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护界动态 > 保护动态

WWF呼吁将绿色贸易纳入全球气候治理框架, 推动中国从“规则接受者”向“规则制定者”转变

媒体:原创  作者:世界自然基金会
专业号:世界自然基金会 2025/9/23 11:25:44

近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提出的将绿色贸易纳入全球气候治理框架的政策建议,已被北京市政协正式采纳并进入相关政策研究和讨论进程。这不仅表明绿色贸易在国际气候治理中具有重大意义,也显示出其在国内政策层面正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与认可。

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首次突破《巴黎协定》设定的1.5℃阈值,极端高温、洪水、干旱等气候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危机的紧迫性前所未有。单靠现有的国家自主贡献(NDCs)机制,全球在减排力度和执行力上难以满足《巴黎协定》目标。面对全球升温加速与治理赤字并存的局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将于2025年11月在巴西召开,全球将再度聚焦该议题。

WWF指出,当前的国际气候机制存在三方面不足:一是约束力不足,NDCs 缺乏强制性和惩罚机制,导致各国承诺与行动严重脱节;二是责任割裂,发达消费国与发展中生产国在减排成本分担上明显不对等;三是激励缺失,积极履行减排义务的国家和产业未能获得应有的市场回报,甚至在国际贸易中面临不公平壁垒。

为弥补现有机制不足、推动全球低碳转型,WWF呼吁中国在COP30谈判中积极提出将绿色贸易纳入全球气候治理框架。通过构建绿色贸易新机制,不仅能够加快低碳产品对高碳产品的替代,还能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责任与激励体系。

WWF提出两项政策建议:

一、建立全球绿色贸易激励机制

绿色贸易是当前最具成本效益的气候治理工具。应通过对符合标准的绿色低碳产品给予优先市场准入、关税优惠或互认机制,在不增加额外援助资金的前提下,帮助发展中国家降低减排负担,同时推动发达国家通过消费市场共同承担气候责任。

二、推动将绿色贸易纳入全球谈判议程

建议中国代表团在COP30 上倡议设立“绿色贸易工作组”,重点协商绿色产品的定义、清单及认证标准,推动全球形成统一的绿色贸易规则。这不仅有助于化解现有贸易壁垒、降低低碳产品成本,还将加速低碳产业发展,培育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引擎。

WWF强调,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更是“低碳产品工厂”。在全球绿色贸易机制的构建中,中国若能积极参与并引领规则制定,将有助于实现国内低碳产业的健康发展,并推动全球实现快速、公平和可持续的气候转型。这一进程将标志着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实现从“规则接受者”向“规则制定者”的转变,进一步提升国际话语权。

长期以来,WWF持续关注绿色贸易与全球气候治理,积极研究绿色金融、低碳产业、绿色市场机制等前沿议题。未来,WWF愿与政府、产业界、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携手合作,推动绿色贸易机制早日落地,为全球气候行动注入新的动力,共同建设一个低碳、可持续且具有韧性的未来。

如需联系采访事宜或了解更多信息,请发邮件至:news@wwfchina.org

阅读 190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