于遥感的监测、报告与核查(Measurement, Reporting, and Verification,MRV)系统的补充,提供卫星图像难以测量的生态恢复行动细节。这一特性尤其适用于地块或农场尺度的精细化监测。除森林恢复外,该工具还能纳入各国优先保护的其他生态系统数据,提供多维度信息支撑。其监测维度不仅涵盖恢复公顷数,更延伸至气候效益、经济回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此外,对于主动共享信息的机构,晴雨表能突显其对生态恢复的具体贡献及关联影响。
(三)晴雨表推广和应用的建议
加强或更新监管框架
一些国家表示,需要加强与恢复相关的监管框架,通过制定长期的公共政策来推动恢复行动。这可以为晴雨表的应用提供坚实和一致的法律框架。
加强机构间协调
促进参与生态恢复的不同机构间协作机制强化。这包括建立协作与高效沟通机制以实现信息共享、避免工作重叠、提升数据质量及统一机构数据库标准。
建立统一的信息库
建立汇集国家及区域生态恢复进展的中央数据库(含非政府组织与私营部门数据),有助于支撑科学决策与关联分析。
确保国家机构的支持和承诺
与相关国家机构密切合作以确保充分获取信息,提高数据收集过程的透明度,并促进晴雨表结果的有效利用。
持续推进晴雨表的本土化应用进程
鉴于各国对晴雨表应用的高度认可与积极参与,建议系统推进相关知识和权责向国家机构的移交工作。可通过与IUCN及合作伙伴协商制定参与式移交计划,确保数据采集与更新工作的可持续承接。为巩固区域应用进程,对这些机构的技术支持至关重要。具体操作上,建议维持两年一度的应用周期以保证信息时效,并由深度参与初期实施的政府机构主导后续工作。
总结
生态恢复通过多元化的干预模式,有效应对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多重挑战,在修复退化生态系统的同时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这种将保护与发展的目标相结合的能力,使其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受到重视,吸引了包括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私营企业和地方社区在内的多方参与,逐渐发展成为跨部门协作的重要领域。
然而,随着参与恢复工作的行动者数量和类型的持续增加,对可靠数据和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这些数据和信息应能够准确反映行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便为恢复工作的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因此,建立有效的恢复监测系统,用以跟踪恢复进展、评估恢复影响并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晴雨表作为一种结构简洁、涵盖全面的框架,能够有效应对上述挑战。它不仅适用于监测不同层面的恢复工作,还可以在陆地和沿海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实践表明,该工具具有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用户友好性以及为决策提供信息的强大功能。具体而言,晴雨表可用于评估生态恢复的进展、量化气候、经济和生物多样性影响,同时识别恢复工作所需条件,如政策、规划、监测和融资方面的改进领域,并积极促进相关行动者的参与。
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哥斯达黎加已在国家层面启动了对晴雨表的应用,标志着国家所有权进程的开始。为了巩固这一进程,仍需持续的支持和指导。通过采用晴雨表,各国能够以标准化的方法论框架报告和监测恢复工作,从而促进各国和机构之间的协调效率,将干预措施集中在优先区域,并最大化恢复成果。这不仅有助于监测投资和恢复行动更加有效,还能为科学和战略性的决策提供依据,同时有助于恢复工作的长期成功。
综上所述,晴雨表作为一种标准化的监测工具,在支持中美洲国家和区域层面的生态系统恢复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系统地反映恢复工作的进展,还能促进各国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为实现区域和全球的恢复目标提供有力支持。未来,随着更多国家和区域机构的广泛应用,晴雨表工具在生态系统恢复领域的价值将进一步显现。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