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种资讯 > 古生物

中国古生物学家通过宏演化揭示翼龙家族兴亡

媒体:小盗龙带你入侵史前世界  作者:小盗龙
专业号:孙莹 2025/10/11 14:50:41

图片

翼龙(Pterosauria)是最早飞上天空的脊椎动物,曾经创造了飞行脊椎动物的神话,尽管我们通常认为翼龙统治着中生代的天空,但其实它们在白垩纪就已经开始衰落,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所)的古生物学家从宏演化角度揭示了这个过程。

古生物学家通过整合新的翼龙形态学矩阵,加上骨骼测量数据,构建了目前最大的翼龙超树!

研究结果表明翼龙家族的演化历史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半段的兴盛期和后半段的衰亡期,兴盛期长达1.15亿年,衰亡期约0.65亿年。

图片

图注:翼龙的形态演化速率在树上的变化,图片来自古脊所公号

翼龙演化的兴盛期始于三叠纪时期,这个过程中翼龙的形态学多样性和形态演化速率都较高,其中出现在晚三叠世的辐射以前肢肩带演化速率增加为标志,显示翼龙即将完全占据天空生态系统的统治权,早白垩世的辐射则明显开始大型化,包括体型的增大和头冠多样性上升。

图片

图注:翼龙头冠多样性,图片来自网络

在侏罗纪与白垩纪交界时期,小型翼龙数量明显减少,鸟类数量则开始上升,并且有可能在竞争中排挤了大部分的小型翼龙。之后翼龙便进入了衰亡期,无论是多样性还是演化速率都不断下降,仅有大型化的成员生存到了大灭绝,不过近期的研究显示到白垩纪末期依然有少数的小型翼龙存在,比如在《史前星球》中出场的翠鸟翼龙(Alcione)。

图片

图注:翼龙的体型演化,来自古脊所公号

图片

图注:晚白垩世摩洛哥发现的不同种类的翼龙,最小的就是翠鸟翼龙,图片来自网络

研究同时发现在白垩纪末期,大型陆生羊膜动物多样性也在下降,包括恐龙、鳄类等,研究人员给出的解释是当时陆地面积减小,影响了大型动物的数量的多样性。

文字编辑:江氏小盗龙

部分图片来自古脊所公号,其他来自网络,侵删

阅读 87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