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月历——中华凤头燕鸥
♫. ♪~♬..♩
你好,十月
中文名/英文名:
中华凤头燕鸥 Chinese Crested Tern
学名:Thalasseus bernsteini
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
极危(Critically Endangered)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保护动物
两年前的金秋十月,摄影师蔡旭东在山东日照邂逅这只珍稀的中华凤头燕鸥,给我们今年的十月月历增添了这份美好。中华凤头燕鸥,是世界最为珍稀的鸟类之一,素有“神话之鸟”的美誉,曾一度销声匿迹,宛如隐匿于时光深处的神秘传奇。
揭开面纱的神鸟 01
终于,我们迎来了今年的“每月一鸟”专栏中的唯一一种IUCN红色名录极危物种 © Seokin Yang via iNaturalist
要说近几年国内最受关注的濒危鸟类是什么,中华凤头燕鸥肯定能够排得上名号。听上去或许有些令人惊讶,但这种如今每年都会被人们多次记录到的物种曾在长达六十余年的时间里完全销声匿迹,以至于其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更有学者因此称其为“神话之鸟”。
我们可以轻松地在网上找到“神鸟”的高清大图
© Woochan Seo via iNaturalist
十月,我国东部海域远离陆地与人类干扰的小岛上依旧熙熙攘攘,繁殖季正逐渐进入尾声,本年度最后一批新生中华凤头燕鸥也即将离巢。另一方面,来自热带洋面上的风暴一个接一个地袭来,时不时有零星个体被狂风赶向陆地,惹得观鸟人们不顾残存的风雨和狼藉的路面,执意前往岸边一睹其风采。
追逐台风吹来的迷鸟不仅危险,还容易扑空
© Allen Lyu via iNaturalist
02 不一样的鸥
造型如此拉风的鸥没怎么注意过吧?
© Seokin Yang via iNaturalist
中华凤头燕鸥的长相与我们脑海中的“海鸥“形象有些不同。作为燕鸥亚科(Sterninae)的成员,它们的外形修长干练,动作灵活迅速,与隶属于鸥亚科(Larinae)的典型鸥类那壮实有力的形象正相反。
“燕鸥“一名源于它们如燕子般开叉的尾羽
© Jonathan Rossouw via iNaturalist
所有的凤头燕鸥头顶上都有着长长的黑色冠羽,而这正是它们的中文名的来源。这些冠羽会在它们求偶交流时张开展示,在飞行活动时则折起减少阻力。
发型十分朋克 © itazura via iNaturalist
最有趣的是,等到凤头燕鸥褪去繁殖羽换上冬羽时,它们的前额至头顶的羽毛会变成白色,仅在后脑上保留一圈黑色,俨然像是“秃了头”一般。
就很“秃”然 © John Sterling via iNaturalist
热闹的海上社区 03
这张图中只有一只中华凤头燕鸥,
看完下文的介绍后再回来试着找找吧!
© Allen Lyu via iNaturalist
在前文中有提到,中华凤头燕鸥繁殖于无人居住,植被稀疏的海岛上。每年春末,中华凤头燕鸥及其他海鸟们便会陆续前来,抢占适宜的位置筑巢产卵。中华凤头燕鸥常与同属的大凤头燕鸥(T. bergii)混群繁殖,除了标志性的黑色嘴尖,两者之间显著的羽色差也是个非常实用的野外鉴定特征。
中华凤头燕鸥羽色浅,大凤头燕鸥羽色深
© Allen Lyu via iNaturalist
最终,整个岛上变得拥挤且嘈杂,邻里之间为了抢占资源也是冲突不断。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样同时扩大了整个群体的警戒覆盖范围,使得潜伏在周围伺机而动的捕食者们难以找到出手的机会。
游隼是中华凤头燕鸥最大的天敌之一
© dlbowls via iNaturalist
中华凤头燕鸥有着极低的生育率,每巢往往只产一枚卵。不过,亲鸟也因此在“独生子女”身上投入了所有的精力,这般悉心照顾也换来了更高的繁殖成功率。
小鸟会由父母双方共同抚养,并在约一个月后可以开始独立生活。© heonseop Sim via iNaturalist
04 代表着希望的神鸟
中华凤头燕鸥能够成为下一个成功的濒危物种保护案例吗?© Chen Zhiyang via iNaturalist
不可否认的是,中华凤头燕鸥的保护工作受到了多种客观因素制约。好在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如今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中华凤头燕鸥的繁殖地信息,并在多国记录到了它们的身影,由公民志愿者参与的科研观测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
从人们面前消失的物种比比皆是,但像中华凤头燕鸥这样重现于世的案例实在是屈指可数。与其说这是一个奇迹,我们更应感谢所有不畏艰险的保护工作者们长久以来的付出,也同样要归功于公众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日益增加的关注与参与。期待有一天,中华凤头燕鸥也能像大熊猫那样“光荣降级”,不再是那稀有的“极危物种”。
“Together Possible”
© p_concolor via iNaturalist
本文作者 张天皓
业余鸟人,伊利诺伊大学环境科学系本科,南加州大学环境数据专业硕士
编辑:施雪莲、范鹏
排版:范鹏
日历设计:黄暄
参考资料:
Gochfeld, M., J. Burger, E. de Juana, C. J. Sharpe, G. M. Kirwan, and E. Garcia (2020). Chinese Crested Tern (Thalasseus bernsteini), version 1.0. In Birds of the World (J. del Hoyo, A. Elliott, J. Sargatal, D. A. Christie, and E. de Juana, Editors). 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 Ithaca, NY, USA. https://doi.org/10.2173/bow.chcter2.01
Chen, S.H., Fan, Z.Y., Chen, C.S. and Lu, Y.W. (2011). The breeding biology of Chinese Crested Terns in mixed species colonies in eastern China. Bird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21: 266–273.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